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離徹底撕下標籤,不遠了

2020-05-27   骨朵星番

原標題:郭麒麟:離徹底撕下標籤,不遠了

| 薄荷

郭麒麟真的太忙了。

忙到連「廣告也沒時間拍」,是業內人士告訴星番的原話。

如果從去年底《慶餘年》的播出算起,郭麒麟一直小火到了現在。2019年下半年至今,連續7檔綜藝節目在播,《嚮往的生活》《拜託了冰箱》《朋友請聽好》《奔跑吧》等等熱門綜藝都邀請了郭麒麟。

就在今天傳出路透,《漫遊記2》邀請到郭麒麟和鍾漢良擔任雙MC。

常駐綜藝給郭麒麟帶來的直觀影響是,國民度提高,「有趣」標籤貼得更牢固了。雖然仍有「村通網」的網友發出了「 郭麒麟竟然是郭德綱兒子?」感嘆,但也恰好說明了,郭麒麟火出圈外,沒有「郭德綱兒子」的標籤,也能圈粉了。

2018年時,郭麒麟還因為演技綜藝的表現被推上風口浪尖,被討論是不是「強推之恥」,在那個舞台上他說,「我想讓大家看看郭麒麟,只是郭德綱的兒子,還是他自己」。2019年,他接到劇本、綜藝,開始出圈。2020年上半年,他成為綜藝市場的霸屏選手。

三年時間,或許郭麒麟還沒能最終成為他想成為的「郭麒麟」,但是他的確成為市場和觀眾認可和爭搶的郭麒麟。

相聲圈裡的「少班主」之後,他又在網際網路上獲稱「大小姐」,他的事業路線就好比他的戲,不知不覺就悄然被看到和接受了。

01

從「少班主」到「大小姐」

郭麒麟為什麼叫「大小姐」?

去年在粉絲圈裡就流傳著這個外號,因為郭麒麟在《大西廂》扮了旦角崔鶯鶯,在綜藝里也扮過旦角,跟父親郭德綱在演出時「撒嬌」,「大小姐」的名號就叫起來了。

今年的綜藝連軸播,本就是「拉郎絕配」的郭麒麟和蔡徐坤在綜藝節目現場的合體成了繼張若昀、吳磊等人之後的最新素材,郭麒麟有梗、有趣又自然不做作,所以被網友盡情拉郎、開腦洞,「大小姐」的梗又熱了起來。

當然,被熱議的並不僅僅是「大小姐」這個打趣的綽號。更多觀眾看得還是他在綜藝節目裡的表現, 郭麒麟也因為高情商、會接梗、待人接物有禮又不失分寸被熱議,比如在《嚮往的生活》里跟黃磊一段有關稱呼的對談,叫「爺」還是叫「叔」,郭麒麟稱「師傅以上的輩分都叫爺」,巧妙化解了「年齡和稱呼」之間的小尷尬。包括他自幼浸泡在相聲江湖裡練達出來的風趣,有他在的場合,自然好看。

據第三方數據,郭麒麟近90天內熱搜在榜共計210個小時,關聯熱搜33條,幾乎都與他現階段參加的綜藝有關,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奔跑吧官宣#和節目中的言論引發的熱議#我這輩子不能要個姑娘#等等,霸屏程度和個人表現都相當不錯。

而郭麒麟的個人百度指數自《慶餘年》之後再次出現高點,觀察他2013年至今的指數,這兩個高點恰好是他從業以來的最高峰值。

從用戶屬性來看,微博仍然表現出來了較為明確的「粉圈」屬性,女性粉絲為主,郭麒麟依然保持著以往的號召力,粉絲粘性較強, 百度指數則相較《慶餘年》播出後上漲幅度更快,國民度進一步走高。

2019年末至今,可以說是郭麒麟活躍在大眾事業里的一段高光時刻,一個是意外出圈的影視劇角色,本是十番開外的角色,硬是被郭麒麟演火、演出圈;一個是他現階段的職業標籤,雖然他難以簡單粗暴地被稱為是「綜藝咖」,但高產程度和適配程度的確一騎絕塵。

現階段的郭麒麟正處在人氣上升期,無論是出圈還被大眾來解構和重塑,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何況他是從小在相聲江湖裡摸爬滾打起來的孩子,被評論稱已經「隱隱有了大將風範」,現階段的他被更多人看到, 但郭麒麟的潛力不局限為僅僅是成為一名「綜藝咖」。

