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海鷹嶄露頭角!直-20艦載機正式亮相,補齊海軍最大短板

2022-04-26     佐羅軍事

原標題:紅色海鷹嶄露頭角!直-20艦載機正式亮相,補齊海軍最大短板

紅色海鷹嶄露頭角!直-20艦載機正式亮相,補齊海軍最大短板

同樣在海軍節前夕,央視國防軍事頻道於4月22日晚間播出的《軍事報道》節目中,首次向世人公布了艦載型直-20在055萬噸大驅上進行起降演訓的畫面。

從報道畫面中來看,除直-20艦載反潛型正式亮相外,還不乏直-20艦載多用途型的身影。後者毋庸置疑,自然是對標美海軍MH-60S「騎士鷹」多用途直升機,至於前者,則是對標美海軍MH-60R「戰鬥鷹」反潛直升機,正所謂後來居上,此次亮相的直-20艦載反潛型,綜合作戰能力不僅將於MH-60R持平,甚至於是形成反超態勢。

目前在中國海軍水面作戰艦艇戰鬥序列中,共裝備有三型反潛直升機,分別是裝備於052C/D型驅逐艦上的蘇/俄制卡-28反潛直升機、再者是裝備在054A及056型護衛艦上的直-9C/D反潛直升機、最後便是裝備在航母及兩棲艦船上的直-18反潛直升機。

儘管中國海軍的反潛直升機種類繁多,總體反潛能力不容小覷,但與此同時,上述多款機型的整體性能,適配性及多用途能力並不能完全滿足中國海軍的作戰需求。

1980年,中國從法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引進的SA365N1「海豚」輕型多用途直升機,隨後引進黑豹艦載反潛機,隨後以直-9A為基礎自行研究改進了直-9C艦載反潛直升機,1994年首飛,2004年交付海軍。

直-9C的反潛聲吶浮標的有效作用距離僅為一公里。但直-9C攜帶的SKD-95航空吊放聲吶比較好,屬於中國研製的第三代數字化聲吶,有效工作距離10公里。不過,由於最大起飛重量只有4噸左右,因此懸浮搜潛續航能力不足,限制了吊放聲吶性能的發揮。也是過於起飛重量太小,導致其自身無法搭載更多更為先進的對潛探測設備及器材,相關探測還需藉助艦艇聲吶。

直-9C通過在機身兩側安裝短架,可掛載兩枚反潛魚雷,具備對潛攻擊能力,但是較短的航程及滯空時間,使得直-9C的反潛作戰半徑僅有50多公里,可謂是捉襟見肘。這種狀況將隨著直-20艦載機的到來而得到極大的改善。

至於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從俄羅斯手中引進的卡-28反潛直升機,它的到來的確解了彼時中國海軍的燃眉之急,此外不論是最大起飛重量及有效載荷,還是作戰半徑及攻潛能力,都要勝過直-9一頭。但隨著時間發展及我國軍工人員在相關技術瓶頸上的層層突破,卡-28昔日所倚仗的諸多優勢正在被層出不窮的短板所遮蔽。

如該機的機載電子設備、數據處理系統、以及機載聲吶系統等,早已落後於時代,因此很難勝任新時期下中國海軍的反潛作戰需求。以至於讓昔日坊間盛行的我國將以該機為基礎,進行大規模生產或後續升級改進的猜測,也隨即證實並無此事。

至於13噸級的直-18反潛直升機,得益於自身母體的先天優勢,使得該機的有效載荷、滯空時間、內部空間、作戰半徑等技戰術指標相較於前兩型,可謂是有著脫胎換骨般的變化,進而促使其反潛作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問題在於,其碩大的體型只能部署在航母、兩棲艦船等艦艇上,無法運用到驅護艦上,因此,中國海軍迫切需要一款類似於美海軍的MH-60R型反潛直升機。

關於問世近20載春秋的MH-60R型反潛直升機的總體性能及具體表現,在此不做贅述。按照美海軍使用需求,研製MH-60R型系用來取代服役已久的SH-60B及SH-60F型兩款直升機。作為「黑鷹」系列直升機的第一代改進型號,SH-60B「海鷹」直升機在上世紀70年代美海軍的眼中,主要擔負遂行反潛戰及反艦戰,其次便是執行海上搜索救援、後勤支援等任務。

