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魔改,鏡頭擦邊?陳家洛的帥也拯救不了這部擺爛的網絡大電影

2023-09-16     電影番茄

原標題:故事魔改,鏡頭擦邊?陳家洛的帥也拯救不了這部擺爛的網絡大電影

金庸武俠小說又被翻拍了!

金庸當年把他的14部小說首字連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其中「天」、「射」、「鹿」、「笑」、「書」、「神」、「倚」、「碧」 這8部長篇最受歡迎,幾十年來不斷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自從2001年張紀中推出《笑傲江湖》以來,內地也興起一股金庸改編熱。特別是這些年,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金庸新劇或網絡電影推出,就連王晶、徐克這些大導演都親自下場,雖然觀眾早已審美疲勞,改編金庸熱卻沒有冷卻的跡象。

近日,又上線了一部根據金庸作品改編的網絡電影《書劍恩仇錄》,10天時間累計票房236.9萬元,熱度是有了,但不出意外,又被網友狂噴了!

因為原著中霍青桐、香香公主兩位人氣女主角沒有出場,取而代之的是小說中跑龍套的角色歌姬玉如意,讓「陳家洛愛上歌姬」的騷操作令原著粉實在難以接受。

其實,讓「陳家洛愛上歌姬」也不是不可以,關鍵還要看電影本身是否拍得好看,改編的故事是否比金庸的原著更加高明。

要知道,徐克、程小東當年的《笑傲江湖2》讓東方不敗愛上令狐沖連金庸本人都極為不滿,但那部電影仍是影迷們心目中的經典,原因在於其主題沒變,林青霞的驚艷表演提升了電影質量。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這部網絡大電影《書劍恩仇錄》,把歌姬玉如意「提升」為女主角,能否勝過霍青桐和香香公主。

一、電影主線沒變但故事魔改,主演李明軒表現亮眼卻難以拯救拉垮的劇情。

《書劍恩仇錄》原著中,紅花會是創建於清朝雍正年間,活躍於乾隆年間的一個反清組織,其創始人是於萬亭,繼任者就是大臣陳世倌之子陳家洛

紅花會四當家文泰來因獲知朝廷一件大秘密,遭到朝廷鷹犬張召重追捕,於鐵膽莊周府中被擒。

陳家洛帶領紅花會眾英雄三次營救文泰來方將其救出,又從文泰來口中得知乾隆的身世之謎。

原來乾隆是陳世倌的兒子,陳家洛的親哥哥,紅花會前任幫主於萬亭為了反清大業,才讓剛滿20歲的陳家洛接任幫主,望其能以兄弟之情打動乾隆,令其恢復漢人衣冠。

陳家洛與乾隆數次會面,最終將其捉住並囚於六和塔上,逼其在紅花會群雄面前盟誓,定下反清大計。

杭州名姬玉如意,就是誘捕乾隆的關鍵人物,她在西湖舟上乾隆與陳家洛會面時出場,又在杭州全城名姬西湖聚會,點「花國狀元」時再次出現。

乾隆難以抵擋玉如意的美色,被她誘往家中,才落入紅花會的圈套。玉如意雖不是紅花會中人,也不會武功,但其機智勇敢不輸男子,可惜的是書中對她的描寫十分有限,也並沒有交代身世及其後去向。