02

成熟藝人的誕生

德雲社自今年一月份封箱至今未開箱,於是不少看客開始揣摩郭麒麟頻繁參加綜藝是為了「救社」,畢竟有400多口子沒能正經開工,然而另一個現實情況是,郭麒麟現在就像是綜藝屆的大熊貓,據傳有20檔綜藝在接洽他。

從節目效果來看,自帶笑點和包袱又抖得自然不生硬,郭麒麟的確是天然的綜藝選手。

然而郭麒麟兩年前還處在過渡期,甚至有一段時間在風口浪尖搖擺。

當時他出演的一部網劇叫《給我一個十八歲》(原名《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改編自馮唐同名小說,儘管演出了青春期懵懂男孩的青澀和懵懂,但這部以男性青春期為視角的青春劇,不符合主流受眾的觀劇需求,並沒有大紅。

同時因為不夠帥氣和偶像,還被部分網友評價為仿佛在看「年輕版郭德綱的愛情故事」。同期他在演技綜藝里的表現受到爭議,加上曾經登台表演的不順利,郭麒麟一度沒有被關注到,甚至沒能獲得一個「黑馬」的稱號。

儘管在《給我一個十八歲》里,他的表演靈氣已經開始凸顯,這是入行以來他出演的第二部影視作品,也是首次擔任主演、挑大樑的作品。

而迄今為止共出演了五部影視作品的他,幾乎每個角色都不一樣。據了解,郭麒麟選戲的自主性很強,不是沒有大導演找過他,但他挑的戲和角色都是「劍走偏鋒」——

最廣為人知的是「范思轍」,一個不失層次的小財迷,還有《解放·終局營救》里一個普普通通又帶有信念堅守的解放軍炮兵報務員廖楓,《寵愛》里心思細膩、心地善良的外賣小哥阿德,除了《給我一個十八歲》,郭麒麟飾演的都不是主角,但是都是適合他的角色。儘管有粉絲,但他走的不是偶像派的路子, 郭麒麟在給自己找路。

最終,通過一個幾分本色出演又再創造的范思轍火了,郭麒麟的熱度一路走高,同期他還涉足了話劇。

星番去年曾跟採過郭麒麟,在他排練人生首場話劇《牛天賜》的間隙,時間非常緊張。這場話劇最終的演出效果很好,郭麒麟演成了,他的相聲功底從台詞里瞧得見。

03

郭麒麟的「路線」

德雲社一度被「粉圈化」,這個行業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機遇。作為「少班主」,在很多對外的發言里,郭麒麟都流露過這個行業的不易和憂愁。

郭麒麟深知這個行業的不易,他早早成熟,這也是當下在綜藝里郭麒麟備受好評的內在因素,早慧、通透等詞彙是這個96年的藝人收穫最多的評價。人人都知,喜劇的里子是悲劇,郭麒麟要呈現, 還要放鬆且自然地呈現給觀眾。

現階段的他,也許通過一個最合適、最恰當的時機被大眾看到所接受,放鬆且舒展,用相聲積累起來的底蘊和功底,在綜藝節目中去展現出一個藝人最得體的素質。

目前郭麒麟手握五部影視作品、數檔綜藝節目,還有老本行相聲,及新領域話劇,他所擁有資源和內心的野望,應該比外界看到的更多。

所以外界很難給他下一個定義,適合的角色應當是什麼,下一步應該上哪個綜藝,該突破安全區還是守住老手藝。

但可知的是,郭麒麟身上具有一定的養成屬性,他不同於其他相聲界的偶像,他集偶像養成和青銅逆襲兩種屬性為一體,他本不算被看好,最終卻正路偏門都走出了自己的路。

現在的郭麒麟可以被叫一句綜藝王者, 如今,影視、綜藝、話劇、相聲,各個領域郭麒麟都試過了,有了不錯的成果,更是被認可了,甚至還可以朝著主持界發展,他想走的是什麼路線?

大概是「撕下郭德綱兒子這個標籤」這條路線。

而在一則路透中,郭德綱作為擬邀導師,被稱為「郭麒麟他爸」。郭麒麟離徹底撕下曾經的標籤,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