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穎 葛亞芬 甘紀平
蓮城大地,數「潮」奔涌。
翻開2023年湘潭的發展答卷,一組組令人振奮的成績映入眼帘:加快推進數字化改革步伐,政企合作模式入選全省國有「三資」清查處置與管理改革典型案例。全力推進與湖南移動的數字經濟產業合作,建成市應急指揮調度中心等一批標誌性項目,合作成效日益明顯。升級提質全省首個地市級數字經濟孵化基地,持續吸引瑞通跨境電商等30個企業/項目陸續入駐。新建和完善10個數字化應用系統、打造10個數據應用場景,數智惠民利企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2023年,湘潭市大數據和產業創新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市大數據中心」)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發揚「三牛」精神,落實「四敢」要求,在「率先」上早發力,在「蹚出」上下苦功,在「新路」上勇探索,奮力闖出一條數字經濟發展新路徑,交出了一份助力湘潭高質量發展的大數據答卷。
市大數據中心赴南京考察「老虎工業雲」項目。
勇當改革急先鋒 打造全國首個央地合作新模式
當前,以技術和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正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最為重要的推動力。作為傳統的老工業基地,湘潭工業基礎堅實,產業類別齊全。如何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湘潭給出的答案是:全面啟動數字化改革。
2月24日,湘潭市與湖南移動簽訂數字經濟產業合作協議,拉開了數字經濟產業合作序幕,也為數字化改革探索出實踐路徑。
「我們通過『全領域、全方位、全層級』與湖南移動開展數字經濟產業合作,打造了全國首創的市域統籌、全面合作的數字經濟央地共建新模式。」市大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數字化改革該如何進一步推進?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成立由市委書記任顧問、市長任主任的數字湘潭建設委員會,與湖南移動建立數字經濟產業合作聯席會議制度,出台全市數字化改革總體方案,召開數字經濟產業合作第一次聯席會議、全市數字化改革推進大會,形成了高位推動的工作格局,構建起數字化改革的「四梁八柱」。
項目為王,實幹快乾。市大數據中心自我加壓、主動作為,採取「一項目一策略、一項目一專班、一項目一時間表」的工作方法,挂圖作戰、對表推進。同時,聯合湘潭移動公司、市數字公司建立數字經濟產業合作項目建設聯動推進機制,做到人人肩上有責任、個個頭上有項目。
項目進展快馬加鞭,產業招引馬不停蹄。市大數據中心按照「投資一個項目、引入一家公司」的原則,成功引入北京啟明星辰、浙江新再靈等多家專業領域頭部企業落戶湘潭。成功舉辦中移產業投資生態合作大會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湘潭主題分會活動,促成11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為全市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
在一系列創新舉措的激發下,合作帶來的招商引資、人才引進、產業導入、新基建建設等綜合效應正在不斷釋放。
破立之間,數字化改革在蓮城大地引領起一場全方位、系統性變革。
中移產業投資生態合作大會湘潭分會活動現場。
居上爭優不鬆勁 實現數字基礎能力建設全省領先
「雲網數」基礎底座能力是實現數字湘潭建設和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根本保障。
今年,市大數據中心堅持創新驅動,按照統籌規劃、集約高效原則,持續夯實「雲網數」能力底座,加快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在「雲」方面,優化以信創政務云為核心的雲基礎設施,為全市58家單位、179個業務系統提供了安全穩定的「雲資源」。推動全市38個應用系統完成適配改造並順利遷移到信創雲,該做法成為全省信創雲標準實施後首個成功實踐,湘潭市信創政務雲在今年4月被工信部評為「數位技術融合創新應用解決方案徵集工作成果」。
在「網」方面,優化升級全市電子政務外網,在實現全市97家單位、950個村(社區)全連通、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的基礎上,與全市41家單位的業務專網實現了安全融合,全市政務服務更安全、更穩定。協調三大運營商特別是湖南移動加強在潭5G基站和公網能力建設,目前我市5G基站密度達1.12個/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
在「數」方面,不斷優化全市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出台部省級數據回流方案,加大數據歸集力度,持續完善人口、法人、經濟和信用等4個基礎主題庫,不斷強化數據共享、應用支撐能力。
