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前以為是爛劇,播出後成王炸,這8部國產劇,一個比一個精彩

2022-06-11     電影七

原標題:播出前以為是爛劇,播出後成王炸,這8部國產劇,一個比一個精彩

自從網絡文學大量湧入市場,掀起了一陣影視化改編的熱潮。

各種題材相繼湧現,一時之間應接不暇。

對於劇迷來說,最讓他感到糟心的,莫過於原著質量過硬,劇集播出前讓人期待滿滿。

結果,播出後高開低走,讓觀眾大失所望。

劇情不尊重原著,選角只考慮流量,原著黨不滿意,普通觀眾更是看不懂。

不過,也有一些開播前以為是爛劇,沒想到播出後讓觀眾直呼「真香」。

比如,下面這8部劇,播出前後反差極大。

1.《終極筆記》,評分8.2

根據《盜墓筆記》系列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且不說那些胡亂改編的作品,就連李易峰、楊洋主演的《盜墓筆記第一季》,以及鹿晗、井柏然的《盜墓筆記》,也逃不過撲街的命運。

由於摻雜了太多「劣質品」,所以觀眾對於此類的改編,一直不太看好。

然而,在2020年,一部沒有知名演員,沒有大手筆投資,更沒有任何宣傳的《盜墓筆記》系列劇,悄悄開播。

任誰看,這部劇肯定也逃不過撲街的命運。

但是播出幾集後,《終極筆記》的評分一路直線飆升,還未播完就被評為「迄今為止最經典的改編」。

在我看來,這部劇的成功,究其原因在於它尊重原著。

《終極筆記》故事改編原著《蛇沼鬼城》、《張家古樓》、《西王母宮》、《謎海歸巢》四本書,刪掉了書中一些旁枝末節,保留了最精彩的部分。

整部劇看下來,劇情節奏緊湊,還原度極高,最重要的是,劇中的選角太忠於原著了。

特別是張起靈,不管是神態,還是動作,又或者外型,就感覺像是從書中摳出來的。

正因為如此,原著粉紛紛要求,湊齊原班人馬把《盜墓筆記》全部再拍一遍。

只可惜,這個版本如同劇名一樣,成為了真正的終極。

2.《鬼吹燈之龍嶺迷窟》,評分8.1

與《盜墓筆記》一樣,同樣作為盜墓題材,《鬼吹燈》系列也遭遇了同樣的境地。

由於原著積累了大量的書迷,所以一旦有影視作品問世,播出前都聲勢浩大。

於是自影視化以來,《鬼吹燈》系列有不下20多部改編作品,但是真正合格的,也只有《精絕古城》和《怒晴湘西》。

正因為如此,《龍嶺迷窟》在播出前,普遍不被看好。

沒想到,播出後立刻打了很多人的臉。

相比之下,《龍嶺迷窟》的還原度更勝一籌。

書中的「懸魂梯」、「墓中墓」 、「魚骨廟」、「黑水城」等探險情節,都在劇中得到了還原,場景的構建極富想像力。

還有像人面蜘蛛這樣的奇怪生物,也是原汁原味的呈現,特效做得相當到位。

最主要的是,為了呈現真實場景,劇組專門來到陝北,炸了半座山重新搭了一個小鎮,目的是為了讓觀眾入戲。

可以看出,該劇確實把經費花在了刀刃上。

除此之外,《龍嶺迷窟》之所以能夠獲得書迷的認可,核心是劇中的主要人物都立住了。

就拿劇中的古藍縣男團來說,給這部劇增添了不少看點。

儘管這個版本的《鬼吹燈》,沒有完全按照原著的情節拍,但是改編做得相當好,是不可多得的經典。

3.琅琊榜,評分9.4

電視劇《琅琊榜》可以稱得上是低開高走,剛開播時收視並不太好,但是播到後來,卻從收視到口碑都異軍突起。

儘管原著架空歷史,但是內核卻與傳統文化價值觀一脈相承,以「情義重於泰山」的價值理念貫穿始終。

在細節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服飾、道具、禮儀等方面參考了真實的歷史風貌,頗有一股正劇的范兒。

而從故事層面看,劇集基本忠於原著,並打破了以感情戲為主要故事脈絡的格局。

既有朝堂爭鬥的波詭雲譎,又有江湖俠士的文武風流,兼具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

除此之外,劇中的主演表現也相當出色。

不僅與原著中的角色契合度很高,而且憑藉著精湛的演技,在有限的出鏡時間裡,就把角色人物立了起來。

所以,收視和口碑能夠逆襲,自然是意料之中。

4.餘罪,評分8.4

非大IP、沒有大牌導演,純粹小製作的《餘罪》,沒想到會引發如此大的反響。

第一季的播放量超過了10億,話題閱讀量達到了13億之多。

有人評價:張一山一個人撐起了一部劇。

作為一部刑偵網劇,它不像《重案六組》、《心理罪》、《CSI》等經典電視劇,劇情走的是破案推理的路線。

而是,它的故事更像《絕命毒師》,聚焦一個人的成長史。

從一個性格頑劣的社會小青年,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正義警察,高反差的人設,有血有肉的人物,是這部劇的一大看點。

