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尤物,看完確實頂不住!

2023-07-25     電影派

原標題:這尤物,看完確實頂不住!

誰懂啊,最近被一群大胸男一款特別的哈基米霸屏了。

不知道派爺在說什麼?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或許能告訴你答案

這版《封神》確實超預期。

不僅能感受到玄幻史詩的盪氣迴腸。

還能讓你體會滿頭大漢的刺激和樂趣。

除此之外,紂王和妲己也完全不同於以往版本,極具魅力。

其實,當初看妲己版預告片時,派爺大失所望。

覺得妲己的妝造壓根不像狐妖,倒是像女鬼。

然而,誰也逃不過王境澤的「真香」定律。

看完後,派爺的心情只剩下:

誰不想和這麼可愛忠心,治療能力還拉滿的美女貼貼啊!

網友也紛紛表示:

這版是紂王和哈基米。

笑發財了。

確實,和以往將妲己定義為紅顏禍水不同。

這版妲己更還原動物的特性,是紂王慾望的具象化。

從經典的傅藝偉版,到溫碧霞、范冰冰、王麗坤、娜然。

這麼多年下來,妲己的形象也一直在變。

今天咱們就來看點對眼睛好的。

聊一聊各版妲己的區別。

這個階段最經典的版本要數1990年的《封神榜》。

現在提起它。

雖然派爺腦子裡最先想到的是希臘風的服化道超前的舞蹈表演

但,這版在故事基本上沿用了《封神演義》,沒有做太大改動。

開篇,好色的紂王聽聞蘇護之女貌美如花,想要強搶。

因為冀州軍不敵王軍,蘇護只好將女兒獻給紂王。

當時的蘇妲己還是個善良的女孩。

但在去朝歌的途中,妲己被女媧指派的狐狸精附身

從此變身成了殘暴的「妖妃」。

她心狠手辣,完全沒有人性。

剛到朝歌沒多久就將天師關進死牢。

大臣梅伯求情,她直接提出炮烙酷刑。

立一根銅柱,燒到通紅,將人綁上去。

可憐的梅伯在上面炙烤,活生生化為了灰燼。

宮女服侍她的時候沒有露出笑臉。

她一生氣,又發明了新酷刑——蠆盆

挖個土坑,裡面放滿毒蛇。

宮女不聽話就丟進去,充當毒蛇口糧。

之後,她不僅陷害皇后,讓皇后慘遭挖眼烙手的刑罰

慫恿紂王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

還將伯邑考做成肉丸。

裝病導致比干挖心。

後期為了找樂子,更是敲骨驗髓,剖腹觀胎

殘害了無數百姓。

這版的妲己漂亮惡毒。

是紂王眾叛親離,殷商覆滅的根本原因。

就如裡面歌曲所唱:「啊,喜眾神相殺,啊,盼眾生相殘。恨的是情滿人間,恨的是愛滿人間」。

她不通情愛,沒有一點人性。

而演員傅藝偉長相清純。

雖然在紂王面前時常裝成柔弱的小白兔。

但一雙眼睛卻十分勾人。

該魅惑時風情萬種。

該狠毒時又相當可怖。

派爺印象很深刻的是她勾引伯邑考那場戲。

她上一秒還千嬌百媚。

下一秒威脅伯邑考:「你父親是被我殺死的」。

眼神獰惡中帶著一絲得意,像一朵淬毒的玫瑰。

這版還有個很有意思的點。

和之後幾版《封神》喜歡給妲己加感情線不同,這版妲己是純純顏控。

前期看到伯邑考長相俊朗眼冒星星,三番勾引。

之後大戰俘獲金吒木吒,也看中兩人美色,還大玩囚禁play。

當然,她並不是真的喜歡對方,應該是為了突出狐妖性淫的刻板印象。

總之,傅藝偉演出了妲己清純、魅惑、狠毒的幾重特質。

也難怪能成為很多人心中最經典的妲己了。

剛說完加感情戲。

這不,2.0形態的瑪麗蘇妲己邁著步伐來了。

有范冰冰《封神榜之鳳鳴岐山》。

