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哈格沒用對!歐冠射手榜第一的霍伊倫,英超0進球

2023-11-09     米奇兔

原標題:滕哈格沒用對!歐冠射手榜第一的霍伊倫,英超0進球

2個多月前,20歲的霍伊倫以7500萬歐元固定轉會費+1000萬歐元浮動的價格轉會曼聯,成為球隊在夏窗最重磅的引援。

雖然至今在英超0進球,不過在歐冠4場打入5球,領跑射手榜的他,還是展現出了天賦。但不得不說,滕哈格對於霍伊倫的使用,不算成功。

01. 霍伊倫閃耀歐冠:跟對手也有不小的關係

a. 4場歐冠進5球:對方給了一定的空間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到,霍伊倫雖然在英超踢了8場進0球,但他在歐冠4場打入5球,同時歐預賽打入7球,在兩大賽場領跑射手榜。

導致這一點的原因,一方面跟滕哈格的使用不算成功有關,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本賽季歐冠賽場曼聯的對手,都放出了較大的空間給他,有利於霍伊倫的發揮。

哥本哈根和加拉塔薩雷在防守時,後衛危機意識與前後站位緊密度不高。同組哪怕是拜仁,其實也存在較為明顯的前後脫節。

相比英超中衛,霍伊倫在對戰加拉塔薩雷和哥本哈根時,會有更好的身體優勢。他在沖球門這一下的起速和衝擊力上是占優的,所以可以更接近進球。

這一次萬比薩卡的傳球太妙了,同時也顯示了哥本哈根在防守端所暴露出的空間有多大。

原本在對方後衛身後的霍伊倫,這一次的前插很漂亮,接應麥克托米奈的橫傳,完成門前的搶點得分。

第二個進球,就是典型的反擊機會。B費在分球側翼加納喬的時候,對方防線只有1人拖後。

霍伊倫的前插速度很快,瞬間就去到對方的核心區域。不得不說,在英超的話,這樣的大空間反擊時,防守人的回追速度和對抗力量會更好一些。

身高雖然達到1米91,不過霍伊倫的速度是很快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他是小哈蘭德的原因。

