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石集團重裝煉化公司堆焊班班長何新亮每天上午一上班,就拿出手機登錄「蘭石雲」,打開焊接數字化車間APP,依據生產計劃,向當班的操作工下達生產任務;全套世界一流的玻璃深加工節能環保設備及智慧管理系統,不僅節省了人工和勞動力,提高了安全係數,而且能夠24小時生產,滿足企業訂單化生產需求,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擁有65年歷史的老牌國有企業的中小型發電機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設備「獨自」完成生產任務,有序運轉;潔凈製藥車間,僅需一人操作中控,滴丸機就能自動生產出顆顆圓潤飽滿的元胡止痛滴丸……眼下,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將數位技術嵌入生產各環節,帶來提質增效的深刻變革。
近年來,蘭州市大力實施智能製造培育工程,引導企業「機器換人」「上雲平台」,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升級步伐,助力工業發展提質增效。目前,蘭州市「三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已初顯成效,累計創建各級智能工廠(數字車間)107戶。很多企業實施數字化車間,建設了雙重預防管理平台、監控大屏和自動控制系統等,實現了生產控制系統數字化、信息化和安全預防信息採集及交互,有效提高了生產控制和安全管控信息化水平。
不僅如此,近期,工信部和財政部公示了第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包括蘭州在內的30個市(區)被納入第一批試點範圍,將獲得中央財政給予的定額獎勵,對促進大中小企業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全面融通,帶動蘭州市乃至全省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水平整體躍升有重要意義。在試點城市申報工作中,市工信局把精細化工、特色食品製造、生物醫藥製造、有色金屬製品製造、通用零部件製造、石油化工專用設備製造、綠色建材製造等7個細分行業納入試點改造範圍,並遴選458家試點改造企業,面向社會公開徵集了數字化服務商,形成網絡化改造、上雲用雲改造、生產運營數字化管理等共性需求產品和行業應用場景及解決方案。
人才。在數字化建設風生水起時,產業工人有了他們的困惑——人工智慧會取代產業工人嗎?答:一些技術含量不高、重複性的工種,確實會被先進設備取代,但是「機器換人」後,缺的還是人,是能夠駕馭、維修、保養設備的高技能產業工人。所以,產業工人和設備的關係不是互相取代,而是合作、互補。有業內專家「支招」:從工人自身來說,主動擁抱新技術,結合生產任務,在操作新設備、學習新工藝的過程中不斷為傳統技能添「智」。企業可以圍繞「數字工匠」成長周期,建立新的技能評價標準,激勵工人成長成才。另外,也要充分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平台的作用,用「一個」帶出「N個」,「孵化」更多高素質的產業工人。
規劃。按照全市「三化」改造總體規劃,蘭州市將以構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6+X」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為方向,完善製造業區域創新體系,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高新技術企業,打造一批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同時,培育認定一批國家級和省市級智能工廠(數字車間),基本形成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體系。全市工業領域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進一步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將顯著提升。預計到2025年,蘭州市將構建完善的製造業區域創新體系,並培育認定省級以上創新平台累計達到240個左右,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備案數量累計達到260個左右。同時,我市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將得到明顯提升,累計培育認定智能工廠(數字車間)150戶左右,並建成7個左右產業鏈上游和跨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平台、3個企業級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節點。
未來。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數位技術創新發展,加速推動經濟社會產業各領域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持續升級,在賦能傳統產業變革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業態,帶動現有產業的躍升。此外,工業網際網路帶動傳統工業體系變革作用逐步顯現……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肖潔/文
王璇 石雨涵/視頻
本期編輯丨孫 悅
本期審核丨王 璇
值班主任丨劉宇瑋
值班總編丨汪文學
提升服務質效,加大信貸投放!甘肅省金融機構多舉措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媒記者在一線丨蘭新線「聯網、補網、強鏈」十站改造項目有序推進
甘肅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對接與簽約活動在蘭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