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陳新代——說說汪偽江西省長鄧祖禹

2023-08-24     馮曉暉

原標題:【九江文史】陳新代——說說汪偽江西省長鄧祖禹

「九江文史」系列發布文史研究文章。除修訂個別標點,適當調整排版並補充圖片外,編者不對原文做更多修改。為尊重原作者,本系列在「潯陽敘話」公眾號上首發,再由編者「馮曉暉」公眾號轉發,並在國內主流自媒體網站(今日頭條、百度、搜狐、新浪、網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轉載。

知道鄧祖禹,是從一張《江西省政府布告》的落款上看到的。布告的時間是民國三十二年,落款是省長鄧祖禹。日偽時的江西省省會設在九江,管轄著淪陷區的幾個縣。這個鄧祖禹,對他的資料了解不多,只是在九江市檔案館看到有偽省政府成立時,九江的敵後情報員,向縣政府寫的一份情報提到了鄧祖禹。說是六月十五日,鄧從武漢坐飛機到江北二套口機場,同行四人,到後即有小汽車接送至九江(需過渡)。九江組織了盛大的歡迎場面,在蓮花池九江戲院召開了歡迎和慶祝大會(偽省政府正式成立時間是六月十七日,十六日情報上寫是十九日有誤)。鄧的其他詳細信息不清楚。

近日,見到本由南京市檔案館編印的《審判日偽漢奸筆錄》一書(圖3),裡面赫赫有鄧祖禹的一節,內有鄧的「自白書」丶審訊紀錄丶證人證詞丶判決書等內容。以此和百度搜索的信息相比較,發現網上的很多內容不靠譜,例如,網上載鄧是吉安人,日本明治大學畢業,曾任偽首都警備司令部副司令;而他的自白和審訊卻明確是江西清江人,畢業於湖北武備學堂,也沒有任過警備司令部副司令的職務。

為了解脫和減輕他漢奸的罪責,他在自白書及審訊中,極力表現他在九江任偽職時,做過一些對抗戰有益之事。如,原在虞家河活動的抗敵自衛隊虞濟民,曾派碼頭工人徐菊生丶胡根弟二人去江邊炸日本倉庫被抓,由鄧以「事非得己,情有可原」而釋放。又如鄧曾指示任星子偽縣長的夏煒,和日本人交涉,釋放了被捕待殺的游擊隊120餘人(實為106人)。

鄧說此事之後還由民國江西省主席曹浩森訓令在游擊區的星子縣政府,內有「夏某深明大義,頗堪嘉獎」等語。審訊時經歷者夏煒還從杭州寄來了詳細經過的證詞。細閱此證詞,大有讀驚險小說的味道。

夏述:其受鄧委派,任星子偽縣長。到任後不久,查悉縣府看守所內,有日軍寄押犯人百餘人之多,既無名冊,又不知罪行,只是隨時任意提出殺害。這天已是月底,又提去五人要到南門處決。時間緊迫,夏煒隻身趕到南門阻止,又因天雨積水,臨時改在北門,兩門相距三里,夏煒只好先到南門附近的日警備隊,身上未帶證明文件,衛兵不許進,語言不通,後用紙寫了一「夏」字,才讓進。

在三樓會見了日警備隊負責人上山中尉,因翻譯不在仍用筆談。上山表示此批犯人系前任移交,案情彼不知,只交待必須全部處死。夏煒表示,中國人案件應由中國官廳處理,這是鄧省長的意思,並以生命擔保這批人均系良民,最終上山允許未決人犯全部交由縣政府處理。上山乃撥電話去刑場制止死刑,可是電話久接不通,於是派名士兵趕去刑場,夏煒和上山隨後趕到,因時間耽誤較久,五個人已被殺兩人,剩下三人刀口撿回條命。之後,這剩下的106人都被夏煒放了(據鄧自白最初有129人)。為此,夏受到敵星子聯絡官花田的上告,一度將偽縣長夏拘押,終因偽省長鄧的周旋而釋放。

因夏是鄧任偽警官學校教育長時的學生,鄧任偽省長將其帶來,又將其任命為星子縣偽縣長,在此案中是利害相關的同一方,其證言審判官給予置疑。如對其言受到曹浩森嘉獎反詰:「中央政府省主席怎能嘉獎偽縣長?」又經函查江西省政府答覆為「無案可稽」,不能成為有功的證據。故在1946年10月19日首都髙等法院特種刑事判決鄧祖禹:「處有期徒刑十五年,褫奪公權十年」。其後有匿名電報及檢查官要求復判及判死刑,而鄧祖禹也在1947年11月22日上交了不服判決申請復判狀。經歷又審丶筆錄等反覆,在1948年2月28日,作出二次判決為「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其它仍同上判。

這其間,鄧祖禹漢奸案還另出新聞,1947年8月2日《申報》刋出【本報蘇州1日電】:「偽江西省長鄧祖禹,迄今在逃,蘇髙檢處頃特令無錫地檢處調查罪行,俾報請通緝」。對照審判漢奸書上各日期,鄧於1945年10月27日被捕,經審訊於1946年10月19日第一次判決,難道在鄧在判決後至其1947年11月22日上訴這一年中,越獄逃跑後又被抓回不成?越獄逃跑不罪加一等?還能理直氣壯不服判決去上訴?二審及判決對此也沒有片言隻語的記錄?且鄧祖禹也沒有在江蘇或無錫任過偽職,輪不上由上述地方髙檢處丶地檢處來查罪行丶報通緝。為此,此條消息和現在某些自媒體的消息一樣,是不可靠消息。

第二次判決離南京被解放只有一年多時間,此後這位在九江做了半年日偽省長,判了十四年徒刑的鄧祖禹,其下場究竟是如何結局,就不得而知了。然這些經歷,終是九江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特據相關資料予以記存。

陳新代(作者像)

【讀後記】這是陳老師最新的一篇研究文章,內容很有意思。汪偽時期九江曾為江西省省會,才兩年,也不大體面。對汪偽時期江西被占領區的研究文章特別少,陳老師的這一批尤為可貴。

我曾寫過這段歷史(見《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6月17日 · 汪偽政權的省府九江》),您可對照著來讀。我那篇是概述性的,陳老師的這一篇抓住一個事件展開,視角不同,但陳老師這篇更有深度和價值。

在我那篇文章中,也將鄧祖禹其人作為重點來寫,但由於史料來源不同,差異不少。比如鄧祖禹的籍貫,我寫的是吉安,陳老師考證是清江(今樟樹),吉安曾為廬陵道的治所,廬陵道下轄清江,這麼說好像也過得去,但一般沒這麼表述的。

鄧祖禹像 編者配圖

再比如鄧祖禹的上任,我寫他從南京乘船而來,本篇記錄從武漢坐飛機到江北後過渡。汪偽的首府在南京,江西汪偽政權成立前由湖北汪偽省政府代管,新任的省長從南京或武漢赴任,都說得過去。但陳老師的史料來自舊檔案,我的資訊錄於《申報》,前者比後者更權威,因此陳老師的考證才是對的。

差異還有不少。寫這些是想說,歷史研究就是這樣,挖掘整理多了,拼圖就會更完整、更準確。我們永遠無法做到還原歷史的真實,但我們只要做,總是能找到些有價值的東西,不去認真做,或者別有所圖,歷史就會變得更模糊、更扭曲。

潯陽敘話:展示九江文化,講述潯城故事,品鑑風俗滋味,漫記百態眾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82ec991389a26c56128592a9a43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