至於1991年進入美海軍戰鬥序列的SH-60F,旨在取代彼時日益老化的SH-3H「海王」直升機,由前者遂行後者的作戰任務,即為航母戰鬥群提供近距離的反潛保護。因此於2005年8月開始交付美海軍的MH-60R,即可以承擔驅護艦編隊間的水下作戰及反水面作戰任務,亦能為其航母戰鬥群,兩棲遠征打擊群提供同類作戰需求,此外,也能遂行海上搜救、後勤保障、巡邏偵察等任務。

再來審視此番官宣亮相的直-20艦載反潛型,其機身大量使用了復合材料,在有效減輕空重的基礎上,還具備很好的耐腐蝕性,因此使其非常適合在海上使用。此外,該型機又採用半硬殼式結構,機體由多根縱向龍骨梁和主要承力框連接在一起,由此使得其強度較高,抗墜損性好,以此提高機組乘員生存率。

為適應驅護艦上較小的起降平台,直-20艦載反潛型又將原本位於尾梁下方的尾輪前移至後部機身下方,此外便是尾輪由陸航版的單輪改為雙輪。如此設計基於兩點需求,一是使直-20艦載反潛型能搭配驅護艦上所裝備的新型「熊阱」助降系統,即便在高海況條件下也能同時著艦。二是由於尾輪前移至機身重心附近,使得其承載能力進一步得到增強。

(兩架幾乎一模一樣的艦載機,只能從旋翼的槳葉來區分了。中國的使用五葉槳,美國的使用四葉槳)

直-20艦載反潛型旋翼系統與陸航版別無二致,為能停進驅護艦上的機庫,其主旋翼可向後摺疊。平尾向上摺疊後可緊貼垂尾,再整體向左前方摺疊,最大限度地縮減停機尺寸。

此外,直-20艦載反潛型任務艙已據反潛作戰需求,將雙窗大側門改為單窗小側門,如此設計可減少採光,由此降低光線對艙內顯示設備的干擾。在駕駛艙門與側面主艙門之間,直-20艦載反潛型還有一扇艙門,從最初的陸航版的矩形平面窗改為圓形氣泡艙,以此便於海上觀察與搜救。

直-20艦載反潛型的總體作戰能力與美國海軍MH-60R直升機相仿,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其機載設備。美海軍MH-60R在機頭下方安裝有AN/APS-147多模式雷達的圓盤狀雷達罩,該雷達具備全向探測能力,可自動發現並跟蹤255個目標,此外還具備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聲探測及探測潛望鏡等小目標等功能,直-20艦載反潛型應裝備同型雷達,以中國雷達技術的後發優勢,該雷達的性能一定會超越美軍的APS-147雷達。

此外,直-20艦載反潛型光學探測轉塔的位置,已從原型機的機頭下方上移至機頭前方支柱上,由此可對中近距離目標進行可見光/紅外成像觀瞄,且具備夜視/夜瞄能力,並引導機載武器開火。

直-20艦載反潛型機身下方設有吊放式聲吶艙口,其聲吶浮標拋射系統,也與MH-60R一樣,布置於機身一側後部。

武器系統方面,直-20艦載反潛型在機身後部兩側各有1個外掛點,主要用於掛載輕型反潛魚雷,如可掛載2枚魚-7魚雷執行反潛任務,該型魚雷長2.6米、採用主/被動聲吶自導模式,射程約15公里,最高航速達45節。

除此之外,該掛點還能掛載我軍新型自導反潛深彈,相較於傳統深彈,該彈的頭部安裝有聲自導的導引頭,可選擇主/被動模式探測並定位敵方潛艇,深彈投擲入水以後,會釋放一個浮囊,讓深彈懸浮在海中,同時主動聲吶導引頭開機,探測半徑450米,發現潛艇後,深彈會切斷浮囊,然後下沉向潛艇發動攻擊。彈體後部裝備有舵機,能控制深彈的下沉速度,從而實現精確打擊。

自導式深彈的反潛效率比普通深彈高的多,造價比航空反潛魚雷便宜的多,因此深受航空反潛部隊的喜愛。

直-20艦載反潛型的正式亮相,意味著我人民海軍旗下的航母、兩棲艦船及大中型水面艦艇等,都將會陸續該型機,由此促使我人民海軍的艦隊航空反潛作戰能力將得到大幅度提升。此外便是,除遂行反潛戰及反水面戰外,直-20艦載反潛型也將在海上搜救、遠洋護航、特種滲透、後勤保障等領大顯身手,由此真正實現了其「一機多能」的特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9cbf5fdef34103f5a37aed1c04037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