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的太子,多少年來膽小怕事,唯唯諾諾。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眼看長安頂不住了,所以就帶著李亨和一乾親信逃往了四川。不過在途中,卻爆發了馬嵬驛兵變,隨行將士處死了禍國殃民的宰相楊國忠,並強迫李隆基讓楊玉環自盡了。此後,李隆基繼續向西去了四川,而太子李亨卻沒有,他卻向北去了靈武。在這裡,出現了稀奇和搞笑的一幕,太子李亨自行登基為帝了,李隆基就這麼稀里糊塗的成為了太上皇。其實李隆基是不甘心的,他可是刀頭舔血過來的,經歷的政變也挺多的,啥陣仗沒有見過啊。雖然年紀大了,但能力和手段還在。再說了,支持他的人也不在少數。那麼,李隆基為什麼沒有把皇位再搶回來呢?第一,他認為局勢複雜,不願意擔責任。第二,他被李亨給變相的軟禁了,沒有了權力。第三,如果要搶,必然內訌,他的支持者不多。
第一
李隆基一手把大唐帶到了巔峰的狀態,但也是他一手把盛唐給推下了神壇。李隆基的晚年絕對是不能跟巔峰時期對比的,簡直就是一個昏聵無能的大昏君。安史之亂爆發後,他的表現更加堪憂。面對叛軍一路勢如破竹的進攻,李隆基害怕了,不然他不會跑的。其實從他打算跑往四川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他不想承擔這個責任了。要不是李亨自己登基了,說不定李隆基還有可能禪位。其實這就和後來北宋的宋徽宗一個道理,只是不願意做亡國之君罷了。所以,在聽說了李亨登基後,李隆基雖然不高興,但也就過了一個月,他就搞了一個《明皇令肅宗即位詔》,意思是傳位給了李亨。
第二
李隆基回到長安後,日子過的很憋屈。侍候他的仍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與內侍監高力士,不陳玄禮沒有多久,就離職了。高力士被流放到了外地,就連陪著他的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觀。李隆基身邊連個貼心人都沒有了,想要奪回大位,比登天還難。
第三
要說李隆基一點支持者也沒有,這個是不對的。畢竟他當皇帝這麼多年,沒有忠心的人不可能。可是,李亨也防著這一手呢,現在的朝廷已經不是李隆基說一不二的年代了,都是李亨的班底,如果要奪回來,那麼,李隆基可是沒有這個信任的,主要也是他身邊沒有了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