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與霍去病從被教科書刪除到重返教科書,背後的事情值得警惕

2022-08-14     一耿歷史

原標題:衛青與霍去病從被教科書刪除到重返教科書,背後的事情值得警惕

常言道:忘記歷史,也就忘記了文明。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國傳承至今,正在於我們對歷史的尊重、對祖先的尊重。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中,名將猶如天上的星星,不可勝數。這其中,就包括了漢武帝時期的大將軍衛青和漢驃騎將軍霍去病。

在當時匈奴經常欺負我們的年代,這兩個人可謂華夏救星,在漢武帝的支持下多次出擊匈奴,打出了強漢風采。衛青擅長大部隊作戰,不打無把握之仗,霍去病更是年少成名,勇冠三軍,深入漠北,飲馬瀚海、封狼居胥,打的匈奴西遷,真正實現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然而,這兩位名將卻在2017年的歷史教科書中被刪除,但很快又重新恢復,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來教科書的編輯認為衛青、霍去病不適合被稱為民族英雄

原來,在2002年的時候,當時的編輯余桂元認為應該用歷史的觀點看待漢朝與匈奴的戰爭,匈奴民族後來成為了我國多民族的一部分,所以不適合用民族英雄來稱呼衛青和霍去病。這位編輯補充道,當然二人在反對民族壓迫上是有功勞的。

當時的學界有種說法,認為漢匈戰爭過於血腥,不適合初中七年級學生的精神世界,會給他們造成誤導。

但這種說法真的站得住腳嗎?

七年級的學生最該樹立的是愛國主義精神,而不是學習粉飾過的教科書。而且,從社會發展程度看,七年級的學生在認知水平上其實已經比較高了,說適合七年級的精神世界,分明是無稽之談。

這種做法無疑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快又讓衛青、霍去病重新進入教科書

也許是因為網上太多網友都認為民族自信離不開衛青、霍去病等傳奇英雄人物,對刪除教科書的舉動議論紛紛。

最終人教社出來回應,並聲稱為了加強學生對英雄人物的了解,進行了認真研究,決定在教科書中補充衛青、霍去病等相關內容。

這無疑是民意的勝利,是對歷史上英雄的尊敬。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歷史離不開英雄人物的天才之舉

從歷史來看,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但英雄榜樣的激勵作用同樣不可忽視。衛青、霍去病甚至之後的李靖等人在軍事鬥爭中取得的勝利並不只是起到了保家衛國的作用,還包括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那敢於還擊的年代裡,無數的漢朝人、唐朝人更加自信,更富有開拓性,開闢出了傳唱兩千多年的絲綢之路、塑造出了「天可汗」的傳奇。

正是這種自信讓我們銳意進取,成為世界的中心,讓世界都俯首傾聽中國的聲音。

警惕一些淡化英雄、甚至歪曲歷史的做法

我想不少人也發現了,最近一段時間有些人總是在表現著自己的「高深見識」,動不動給早有定論的人翻案或找黑點:

比如給秦檜、趙構翻案,給汪精衛翻案、給吳三桂翻案等;

又比如將意圖謀反的罪名安插在岳飛身上,又比如說諸葛亮架空劉禪等。

這些人單純只是為了譁眾取寵嗎?

當然不是。有些人總是在別有用心的淡化我們的歷史觀,甚至歪曲我們的歷史觀,這種歷史虛無主義無疑是十分危險的。然而,這世間終究是有公道的。岳飛等人的功績不會被抹殺,秦檜等人也不是跳樑小丑所能隨便「洗白」。

至於這些人,有些固然是認識上出現偏差,有些人其實是受到了某些「贊助」。

但無論如何,愛國與愛民族英雄終究是主流,這些雜音終將消失。

而我們,只需要記住歷史,也就擁有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719e63f21c25f32c9f5555b52dfa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