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影響,相關報道稱,韓國鹽價大漲,民眾瘋狂「囤鹽」。中國的鹽是否會面臨核污水排海計劃的影響?我們需不需要囤鹽?
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我國鹽行業唯一中央企業,聲明稱,我國食鹽來源主要分為三類:井礦鹽、湖鹽、海鹽。當前我國的食鹽產品結構占比為井礦鹽87%、海鹽10%、湖鹽3%,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
同時,青海的鹽湖也登上微博熱搜,如#茶卡鹽湖現有鹽夠全國吃70年#。
青海的西寧網紅茶卡鹽湖
其實,青海鹽湖眾多,除了茶卡鹽湖,還有亞洲鹽湖之王——察爾汗鹽湖。
鹽的世界
察 爾 汗 鹽 湖
察爾汗是蒙古語,意為「鹽澤」「鹽的世界」。察爾汗是是世界第二大鹽湖,亞洲鹽湖之王,位於柴達木盆地。它富足得令人驚訝的鹽礦資源和長達32公里的奇異的「萬丈鹽橋」風光,使它聞名於世。
幾億年前,柴達木曾是萬頃汪洋大海,由於青藏陸地隆起導致海陸變遷,柴達木變成盆地。柴達木有百多個大大小小的湖泊,其中察爾汗鹽湖最大最有名。《本草綱目》中就有過察爾汗的記載。當時所用「青鹽」源自此地。鹽湖總面積為5856平方公里。
察爾汗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鹽湖,如果用這裡的鹽架一座厚6米、寬12米的鹽橋,足可以從地球通到月球。據鹽業專家介紹,察爾汗鹽湖潛在的開發價值至少在12萬億元左右。湖中儲藏著500億噸以上的氯化鈉,鹽湖滷水中還伴有鎂、鋰、鈉、碘等數十種礦物質,其中5.4億噸鉀鹽、40億噸鎂鹽、1204萬噸鋰鹽。聽到鹽湖裡那麼多礦藏的種類和那麼龐大的數字時,不由得讓人驚訝於這裡的神異和富饒!
在察爾汗,民間有一些奇特的傳說,有一個是這樣說的:很早很早以前,這裡遍地都是金銀珠寶,可是山神魔怪為搶奪財寶而終年爭戰不休,給這裡帶來了很大的災難。仙居崑崙山的西王母得知後,說「這太不像話了」,決定擺平這些事,她命司水神放下天水來,把這些寶貝都給淹了,讓誰也拿不到,只留給人間。
傳說畢竟是傳說,科學的解釋才會令人信服。實際上這裡很早以前是海洋,經過地殼抬升下陷的變遷,海洋被隆起的山峰分隔成大大小小的湖泊,這些鹹水湖泊經過長期的大氣蒸發逐漸萎縮和乾涸,才出現了現在的鹽湖。
察爾汗鹽湖大部分地方都是由厚達幾米的「鹽蓋」(結晶鹽)覆蓋著的,表面呈魚鱗狀,遠看像是層層波浪,綿亘百里而去。俯身湖岸,能看到雪白的結晶鹽體,甚至撿到圓潤晶瑩的珍珠鹽,這是經過風的巧手雕琢成的天然藝術品,是鹽湖慷慨獻出的禮物。
這裡還有座名聲遠揚的「萬丈鹽橋」,長達32公里。不知道的人乍看是一條再普通不過的公路而已,其實這路是懸浮的,全由鹽晶築成在湖面,足有幾米厚,並與周圍自然結成的鹽蓋連成一體,像是在平常的陸地上。這座鹽橋,沒有用任何一點常規的建築材料,它橫跨在浩瀚的察爾汗鹽湖上,成為柴達木盆地的一處著名旅遊景觀。
本文綜合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