電影的故事主線,就是改編自小說中這部分情節,紅花會杭州總舵遭襲,四當家文泰來被擒。

江湖傳言於萬亭任命陳家洛(李明軒 飾)為紅花會新任總舵主,且掌握著前朝福王寶藏的秘密,朝廷也對其下了通緝令,一時間陳家洛成了黑白兩道爭奪的對象。

為了打探文泰來的下落,陳家洛與書僮心硯來到江南道十三行,以一套超凡武功震懾群雄,又遇到百花閣歌姬玉如意(崔真真 飾)。

玉如意聲稱知道文泰來的去向,欲與陳家洛合作救出文泰來,但需拿福王寶藏中的部分財寶作為交換。

陳家洛為救文泰來,只好答應她的條件,並得知文泰來被關在經歷司大牢里。

陳家洛與紅花會三當家趙半山、十一當家駱冰等人匯合殺入大牢卻遭遇火手判官張召重,才知道是中了錢經歷(實為乾隆偽裝)的圈套。

書中陳家洛經歷重重兇險救出文泰來,得知身世秘密,又與乾隆五次會面達成協議。

期間牽涉周仲英、陸菲青、李沅芷、霍青桐等眾多人物,以無塵道人、趙半山為首的紅花會群雄謀略過人,即使面對強敵仍然胸有成竹,故事發展過程曲折、峰迴路轉。

電影雖仍然按照這條故事線來拍,但由於篇幅有限,刪去了霍青桐、陸菲青、李沅芷等這些重要人物和經典場景,僅保留了書中一些台詞和關鍵點。

這樣一來,編劇就需要編一些新的情節把故事講圓,但問題是編劇韓健的水平實在無法達到金庸的高度。

比如:為了給玉如意加戲,片中設定她的身世,是紅花會前代四當家蕭山分舵的舵主梁大用的女兒,因被朝廷圍剿而滿門被滅。

玉如意一直記恨紅花會總舵沒有及時施以援手,為了報仇才來到陳家洛的身邊做臥底,卻不知不覺便愛上帥氣男主陳家洛。

片中又原創了一個白雲山寨寨主李瀚文,因救過文泰來而成為十五當家(小說中的十五當家是心硯)。

而這個人實際上也是乾隆安插進紅花會的臥底,正是因為他「引狼入室」文泰來才會被朝廷擒住。

乾隆足智多謀、運籌帷幄,陳家洛從一開始就被牽著鼻子走,一步步落入他的圈套。

而此消彼長,紅花會這邊陳家洛身邊的兩大智囊無塵道人(杜玉明 飾)僅在開頭出來打醬油;趙半山則被削弱成一個傻呼呼、只會重複說幾句無厘頭口頭禪的呆瓜。

最後紅花會陷入重重圍困,玉如意也為了替陳家洛擋刀而領了便當,陳家洛憑著主角光環挾持了乾隆,才令紅花會群雄全身而退。

如此情節編排看似過程曲折、反轉不斷,實則情節老套、人物扁平,透著一股熟悉的「網大質感」。

而其觀感上的「網大氣質」,就更讓人受不了。

比如:開頭朝廷鷹犬血滴子和傀儡人夜襲紅花會杭州總舵抓捕文泰來,先是派來的眾多高手都不敵文泰來的奔雷手,後又放出一條白狼來襲擊文泰來,而那條白狼的五毛錢CG特效做得非常假,讓人不忍下眼。

百花閣中布置的舞台,一眼就看出是抄了《黃飛鴻4:王者之風》中紅燈照百燈香壇中的天旋地轉陣,立著和吊著的屏風,上面寫的字都如出一轍。拿兩個場景的布置來做對比,不能說非常相似,簡直就一模一樣。

玉如意盛裝出場,也按照網大慣例,把鏡頭拉近給幾個擦邊特寫。

這些都是「網大」電影的常規操作,只是這樣一來,這部僅83分鐘的電影,又把金庸的《書劍恩仇錄》糟蹋了一遍。

電影唯一的亮點,是飾演陳家洛的李明軒,他原是組合木及少年的成員,2018年出道。李明軒4歲開始習武,曾獲得北京市青少年武術錦標賽男子劍術冠軍和槍術亞軍,有著深厚的武術功底。

片中的幾場打鬥戲,也能看出李明軒在劍法上的造詣,一把鐵劍揮動行雲流水、運轉自如,雖然演技上有些欠缺,但形象極佳,與小說中的陳家洛非常貼近。

可惜的是電影本身故事拉垮,李明軒的亮眼表現也難以拯救這部平庸之作。

二、《書劍恩仇錄》並非金庸小說的上乘之作,但仍有不少經典的改編作品。

1955年,金庸為了保住其報刊《新晚報》的銷量,開始連載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深受經典名著《水滸傳》影響的金庸,在小說中刻意花費大量筆墨,塑造出「紅花會十五當家」群像,令每個角色都有其鮮明的形象和性格特點。

