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 | 總統萊希遇難 伊朗內政外交的變與不變

2024-05-21     新華社

5月20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民眾悼念直升機墜毀事件遇難者。新華社記者沙達提攝

新華社德黑蘭5月21日電 伊朗政府20日確認,總統萊希在19日發生的直升機事故中遇難。政府同時聲明將繼續運行,「不會受到干擾」。

萊希突然罹難令舉國悲痛、舉世震驚。作為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伊朗的內政外交勢必因此產生不同程度的波動,這其中有哪些變與不變?請看新華社記者解局——

國內形勢總體不變

萊希遇難後,伊朗很快確定由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代行總統職責,伊朗政府、議會和司法領導人20日召開會議後確定,第14屆伊朗總統選舉將於6月28日舉行。中東地區媒體和相關專家普遍認為,伊朗接下來整體形勢和權力格局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以色列《國土報》援引學術界、情報部門和伊朗問題專家的看法報道說,伊朗總統主掌經濟和內政事務,對外交政策和國防事務話語權較小,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對「具有戰略重要性」事務有決定權,並得到其顧問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的協助。

這是2021年8月5日拍攝的易卜拉欣·萊希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賈瓦德攝)

北京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吳冰冰對記者說,從伊朗權力結構看,總統受制於最高領袖,並非國家最高領導人,伊朗政府內外政策向來由集體決策,是一種「共識」。從這一角度而言,總統權力相對有限,即使有人接替萊希,伊朗整個內外政策走勢和權力格局也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據報道,除了擔任總統外,萊希也被視作哈梅內伊的熱門接班人選之一,另一熱門接班人選是哈梅內伊的二兒子穆傑塔巴·哈梅內伊。

中東局勢或受波及

萊希遇難之時,中東地區緊張局勢正處在不斷升級之際,這起空難迫使伊朗在原本就面臨各種困難和諸多挑戰的情況下,必須在短時間內重選總統,這會讓伊朗將主要精力「內收」,可能會波及其在中東地區的對外政策。

這次遇難的伊方高官除了萊希,還包括同行的外交部長阿卜杜拉希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喬恩·奧爾特曼分析說,阿卜杜拉希揚是個深思熟慮的外交官,能說阿拉伯語。他在任期間和不少中東鄰國建立了關係,而且取得了不少同行的信任,要想重建這些聯繫將花費一些時間。不過奧爾特曼也認為,伊朗與中國、俄羅斯這些大國的關係不會受到影響。

5月12日,在伊朗德黑蘭,阿卜杜拉希揚在第三屆伊朗-阿拉伯對話會上發表講話。新華社記者沙達提攝

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20日報道,伊朗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外長阿里·巴蓋里·卡尼被任命為「看守」外長。據《紐約時報》報道,阿里·巴蓋里·卡尼是美伊通過阿曼進行間接對話的伊方代表團團長,過去一年來至少三次率團同美方對話。該報認為,這表明哈梅內伊傾向於保持伊朗外交政策的延續性。

過去幾年間,中東地緣政治呈現出新態勢。美國不斷撮合以色列與海灣國家和解,試圖在中東地區對伊朗形成更大的戰略擠壓;在萊希任內,伊朗面對來自西方咄咄逼人的動作,不斷拓展自身戰略空間,通過發展與沙烏地阿拉伯、其他海灣國家以及巴基斯坦甚至亞塞拜然的直接關係以尋求應對方案。

有觀點認為,失去萊希將使伊朗領導層短期內更關注國內情況,中東格局或因伊朗國內局勢的不明朗而「重新洗牌」進而更加動盪,各方錯綜複雜的利益糾紛也可能對伊朗與阿拉伯國家關係產生波及,影響中東「和解潮」。

伊以、伊美關係引關注

萊希突遭空難身亡,正值以色列進攻巴勒斯坦加薩走廊戰事延宕7個月之際。今年4月,為報復伊朗駐敘利亞外交機構遭空襲,伊朗用無人機和飛彈對以發動報復性打擊。一名以色列官員20日表示,以色列與萊希遇難之事無關。美方也已表態與此事無關。

這是5月19日拍攝的伊朗國家電視台播放的萊希乘坐的直升機在空中飛行的畫面。新華社記者沙達提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非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陸瑾表示,儘管伊朗近年來多次指認以色列針對伊朗核項目及防務安全目標實施間諜和破壞行動,但就目前來看,暫時沒有證據可以將這起事故與以色列聯繫起來。

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嵐雨表示,伊朗的相關調查如果沒有找出強力證據表明美國和以色列參與其中,伊美、伊以關係可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劉嵐雨認為,美伊兩國剛剛在阿曼舉行了間接談判,討論伊朗在地區的舉措及其核計劃現狀。萊希遇難可能會延緩整個伊核談判進程,但由於伊朗最高決策者並非總統,而是最高領袖,伊方整體路線和方向不會有太大變化。

《紐約時報》引述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前主任丹尼斯·羅斯的話報道稱,哈梅內伊允許伊朗政府與美國政府接觸,但不能作出妥協,也「不希望與美國發生直接衝突」。這體現出萊希領導的伊朗政府對美強硬政策中「謹慎」的一面。

報道說,美方在阿曼和伊朗開展間接談判目標之一是避免巴以衝突繼續外溢。該報擔憂,萊希和阿卜杜拉希揚的繼任者會否延續類似謹慎政策,以及在伊朗國內權力更替和美國總統選舉臨近當下,兩國繼續對話的可能性是否仍然存在。(記者:沙達提、王昊、呂迎旭、王卓倫、鄧仙來;編輯:劉江、王豐豐、刁慧琳、魯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78ad1c8ebbff8ef4ce4f2cf0d9f8f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