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檔競爭激烈,好幾部觀眾期待之作扎堆上映。
而其中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無疑就是韓延導演的《我愛你!》。
不論是「倪大紅+惠英紅+梁家輝+葉童」的251歲超高齡主演陣容。
還是「老年人戀愛」這個市面上鮮少看見的題材。
都讓大家對電影本身產生了巨大的好奇。
好在,第一波口碑出爐後《我愛你!》表現亮眼。
有人說這是韓延導演的突破之作,也是野心之作。
有人說四位主演足夠憑藉在裡面的表演包攬各大表演獎項。
今天派爺特地請了四位對《我愛你!》這部電影感觸很深的朋友們。
聽他們聊聊對於老人、愛情以及自己的一點想法——
第十期
劇情簡介:
空巢老人常為戒 (倪大紅飾)和拾廢品的孤寡老太李慧如 (惠英紅飾)不打不相識, 卻漸漸互生情愫。
年邁的謝定山 (梁家輝飾)、趙歡欣 (葉童飾)夫妻倆靠收賣廢品為生,妻子趙歡欣更是一直深受疾病的困擾……
四位老人,兩對愛人,在步入生命終章之時,他們用力而純粹地相愛。
哪怕不再有明天,也要對彼此說出那句「我愛你!」。
張阿姨是和老公一起來看的。
他們已經結婚二十多年了,平常也會拌拌嘴,但是感情一直很好。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張阿姨也有著自己的困惑。
「感覺很少見這樣的電影,一般的愛情片主角都是年輕人, 但這次拍的是老人。」
「所以看的時候感觸蠻深的,好像離自己並不遠。」
「到了這個年紀,說自己還年輕好像也不太好意思,大概再過十年?十五年?自己也就到了電影里的那個年紀了。」
「那時候又會怎麼樣呢?」
「說實話別看我們年紀不小了,經歷了這麼多,但是對於後面的事心裡還是沒底的。」
「這些東西平常只是不會去說,但不代表沒有。」
「片子裡梁家輝和葉童演的這一對真的太感人了,特別是葉童,她把那個神態全都演出來了,感染力太強了,我一直在掉眼淚。」
「我也怕這樣,怕生病,越到這個歲數越珍惜健康。」
「我喜歡現在日子,沒有大富大貴但是很平穩,就像別人說的小日子過的很舒服。」
「但能持續多久呢?哈哈哈哈哈我孩子說我這是更年期到了想太多了。」
「現在看到「老年人」三個字真的代入感越來越強了,以前根本不會這樣想。」
「但是回過頭想想,自己剛結婚時會想得到現在嗎?」
「這不也過來了,又有什麼好怕的呢?」
說到這張阿姨也陷入了沉思。
「都說怕老,阿姨自己是覺得老了可能就代表腿腳不方便,身體不好,很多想做的事都沒辦法去做了。」
「還有就是要面對離別。」
「我有一個姐姐,前幾年走掉了,生的胃癌,最後那段時間我們幾個人輪流陪她。」
「但是很奇怪,她走了之後我第一時間是沒什麼感覺的。」
「不是不難過,就是哭不出來,一直到葬禮那天才忍不住,之後也會時常想起她。」
「就感覺人真的好脆弱,一場大病就能帶走一切。」
「所以可能還是要好好珍惜現在是不是?」
「就像倪大紅在電影里一樣,喜歡就大聲說出來,追到鄉下也要去找惠英紅。」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看完電影我的想法就是想做什麼一定要馬上去做吧。」
「其他的東西就再說吧,還沒來的就不去想了。」
「哈哈哈哈哈我是不是說的太多了,好像也沒個重點」
張阿姨很喜歡這部電影,她給了本片 5/5分。
「這片子後勁蠻大的,四個演員都演得太好了,就好像生活里曾經見到過一樣。」
「講真的一開始看到這個片名感覺還蠻好笑的,因為太直白了,甚至還有個感嘆號,但是看完發現打臉了。」
小楊給本片打了 4/5分,他是一位剛進社會的畢業生。
平常有工作的壓力要面對,但是回到家裡,同樣還有來自父母的問題讓他不知所措。
「常為戒和李慧如的愛情故事拍的很年輕很時髦,也很感人。」
「因為兩個人都失去過愛人,所以就更珍惜現在,或者說是害怕再次失去。」
「所以李慧如後來主動先逃走了,她不是不愛,而是太愛了。」
「常為戒身上那種愛你就想盡辦法讓你開心的想法很打動我,他為了李慧如收廢品能多賣錢,就自己開車拉她去收,甚至自己製造廢品。」
「可能這就是老年人愛情最純粹的模樣。」
「山哥這一對也是,很好哭。」
「我看到欣姐走丟,然後山哥從公園把她背回家那裡真的繃不住。」
「那個背景顫顫巍巍的,就一段路,但是走了好久,好像一輩子那麼長。」
「特別是後面在那封信里說的,他不是多了不起,而是離里欣姐,真不知道該怎麼活。」
聊到這裡,小楊突然話鋒一轉。
「其實我覺得山哥很像我媽,她和我爸相差了快二十歲。」
「現在我爸六十多了,身體很不好,早年心肌梗塞裝了支架,前幾年又查出來尿毒症,一直在做腹透。」
「就是肚子上裝了根管子,把藥水灌進去,再把上一次的藥水灌出來,來代替腎的功能,四五個小時就要做一次,一天四五次,家裡全是一箱一箱的腹透藥水。」
腹透用的透析液
「他不能出遠門,我媽也不行,因為她要照顧,他離不開她。」
「我不工作的時候會盡我所能幫忙,如果住院也是和我媽輪流去醫院陪護。」
「不知道這樣說合不合適,但我還是覺得 她被困住了。」
「她有時候會突然和我說很想去旅遊。」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她也不知道,也不敢去想。」