總的來說,作為一部網劇,《餘罪》製作算不上精良,劇情偶爾會出現bug。

但是作為一部刑偵劇,它有著有別於以往刑偵劇的氣質。

所以,在第一季結束後,乘勝追擊拍了第二季,表現依舊強勢。

5.贅婿,評分6.2

在《贅婿》開播前,關於它的質疑聲接二連三。

有人擔心編劇胡亂改編,還有的人擔心郭麒麟、宋軼撐不起這部劇,更還有的人擔心劇情會穿越到《慶餘年》。

事實證明,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

從小說到電視劇,《贅婿》有三大變化。

第一個變化,就是格局變小了。

小說聚焦的是「家國天下」,而劇集講述的是「家長里短」。

第三個變化,就是視角變了。

小說有著很濃重的男性向色彩,而電視劇的劇情更傾向於女性。

第三個變化,就是風格大改。

很多人擔心郭麒麟撐不起這部劇的原因,主要是郭麒麟自帶喜感,與原著里的寧毅不太符合。

結果,雖說劇版寧毅與原著大相逕庭,但是郭麒麟憑藉著自己的演技,詮釋了一個全新的、被多數觀眾認可的寧毅。

總的來說,《贅婿》是一部劇情流暢、自帶喜劇氛圍的古裝劇。

至於評分為什麼這麼點,最大的原因是它和原著沒有多大關係,不符合書迷們的期待。

6.《如懿傳》,評分7.5

由於《如懿傳》的原著小說與《甄嬛傳》是同一個作者,所以不少觀眾抱著無比期待的心情來看《如懿傳》。

但是劇集播出後沒多久,觀眾才發現無論從劇情,還是宮斗的「規格」來看,似乎都與《甄嬛傳》不是一個風格。

正因為如此,吐槽和質疑聲也隨之而來。

然而,等多看幾集後,《如懿傳》給觀眾製造了一波「過山車」一樣的體驗,最終迎來了廣泛的好評。

在我看來,《如懿傳》的成功,在於它在各方面都處理很好。

首先,劇情張弛有度,每一集都有看點。

其次,人物性格豐滿。

儘管宮斗劇主要是群戲,但是劇中的男性角色,以及一些配角都個性鮮明。

最後,製作堪稱精良。

從服裝到場景,再到演員的妝容,可以看出劇組是下了不少功夫。

不僅增強了劇集的可看性,也增強了其內涵的深度。

7.《風起隴西》,評分7.9

自開播以來,從演員到劇情,《風起隴西》都飽受爭議。

儘管如此,該劇依舊憑藉著過硬的實力,在大結局後,獲得了絕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在我看來,無非是以下3個原因。

1.馬伯庸原著改編

近年來,馬伯庸無疑是最受歡迎的小說作家。

《長安十二時辰》、《古董局中局》、《三國機密》、《風起洛陽》,以及一些還未播出的劇集,馬伯庸的小說正在被一個接著一個搬上熒幕。

而《風起隴西》在影視化前,早已有一大批死忠粉。

2.製作班底雄厚

《風起隴西》的導演路陽,代表作《刺殺小說家》。

演員集齊了新中老三代演員,有像白宇這種新生代,有陳坤、聶遠、郭京飛這種實力派,還有尹鑄勝這種老戲骨。

3.題材新穎

諜戰+歷史,無疑是國產劇的一次大膽嘗試。

而且三國這段歷史,很多人早已熟稔於心,很容易對這部劇產生好感。

所以,儘管播出前不被看好,但是隨著劇情漸入佳境,《風起隴西》終於打破質疑。

8.《全職高手》,評分7.3

無CP、無感情線、遊戲題材,《全職高手》無疑是一大冷門。

而且當時的楊洋,還未完全擺脫「流量明星」的標籤。

所以,在劇集開播前,觀眾普遍不太好看。

開播後,《全職高手》為觀眾全景化呈現了真實且熱血的電競職業。

該劇為了還原「榮耀世界」的場景,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實現了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無縫轉換,這點在《穿越火線》里被沿用。

在劇情方面,該劇並沒有走過去的老路,為主角安排感情戲,而是重點展現競技精神。

雖說劇集很貼近原著,偏重於塑造人物群像,聚焦電競團隊合作。

但是,該劇對每一個人物在劇中都有不同側面的描寫。

最值得稱讚的是,劇情除了著重描繪團隊精神,還展現出那群「不務正業」小孩之間的友情、信任、不服輸的一面。

毫無疑問,葉修的熱忱,正是每一個中國電競人的化身。

總的來說,以上8部開播前後,反差極大的電視劇,能夠得到認可著實不易。

要知道,網絡文學改編成電視劇已成一種趨勢,必然會導致質量參差不齊。

在這樣的背景下,更加需要優秀的電視劇誕生,為國產劇做好榜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874b7be2d0e4c9deeaea2da3c8967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