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之關勝:若論忠義,你有些辱沒老祖宗了

2021-03-29   明珠絮語

原標題:讀水滸之關勝:若論忠義,你有些辱沒老祖宗了

不知道是關老爺的遺傳基因太強大,還是施耐庵寫小說時圖省事,水滸里的大刀關勝,和祖先關羽簡直是一模一樣。

都是面如重棗,都是丹鳳眼,都是使青龍偃月刀,都是熟讀兵書,都是有萬夫不擋之勇。

就連騎的馬,也都差不多,關羽騎的叫赤兔馬,關勝騎的叫火炭馬,都是渾身紅色的好馬。

總而言之,關勝就是老祖宗關羽重生一般。

不過,關勝也許外表長得像關羽,也許文韜武略像關羽,但他的忠義,可能要比關羽差得很遠。

甚至可以說,關勝有些辱沒祖宗。

那是宋江率兵攻打大名府,梁中書派人給老丈人蔡京寫信求救。

蔡京召集軍事會議,商量破敵之策。

丑郡馬宣贊保舉大刀關勝,說他多麼多麼厲害,簡直就是關雲長復生。如果請了來,一定能打敗梁山。

蔡京很高興,派宣贊去請關勝。

人請來後,當然要面試一番。

蔡京問:「你有什麼辦法解大名府之圍呢?」

關勝說:「宋江等人在打大名府,梁山總部肯定空虛,我去打梁山,我先搗了他的老巢,然後再抓宋江。」

蔡京一聽,這是圍魏救趙的好計啊!

於是派關勝領了一萬五千精兵,浩浩蕩蕩奔梁山泊而來,沒想到被宋江等人略施小計,生擒活捉。

被捉之後,關勝表現的也算英勇,表示「無面還京,願賜早死。」

只不過,這種英勇只持續了五秒鐘。

面對宋江的巧言勸降:「……將軍,倘蒙不棄微賤,可以一同替天行道;若是不肯,不敢苦留,只今便送回京。」

關勝一下子就同意了:「人稱忠義宋公明,果然有之!人生世上,君知我報君,友知我報友。今日既已心動,願住帳下為一小卒。」

說得真好,「君知我報君,友知我報友」,人家朝廷把你提拔起來,難道不算「知」你麼?你和宋江以前都沒見過面,他又「知」你什麼?

更何況,宋江非君亦非友,你有哪門子好報的!你要報,也應該報答朝廷啊!

當然,你可能說朝廷沒有重用你,你一直懷才不遇。

但和平年代,你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市裡的公安局長,還想咋地?

剿匪需要人才了,你的朋友幫你說句話,然後你就當上了集團軍司令員,還想咋地?

更何況事實證明,你的能力不足以擔此重任,到那兒就讓人家給滅了。

至於所謂的替天行道,更是扯淡。

「天」就是皇帝啊,你本來就是在為朝廷做事,想替天行道,何必要上梁山!

不要說什麼朝廷不明、縱容奸臣當道,如果真是這樣,大家最後都跟宋江屁顛屁顛的招安幹啥?

既然人盡皆知奸臣當道,為什麼不替天行道先把奸臣辦了再招安?甚至,還要走後門讓奸臣幫忙說好話?

說到底,關勝之所以降了宋江,只是因為出來前牛皮吹下了,如果打了敗仗回去,肯定交不了差。

倒不如先和宋江干,把事兒弄大了,將來招安時,會讓自己更有本錢。

所以,他投降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告奮勇,反戈一擊,去打大名府。

不由得讓人想起當年的關羽。

本來,曹操大兵圍困關羽,關羽再厲害也於事無補。

但曹操愛才惜才,想收為己用,答應了關羽三條極其苛刻的要求:降漢不降曹;保護二位嫂嫂;知道劉備消息就走。

為了溫暖關羽那顆冰冷的心,曹操想盡了一切辦法,送金錢、送美女、送高官,但關羽一概不屑一顧。

後來一個偶然的原因,曹操把呂布騎的那匹赤兔馬送給了關羽,關羽拜謝。

弄得曹操都納悶:「我那麼多回送你金錢美女你都不拜,送你匹馬就下拜了,咋這麼賤人而貴畜呢?」

關羽回答說:「我知道這匹馬日行千里,等知道我哥劉備在哪兒,去得快啊!」

不得不說,關羽的「忠義」二字不是白說的,要換成關勝,早就「君知我報君,友知我報友」了。

如果宋江那套放到關羽身上會怎樣?

關二爺肯定說:「關某多謝,後會有期!」然後策馬而去。

你對我夠意思,最多將來你落到我手裡我也放你一馬也就是了,怎麼可能跪下磕頭,口稱「願住帳下為一小卒」,踏踏實實在那兒入伙。

所謂「君知我報君,友知我報友」,難聽一點說,不就是「有奶便是娘」麼?

誰對我好就跟誰干,關勝這樣的表態,有點辱沒關羽這個以忠義聞名的祖先了。

關勝降了梁山,扭頭就帶兵攻打大名府,而關羽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可能對劉備的人刀兵相向。

從歷史的角度講,當年關羽如果投降曹操,算得上是順勢而為,於人、於己、於國、於民可能都更有好處。

而忠義為先的關雲長,寧死不從。

關勝投降宋江,顯然是有些投機了。

但話說回來,關老爺那是神,非常人能夠相比。

能夠像關勝一樣做到「君知我報君,友知我報友」,也算是比較高的道德標準了。

畢竟,有很多人你對他好了,他不但不思報答,還會咬你一口。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