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金融CEO(領航)七期正式啟航,69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領軍者踏春而至,共赴一場盛大的革新蛻變之旅。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閆洪嘉作為新生代表在啟航儀式上發言,他表示,明冠新材多年來一直堅持自主研發,致力於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國內市場空白。明冠新材是科創板上市公司,是新能源原材料研發生產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智慧財產權專利100多項。
閆洪嘉作為新生代表發言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各位老師和同學能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在這裡分享我對所在行業和企業發展的一點心得。
我是2007年進入光伏這個行業,其實光伏在最開始是飽受爭議的一個行業,但經過行業前輩長時間的共同努力,光伏成為了我國新能源走出去的一張名片。在我國提出的「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大目標以及全球氣候變暖等大環境下,光伏行業在這幾年迎來了大發展,各項指標不斷刷新紀錄。
2022年,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多晶矽 、矽片、電池、組件,同比增長均超過55%。預計:
2021年,國內108家A股光伏上市公司,合計創造凈利潤960.42億元;2022年,31家A股光伏公司凈利潤合計1144.34億元至1239.50億元。通過對比光伏行業20多年來的利潤情況,我們發現這個行業前20年的利潤之和一下子就被這兩年打破了,這個數據是相當驚人的。這就說明我國光伏行業從原先的「技術在外、市場在外、人才在外」已經逐漸轉變為一個技術、人才都在國內的全球全產業鏈布局的行業。當我們逐漸打破國外壟斷的同時,利潤自然就掌握在自己手裡了。
「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市場空白」一直是我的企業願景。
回顧過去這20多年,我親眼目睹了技術創新是如何推動光伏行業進行技術疊代,使得光伏發電的成本持續下降。而傳統能源成本不斷上升,這就為光伏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優勢。光伏終端成本下降,帶動集中式光伏電站、整縣推進和分布式光伏需求提升。
光伏發電成本不斷下降
儘管光伏行業發展迅猛,但仍面臨一些嚴峻的挑戰。
挑戰一:矽料價格無穩定因素
矽料價格反覆無常,成為整個行業的「卡脖子」環節。矽棒、矽片產能隨矽料供給變化,矽料價格的波動使得廠商難以全力排產。
挑戰二:行業內部競爭嚴重
截止至2022年初,中國光伏行業的主要企業共有 5315家,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使得企業面臨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內耗問題突出。
挑戰三:跨行企業相繼湧入
玻璃纖維巨頭中國巨石、網際網路公司三五互聯、建築公司宏潤建設、汽車電子電器零部件奧聯電子、服裝企業棒傑股份,珠寶品牌等71家A股上市公司扎堆跨界光伏,這就為光伏行業內的小企業帶來了生存危機。
那麼如何做才能衝破困境呢?明冠新材的做法是「厚植技術創新,深耕高分子材料領域」。我們會在自己擅長的太陽能背板、封裝材料功能膜和鋰電池用鋁塑膜等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關注矽料價格波動情況,通過金融工具規避價格風險,靈活應對市場和競爭,為企業探索長遠的生存之道,為我國綠色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