金庸是浙江嘉興海寧人,關於乾隆皇帝是海寧陳閣老兒子的傳說在海寧流傳甚廣。金庸當時只有30歲,便選擇了這個從小熟悉的故事為背景,模仿《水滸傳》中描寫群像人物的筆法,創作這個以「反清」為主線的故事。

從小說的筆法和思想主題都能看出,《書劍恩仇錄》相較金庸巔峰時期的作品有明顯的差距。但其優點在於配角人物如無塵道人、趙半山、文泰來、徐天宏、駱冰、余魚同、李沅芷等人都非常出彩,因此歷來也受到影視創作者的青睞。

早在1976年,TVB便推出了由王天林執導,鄭少秋、汪明荃、余安安聯袂主演的60集武俠大劇《書劍恩仇錄》。

中國影視歷史上第一部金庸小說改編電視劇,年僅29歲的鄭少秋在劇中飾陳家洛、乾隆、福康安三個角色,其演技之高超、令同行不敢望其項背。

鄭少秋出生於世代書香之家,熱衷於表演,師從香港話劇團團長良鳴,不僅氣質極佳,武術功底也很紮實,是扮演陳家洛的最好人選。

就連金庸本人也對他讚譽有加,還親贈墨寶以資鼓勵,上書「螢屏俠士,颯颯英風。家洛無忌,入人夢中。」。

雖然以TVB當時的製作水平,無法還原小說中那些大漠場景和動作大場面,但鄭少秋、汪明荃、余安安、吳孟達、夏雨、石堅等眾演員都處於最佳年齡,憑藉眾演員的深厚演技足以彌補製作上的不足,因此1976年版《書劍恩仇錄》至今仍被視為最經典的改編作品。

1994年內地與香港合拍的40集電視劇《書劍恩仇錄》,則是內地觀眾更為熟悉,評價最好的版本,豆瓣評分達到7.7。

飾演陳家洛的黃海冰當時還在讀大二,形象雖然偏瘦,卻也能很好的塑造出陳家洛身上的書香氣質,年齡上也比較接近。

劇集的故事基本上忠於原著,只是改動一些細節,比如:讓陳家洛真心愛上霍青桐,對待香香公主則是一種哥哥般的照顧,這多少削弱了他的多情屬性。相較TVB版服化道和外景的粗糙,這版劇集的外景都是實地拍攝,新疆地區的沙漠風光盡收眼底,令人為之神往。

1987年香港導演許鞍華也曾親往內地,拍攝了電影版的《書劍恩仇錄》。這部電影由天津電影製片廠與香港銀都機構合作拍攝,分為《江南書劍情》和《戈壁恩仇錄》兩部,總片長達到180分鐘,也是當時難得一見的大投資。

電影保留了陳家洛與乾隆恩怨情仇的故事主線,略去了原著中李沅芷、周綺、陸菲青、阿凡提這些次要人物的故事線,駱冰、余魚同、張召重這些人物也都只是龍套角色。

這樣一來,故事情節就顯得較為緊湊,情景之間的過渡也更加流暢自然。

改動較大的是電影的結局,原著中乾隆欲將紅花會群雄盡數誅滅,香香公主為了給陳家洛報信,用短劍自盡。陳家洛與群雄在得知香香公主死訊後提前做了防備,雖被清兵圍困仍死戰得脫,只有天山雙鷹和十當家章進戰死。

電影則是乾隆與紅花會眾相約在太液池共商起事大計,實則埋伏下火槍隊欲將群雄全殲。陳家洛與紅花會眾還未得到香香公主已死的訊息,就已經到了太液池,結果遭到火槍隊的突襲,紅花會骨幹都被亂槍打死,只有陳家洛一個人被乾隆放過。

這個結局比小說中更顯悲涼,也許是許鞍華導演對香香公主的死憤憤不平,才刻意讓紅花會的下場更加悲劇。這是許鞍華導演個人作品中唯一的武俠片,全片都在內地實地取景,演員也都是在內地選拔,至今仍能看出當時製作的用心。