建設為民,步履不停。當前,市大數據中心正按照「現代一流、全國領先」標準,設計建設湘潭「城市大腦」,打造集智能展示、智能聯動、智能分析、智能研判和智能決策於一體的數字湘潭「大管家」。
蓮城大地上,以「雲網數」為代表的數字湘潭基礎設施能力不斷夯實, 正釋放澎湃動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湘潭市「數智蓮城」大數據產業發展論壇2023年產業數字化轉型雨湖區專場活動。
人民至上見行動 推動惠民利企成果不斷湧現
生活,因數字而新;城市,因智慧而興。在數字底座支撐下,如今,在湘潭,一批批與民生、經濟、社會等相關的數字化應用成果加速落地,讓城市更智慧、更便捷。
今年6月,我市義務教育招生平台強化大數據核驗功能,首次實現房產和戶籍等信息共享互通,全市中小學招生實現全程「掌上辦」。
11月,湘潭市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統上線,公租房申請、配租、繳費、物業服務、網上投訴、退出等工作實現全程「掌上辦」,這是省內第一個公租房審批數據全部實現互聯共享的住房保障系統。
……
這是我市提升政務服務水平,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生動實踐。而這背後,都離不開大數據的有力支撐。
今年以來,市大數據中心圍繞「善政、興業、惠民」,依託全市數據共享交換平台,進一步暢通省市縣三級數據共享交換通道,歸集了全市90家單位50億餘條數據,打造了10個數據應用場景,新建和完善了10個數字化應用系統,有力促成了政務事項全程網辦、「入學主題一件事」、住房保障資格核准、窯灣街道基層治理改革等多個民生實事項目的建成,為便民利企措施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數據保障。
與此同時,市大數據中心還積極探索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工作,如,推進智慧電梯項目,通過對電梯運行數據的科學分析,幫助電梯運維商在確保安全情況下降低運維成本。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做法,被推薦為全省放管服改革「揭榜競優」十大攻堅克難項目。
隨著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數智化」正成為彰顯湘潭人民幸福指數的新依據。在不斷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道路上,「數字湘潭」正行穩致遠、步履鏗鏘。
湘潭市「數智蓮城」大數據產業發展論壇2023年產業數字化轉型高校專場活動。
搶抓機遇向前沖 釋放數字經濟產業賦能效應
12月26日,湖南匯智星源數智科技有限公司在湘潭高新區設立。這是湘潭市大數據中心強化招商引資、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
今年,市大數據中心圍繞做好招商引資「頭等大事」,先後赴10餘個省市開展招商考察,成功引入天津匯智星源、北京盛威等5家數字經濟專業領域頭部企業,引進8個數字產業項目,總金額超20億元,為湘潭大數據、AI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瞄準數字賽道,市大數據中心多點發力。
TikTok直播賣貨,製作當紅番劇,研究人工智慧技術……12月28日,走進由市大數據中心與湖南軟體職業技術大學共建的湘潭市數字經濟孵化基地,各個工作區一片火熱。該基地通過首創「將基地建在學校、引企業入駐基地、把課堂設在企業、促成果就地轉化、幫人才當地安置」模式,有效破解了企業發展中的人才短缺問題,現已成功吸引了瑞通跨境電商、東森、一勺映畫等30個數字經濟類企業或項目入駐,總產值達7000餘萬元。
發揮全省首個地市級大數據產業促進會的作用,不斷拓寬會員「朋友圈」,壯大產業「生態圈」。
聚焦政產學研用協同,聯合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共建全省首個算法應用聯合創新中心,著力推動算力、算法、算據的融合創新,塑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
著力推廣新理念、新技能、新模式,聯合湖南經視等專家團隊舉辦「數智蓮城」大數據產業發展論壇「產業數字化轉型」雨湖區、高校專場活動,與160餘家企業、2000餘名學生共話湘潭的直播、短視頻等新業態發展,上門為空中農業、湘雨果等有迫切需求的企業開展直播營銷輔導,營造了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濃厚氛圍。
接續奮鬥啟新程,乘勢而上開新篇。下一步,市大數據中心將牢牢抓住數字化改革重要機遇,深化數字經濟產業合作,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繪就數字經濟產業新圖景,為推動湘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大數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