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王先生因為肝區疼痛到醫院就診,通過檢查,很快明確為原發性肝癌,王先生特別困惑,他告訴醫生,自己從來不飲酒,為什麼會罹患肝癌呢?
醫生說,雖然長期飲酒對肝臟有一定的損傷,但並非所有的肝癌都是由於長期飲酒導致的,導致王先生罹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長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說到這,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什麼樣的飲食習慣,竟然還會傷肝?
肝臟是人體極為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臟能夠分泌膽汁,膽汁儲存在膽囊里,當進食的時候,膽汁就會離開膽囊,來到腸道,幫助身體消化食物。
所以,如果平時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很容易加重肝臟負擔的。
第一,長期進食霉變食物,容易增加肝癌的發病風險
家裡的食物由於保存不當,很容易發霉,問題是,很多人捨不得扔掉霉變的食物,洗一洗或煮一煮繼續吃,但問題是,這樣做就能確保沒有危害嗎?
當然不是,霉變食物里含有黃曲黴素B1,這是一種強致癌物,即便你用高溫,也無法徹底殺死這種物質。
黃曲黴素是導致肝癌的元兇之一,所以如果你特別經常吃霉變食物,那麼罹患肝癌的風險也會明顯升高。
第二,高脂肪食物
如果你頓頓都是高脂肪食物,那麼你的肝臟肯定好不到哪裡去,因為脂肪的代謝要經過肝臟,長期高脂肪飲食,很容易誘發脂肪肝,很多人不重視脂肪肝,覺得脂肪肝問題不大,殊不知嚴重的脂肪肝同樣會損傷肝功能,甚至可能誘發肝癌。
第三,燒烤食物與熏制食物
很多人特別愛吃燒烤食物與熏制食物,這些食物,同樣會增加致癌風險,燒烤食物與熏制食物里都含有苯並芘,苯並芘是一種致癌物,換句話說,你吃的越多,致癌物的攝入越多,那麼時間長了,患癌的風險也會明顯升高。
第四,腌制食物
很多人特別愛吃腌制食物,殊不知腌制食物對肝臟同樣不好,因為腌制食物里富含亞硝胺,亞硝胺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亞硝胺,這是一種強致癌物,不僅容易誘發食管癌和胃癌,也會增加肝癌的發病風險。
肝臟對人體至關重要,肝臟不僅能分泌膽汁,也能促進維生素,白蛋白和凝血因子的合成,所以一旦肝臟出問題,身體就會出現形形色色的異常。
要想保護好我們的肝臟,飲食上就要特別注意,要遠離一些飲食致癌物,積極戒煙戒酒,控制好自己的體重,對於罹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人群更要小心一點,因為這些人罹患肝癌的風險比普通人更高,如果不注意保持好的習慣,那麼肝臟出問題的風險更高。
如果你有以上高危因素,那麼大家一定要牢記,養成定期體檢肝臟的好習慣,一般肝癌的篩查主要包括甲胎蛋白,肝臟彩超或肝臟CT檢查,有時候還要涉及自豪病毒定量和甲胎蛋白檢查,以便更全面了解肝臟的情況。
要想肝臟更好,平時要多吃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優質蛋白質的食物,這樣堅持下去,肝臟才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