「所以電影里看到山哥和欣姐最後那段,心裡挺難受的,也很害怕。」
「這個問題太現實了,好殘忍。」
「老年人也有自己的慾望,也有追求,他們並不是看起來那樣無所求。」
「在很多情況下,老年人是被「失語」了。」
Kelly是一名碩士在讀生,專業是社會學,因為課業原因,她經常會接觸老年人群體。
她選擇這部電影的原因也在於此,她很少見到這樣大膽把鏡頭對準老年群體的作品。
「給我印象很深的一個畫面是,開頭老常床頭貼的那一張模特海報,這是他的慾望。」
「我覺得這一部電影很厲害的一點是, 它其實有對於老年人性需求的表達。」
「老常一直在甩的那個鞭子,我把它理解為是性器的象徵,它含義權力,它也在影片後半段成為一種更高意義上的審判。」
「這是在其他影視作品裡不常見的。」
「我之前也有看過韓版電影,相比之下,韓版是更側重於愛情的部分,而這一部則帶到了更多的話題。」
「老常的討好型人格,是片中的一個重點,他整個人的形象其實是很年輕的,他追潮流,會玩手機,會拍視頻,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導演的一種商業手法,畢竟電影也要吸引年輕人來看。」
「但後來發現我錯了,韓延導演很巧妙的把這些全都扭轉成了對於老年群頭關注的表達: 為什麼他要怎麼做?因為他怕自己老了,就不被需要了。」
「而這又是老常這個人物身上最有張力的一點,他從討好別人到討好自己,究竟拿出了多少的膽量。」
「其實我感覺這個片子還講了一個問題,就是 不將就。」
「討好自己,就是不將就。」
Kelly給了本片 4/5分的評價。
「我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採訪,在講為什麼現在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結婚了,裡面提出了一個觀點叫「music chair」。就是那個遊戲,音樂一停大家搶椅子,這時候我們多數都會就近找一個坐下,這時候找到椅子坐下成為第一順位的目標。」
「而這就有將就的可能,椅子合不合適不重要,年紀到了,音樂停了,你得坐下。」
「所以片中的老常和慧如,其實也象徵著自由戀愛,一種不將就的體現。」
「當我們再回到「老人」這個身份後,你會發現為了完成「自由戀愛」這一形式,他們要付出比年輕人多的多的多的努力。」
「所以在電影里,韓延直觀地把老年愛情的體面與不體面都扒出來給觀眾看。」
「他們的精神需求是與年輕人重合的,但是身體與社會環境卻出現了錯位,於是在這個縫隙里,他們難以被看見。」
「可不該如此的。」
「就像片中的愛情一樣,經過了歲月的情感,將更加真摯熱烈。」
阿如今年36歲了,並沒有結婚的想法。
同時她也是葉童的多年老粉,電影上映的第一時間就觀看了本片。
她給了本片 4.5/5分的評價,因為她發現這部電影意外地給她帶來了更多的力量。
「葉童老師當然是我選擇這部電影的第一理由。」
「她演的太好了,演技封神,阿爾茨海默症的那種狀態把握地特別細緻,她一出場我的心就揪在一塊了。」
「雖然她的故事並不是電影的主線,但是又讓人完全移不開眼睛。」
「然後電影其實蠻出乎意料的,原來以為只是單純的愛情題材,可其實還講了很多現實問題。」
「比如說老年人的養老、兒女孝順等等。」
「有一個場景我記得是梁家輝演的山哥舉辦結婚紀念日,把自己的孩子全都叫了回來。」
「但沒人聽他說話,還會嫌他給的玩具髒,在他喝酒划拳的時候讓他小點聲。」
「就是一種虛假的其樂融融的場面,兩位老人很孤獨。」
「最後在送別的時候,葉童那一句「收廢品找山哥,他xx不偷吃」讓我破防了,有一種無奈心酸的感覺。」
「當然,對於電影里呈現的愛情,還是有點嚮往的。」
「太純粹,太美好了,這種互相扶持,互相守護的愛情。」
「但是又覺得不真實,我遇得到嗎?特別是我的歲數也不小了。」
「愛情是一場冒險吧也許,我遲疑的點也在這裡,我承擔得起失敗的風險嗎?」
「可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 原來愛情真的可以和年齡無關。」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給了我一些勇氣,我也不知道有沒有改變什麼。」
「但是我很慶幸因為喜愛一位演員的契機看了這部電影,挺值得的。」
看點關鍵詞:
人物刻畫(100%提及)
愛情動人(75%提及)
老年問題(50%提及)
採訪者提及對標影片:
同一故事《我愛你》:改編自同一漫畫的韓版電影,更側重於愛情。
同類主題《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都是講述「生命」的主題。
相似題材《你好李煥英》《困在時間裡的父親》:都有聚焦老一輩,涉及親子關係討論。
電影派原創策劃,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以上所有內容均摘取自真實用戶的錄音和聊天記錄,電影派保證當中沒有任何曲解、歪曲原始採訪內容的呈現,我們對真實性負責。
希望成為派指數觀眾團成員的,請點擊 閱讀原文,填寫相關信息,我們將不定期邀請觀眾參與我們的活動。
希望下一個不吐不快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