三、《書劍恩仇錄》的靈魂人物是香香公主,但至今所有版本皆無法做到還原。

按照我們現代人的眼光看,《書劍恩仇錄》的男主角陳家洛雖是20齣頭的帥氣公子哥形象,但他為人優柔寡斷,搖擺於霍青桐和香香公主倆姐妹之間;面對重要問題的選擇上又容易感情用事,這導致他最後落入乾隆的圈套而一敗塗地。

特別是面對反清大業與愛情的選擇,他竟然受到乾隆哄騙而甘願拿香香公主的一生幸福做籌碼,以換取乾隆驅除韃虜的承諾,實在是渣男一個。

因此陳家洛儘管形象在線,卻是書迷們最不喜歡的金庸小說男主角,在眾多經典角色中人氣最低。

反而是純潔無暇、仁愛善良,又對愛情忠貞不渝的香香公主喀絲麗,被稱為金庸筆下第一美女,比《神鵰俠侶》的小龍女、《射鵰英雄傳》的黃蓉、《天龍八部》的王語嫣人氣更高,是書迷們最喜愛的女主角,也是《書劍恩仇錄》真正的靈魂人物。

但在至今所有的影視改編版本中,香香公主的形象皆無法做到還原。

一是選擇的演員明顯顏值不夠高;二是大多數作品都沒按小說中的設定來,找的並不是維吾爾族美女,就算相貌再漂亮,形象和氣質也與原著大不一樣。

比如:上面說的1976年TVB版,讓當時年僅17歲的余安安再飾演喀絲麗。雖說當時的余安安非常年輕,顏值也很高,但余安安明顯是漢人的相貌,並沒有維吾爾族美女的顯著特點,還是讓人看著出戲。

再說1994年的黃海冰版,飾演香香公主的楊紫嫣,顏值上竟明顯比飾演霍青桐的王菁華要低一點。楊紫嫣當時也只有18歲,臉形還帶著一點嬰兒肥顯得可愛,但她的眼睛少了些許神采,雖是美女,但與「第一美女」仍存在距離。

最要命的是2002年趙文卓版《書劍恩仇錄》,竟找到中印混血的顏穎思飾演喀絲麗。首先她的膚色就比常人要黑一些,且肉眼可見的粗糙;她的眼睛奇大且眼球外突,經常翻白眼;再加上瘦長的臉型和不夠成熟的演技,對金庸書迷來說看她表演簡直是一種折磨。

這裡還要提到許鞍華的電影版,飾演香香公主的是維族美女阿依努爾·艾合買提,她也是至今唯一的維吾爾族扮演者。

阿依努爾是那種方正的臉形,鼻樑高挺、一雙大眼睛頗有神采,雖然有些微胖,但是眾多扮演者中最接近原著的一個。

如果讓茄哥來挑一位香香公主的扮演者,茄哥一定會選擇迪麗熱巴·迪力木拉提。她是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的維族90後女星,因其大眼睛、高顏值和大長腿,深受內地網友的喜愛,也被公認為是「最美的維吾爾族少女」。

迪麗熱巴塑造過烈如歌、白鳳九和李長歌這些經典的美女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很多人的想像中,「金庸第一美女」就應該是迪麗熱巴的樣子,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看到她扮演的香香公主。

四、金庸武俠的改編,關鍵還要看編劇的功力。

當年徐克魔改《笑傲江湖》推出的《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讓金庸大動肝火,其後他便不讓徐克再動他的小說。轉眼30多年過去,如今金庸已經仙逝,徐克又再打起金庸小說的主意,《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和《神鵰俠侶》都已經立項。

多數網友都對這兩部電影寄予希望,雖然明知徐克一定會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但還是相信他能將這兩部武俠片拍好,原因在於網友們都相信以徐克創作劇本的功力。

如果編劇沒信心寫出比金庸原著更高明的劇本,那就老老實實照著原著改,至少也能令原著粉們滿意。

像網絡電影《書劍恩仇錄》的改編,不僅拋棄原著,還帶著濃厚的網大質感,最終也只會招來一片吐槽聲。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熱血丹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6c415275a945f8a0545d611476b3c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