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大家都知道,良叔非常推崇芒格。而他最大的魅力之處在於,對逆向思維的應用。
他曾說:「如果上帝讓我問一個問題,我會問,將來我會死在哪裡?知道後,我永遠都不會去那個地方。」
這就是逆向思維的典型代表。今天來點乾貨,談幾種逆向思維的方法論。
1. 結果倒推法
網上流傳過一個段子,不知真假,但是可以作為結果倒推法的案例。
一次,一輛空油罐車被某地交警攔下。說是超載,將車拖到了交通大隊後,還讓車主交罰款。
車主說,我這是空車啊,可交警不管,直接開單拖走。
後來車主到局裡交了一萬多罰款,連帶幾百塊停車費和兩千拖車費。然後交警說,可以把車開走了。
然而,車主卻不走了,讓交警賠他一車油。交警當然不幹了。於是,車主把交警大隊告上了法庭。
結果官司還打贏了。交警大隊賠了一百二十萬油錢。
法庭上車主出示的主要證據,就是交警開出的那張超載罰單、罰款收據,以及現場取車時的照片。
車主說:罰單寫的很清楚,我是超載扣車,為什麼我取車的時候油沒了?我的一車油哪去了?
這個案例中,超載罰款是個結果。雖然這個結果是個錯誤的結果,但是車主把它當成一個「正確」的結果,然後倒推出「油不見了」的結論。
這實在很精妙。
2. 方位逆向法
良叔認識一位做財產保險銷售很厲害的人。他專門做珠寶行業的財產保險。
業內人應該都知道,這個行業被盜的風險極高,所以但凡承包這個行業的公司,都虧的一塌糊塗。因此,也沒有人敢做這個行業的業務了。
不過,這朋友卻將風控做的非常好,幾乎沒出過什麼差錯。後來,我請教他是如何做時,才發現原來這也是一種逆向思維的應用。
他首先找到幾個因盜竊珠寶而刑滿釋放的人員後,從他們口中了解到了什麼樣的珠寶店鋪更容易被盜。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提供防範措施,風險就這樣被化解了。
所謂方位逆向法,就是找到相反的對立面,比如:入出、進退、上下、前後、頭尾...
一般人想做珠寶行業的業務,無非是站在保險公司或店鋪的角度,考慮如何「守」才能將風險降到最小;
而這朋友,卻是站在偷盜者的角度,考慮如何「攻」,再反過來布控防範。
3. 缺點逆轉法
我經常說思辨的重要性,其中包含了一個哲理:凡事有好也有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不同的景象。 美國有一種番茄醬,濃度很高,非常稠。這與市面上的番茄醬不同,讓家庭主婦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前景也不被看好。
一開始,公司想重調配方,降低濃度。後來,開了一個會議,大家提出各種建議。
其中一位說,我們這個缺點,有沒有可能也是一個優點呢?大家頓時意識到:濃度高恰恰可以證明番茄的成分足,這是一個巨大的優點啊。
於是,他們改變策略,聚焦在這個特點上,宣傳語也改為:「天然之味,不加水分」。
這麼一來,與其他番茄醬就明顯區分開了。廣告讓產品家喻戶曉,銷量也位列榜首。
所以,很少有絕對的缺點。無論是產品,還是個人,你都可以想想,可否通過「缺點」,來區別競爭對象,從而獲得逆襲。
4. 塑造因果關係
早年的印度,出身較好的女士有戴大檐帽的習慣,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然而,這些女士即使去看電影,也不會把帽子摘下,這自然擋住了後面觀眾的視線。即使影院發布公告,倡議女士摘掉帽子,但是響應者了了。
後來影院經理想了一個辦法。放映之前,銀幕上出現了一則通告:
「本院為了照顧衰老有病的女客,可允許她們照常戴帽子,在放映電影時不必摘下。」通告一出,所有女客都摘下了帽子。
你看,人對因果關係特別敏感。之前女士戴帽子的因果鏈是:因為我是貴婦,所以我要戴帽子。
而經理則把這個因果關係改為——因為你衰老有病,所以你要戴帽子。這樣一來,反而讓女士們排斥了,自然也順應了要求。
逆向思維是一種可以練就的思維方法。如果你按照這4種方法勤加練習,一定會讓自己的思考能力上升一個台階。
如果你見過什麼樣的逆向思維,可以留言分享給大家。良叔小隨天天見,再堅持60天。
-END-
豬肉太貴了,還是多吃點牛肉吧... ——攝於2019年10月6日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了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