這一次撲門前,原本跟他平行的哥本哈根防守人,早就被他甩到了身後,看似補射打空門很輕鬆,但這裡面主要還是因為霍伊倫自己製造出的優勢。

b. 防守端很擅長高位逼搶

從數據網站的評價可以看到,霍伊倫被認為「防守貢獻不大」,這其實跟他在防守端的技術一般有關,但其實他的防守投入度挺高,同時很有戰術價值。

我們可以理解滕哈格選中霍伊倫的原因,那就是他在高位逼搶戰術下,有著很大的威脅。

因為霍伊倫的啟動非常快,同時對機會的嗅覺也很好。這一次對方傳球失誤,霍伊倫第一時間移動攔截,隨後直接完成射門。

這一次也很典型,雖然沒能拿到皮球,但霍伊倫觀察到曼城球員的傳球線路,第一時間啟動,幾乎完成斷球。

只是霍伊倫的出腳精度不高,所以他的高位逼搶主要靠啟動快和沖這一下,意在製造對方失誤,並不擅長斷球,所以在防守數據上體現不出來。

再來看看這個回合,阿姆拉巴特的壓迫造成曼城球員回傳失誤,霍伊倫拿球後起速這一下非常快,直接殺入曼城禁區。

其實他如果直接倒地,或許就能得到點球,可惜年輕人還是很自信,想要過掉門將之後射門,無奈稍稍趟大了。

但在禁區邊角位置,霍伊倫腳下躲過格瓦迪奧爾的上搶很漂亮,給B費的橫傳同樣精彩。不得不說,霍伊倫的腳下能力,以大個子來講是不錯的。

02.滕哈格的使用不算成功:霍伊倫身後缺串聯點

a. 雙邊鋒還是距離太遠:霍伊倫背後也沒前腰

在之前的比賽中,滕哈格安排的是雙內切的邊鋒,同時這兩名拉開的邊鋒又不具備驅動邊後衛的能力,使得曼聯邊路進攻不能合力。

同時到了30米區域,又容易擠做一堆,卻沒有一個前腰來串聯和組織。畢竟B費的持球能力不強,他需要中路有比他拿球更穩的隊友,霍伊倫也做不到這一點。

曼聯的長傳球比例很高,奧納納的傳球精度挺好,但霍伊倫真正作為中鋒來用,還是太稚嫩了。

這一次雖然製造了迪亞斯的犯規,但要霍伊倫像橋頭堡一樣拿住球,卻是不可能的。

霍伊倫的拿球其實還可以,但他的傳球卻不夠好。所以要是指望霍伊倫為軸來發起禁區正面的進攻,對於20歲的他來說,肯定是超綱了。

奧納納的長傳和控球,是得到過瓜迪奧拉肯定的,這一腳的落點很好,霍伊倫做球給到拉什福德也很漂亮。

問題是拉什福德不是前腰,他沒有繼續在中路主導的意識和習慣。經過邊路的倒腳,隨後給到B費。但B費同樣不是持球型,必須快速處理和傳球。

問題就在於霍伊倫的傳球也不行,他可以拿球,但有些快速的對抗節奏下,霍伊倫出現傳球失誤也就不讓人驚訝了。

b. 能跑1萬2的霍伊倫:需要曼聯有個持球人

本場霍伊倫踢了84分鐘後被換下,居然跑動距離達到11.37公里。如果踢滿全場,很可能跑動距離超過12公里。

問題在於,霍伊倫很能跑,但需要背後有能夠持球組織的隊友。曼聯中場的技術含量,或許還不如丹麥國家隊。

這一波的反擊很典型,霍伊倫的拿球、回做和反跑接應,技術含量是不錯的。

問題是他拿球後,身邊的隊友距離太遠了,他畢竟是大中鋒,持球推反擊在沒有無球人保護和掩護跑的情況下,被對手斷球還是很正常的。

當然霍伊倫自己的失誤也不少,這一次他想要傳球,結果又沒給好。好在他第一時間反搶,還是拿回了球權。

03.曼聯中後場的技術含量:撐不起滕哈格的體系

a. 作為中鋒,霍伊倫可以勉強及格分

曼聯當前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中後場的技術含量,達不到滕哈格的戰術要求,撐不起他的體系。

尤其是利馬重傷之後,問題會更大,後場出球很依賴於門將奧納納。本場拉什福德被罰下後,滕哈格沒及時換人,球隊立刻連丟2球不是偶然。

中場缺少穩定球權的能力,讓曼聯偏弱的後衛線,很容易出錯。

其實霍伊倫以中鋒為標準,至少還是可以得到及格分的。他的背身拿球和對抗力量,也不算特別差(主要是傳球失誤有點多)。

問題是你要他作為大中鋒拿球轉身過人有點難,身後缺少可以接應的前腰,霍伊倫背身拿球後回做,結果曼聯後場直接就失誤了,讓對方找到打進禁區的機會。

曼聯這邊馬奎爾和奧納納,場均長傳就達到10次,這其實也充分說明了曼聯後場的技術缺陷。

作為中鋒,霍伊倫要頻繁接高球,多少有點難為他了。他其實有一定的突前能力,但他終究不是橋頭堡型的攻擊手。

b. 被絕殺:曼聯的防守沒啥承重能力

曼聯的防線在英超能守住1比0,但是在歐戰被絕殺,並不算是偶然。這是因為英超中下游球隊,踢法還是較為簡單,有利於馬奎爾這樣的「硬漢」完成防守。

相比之下,歐戰對手的穿插意識和整體移動還是更好一些,同時他們的中場轉移球也更快,曼聯就有點承受不住了。

曼聯的第一個丟球,是後點漏人了,這可以說是拉什福德紅牌後導致的漏洞(滕哈格也沒及時調整)。

同時中路後腰的位置,也漏掉了對方的接應點。滕哈格去糾纏對方無球人是否越位,有點本末倒置。

被扳平比分的丟球,就是達洛特後點漏人導致的結果。滕哈格在選擇防守人時,更注重進攻能力跟瓜帥有點相似之處。

問題在於,滕哈格的後衛線技術含量,依舊沒有他以為的高,反倒是防守比他預想中更差。

對方的4個進球,全部來自傳中,這對於一支英超球隊來講,似乎有點不可思議。

但其實對方的這4個進球,除了第3球之外,其他都是傳中帶來混戰或者是找第二落點打擊的結果。

結束語:

雖然在轉會費上有較為明顯的溢價,不過霍伊倫的潛力還是值得肯定的,他會是曼聯未來多年可以信任的鋒線主將。

畢竟霍伊倫無論是衝擊力、跑動能力,還是進攻端的門前意識和衝刺跑比例,都可以滿足大多數的戰術需求,可惜就是不合適滕哈格的雙內切邊鋒+無中路持球核心的踢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8da646536d401e7eddd3ffad61bd1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