和伯邑考、姬發兄弟兩人都有曖昧。

有阿嬌的《封神:妲己》。

妲己替父從軍,結果和紂王和戰場談戀愛。

2019年的《封神演義》絕對是派爺看過感情戲最離譜的一版。

如果說前面的傅藝偉版的妲己是狠毒妖后,那麼這版就是聖母白蓮花。

前期,她心地善良,樂善好施。

面對紂王進攻冀州。

她主動提出將自己獻給紂王。

到朝歌后,紂王要將她一起處死。

這時,她意外得知了自己離家後紂王還是下令踏平冀州,父母也因此慘死。

她痛心疾首,開始黑化。

決定要勾引紂王,毀了他的江山。

這麼看,還是一個復仇故事?

主觀意識這麼強,那狐妖又有什麼作用呢?

別急。

先說明,這版的狐妖是男的……

狐妖想食用妲己純潔的靈魂。

妲己想利用狐妖報仇。

於是兩人便達成協議,狐妖不時附在妲己身上,幫助妲己勾引紂王。

等等,狐妖,男的,勾引紂王。

那紂王本質上不就是喜歡……

打住,其他你自己品。

原本兩人互相利用,但搞笑的是。

狐妖漸漸愛上了妲己。

不僅如此。

這部劇的主角楊戩,是妲己家收養的兒子。

前期兩人青梅竹馬,也有感情戲。

咱就是說把狐妖寫成男的就夠離譜了。

現在還要狐妖、楊戩、妲己玩三角戀?

而且,我們的妲己不僅是人人都愛的瑪麗蘇,還特別聖母

壞事,都不是她的主觀意願,全是別人逼迫。

為什麼要勾引紂王?

因為紂王言而無信,殺她全家。

為什麼要殺姜皇后?

因為狐妖挑撥。

之後心軟,還對著懺悔父母的在天之靈懺悔。

最後楊戩和狐妖大戰。

她為了救狐妖,起身擋刀。

雖說王麗坤很美,勾引紂王時也挺嫵媚的。

但這版妲己和《封神演義》實在沒什麼關係。

它就是一個套著妲己殼的瑪麗蘇故事。

妲己擁有瑪麗蘇女主所必須的漂亮善良,柔弱純潔,存在多條感情線。

並且,無論做什麼事都有男人幫她兜底。

要真想大刀闊斧改編,想刻畫妲己的愛情線。

還不如動畫片《哪吒傳奇》。

小狐狸對英勇的紂王一見鍾情,為此嘗百草化身人形。

而紂王也早就知道妲己乃狐妖所變,但「寧負天下也絕不負你」。

最終兩人在摘星樓攜手走入火海。

是童年的我們最早體會到什麼叫絕美愛情。

3.0形態就不得不提最近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

娜然這版妲己身上有兩個特點。

一個是獸性

她被成湯封印在軒轅墳五百年,因為紂王的一滴血而解開封印。

之後她附身在了自殺而死的妲己身上。

剛開始,她還不習慣人類的身體。

手腳並用從轎子裡爬出來。

並且時不時嗅周圍的氣味。

而舔紂王傷口,跳舞舔爪子,在雨中開心地打滾等,都是保留了動物的習性。

這版妲己的神態和動作相比以往嫵媚的「人」,更像純粹的「狐」。

很有動物的靈性。

同時,她又是紂王權欲野心的化身

她本身並沒有善惡觀,因為紂王將她放出來,她便想著幫助對方。

而妲己治療的能力和長生的承諾,也讓紂王心中沉睡的野獸瞬間甦醒

之後利用妲己弒父殺兄,登上王位。

她和紂王之間的感情除了有點寵物和主人的意思外。

也不像以往刻畫的兩人是真愛,或者一方沉迷美色。

大部分時候,兩人是互利關係。

妲己懂紂王想要的權力,能助他成功。

而紂王則是為她提供安逸的生活。

而這版特別好的地方在於。

在殷郊和姬發以為紂王是受狐妖所迷惑才殘暴時。

紂王卻回答:

你們都說她是妖孽,她明明是祥瑞,只有她知道我要什麼。

終於不再將國家滅亡的罪責怪在女性身上。

它真的,我哭死。

到了4.0的形態。

妲己已經不只是被男性凝視的客體,也不僅是男性權利慾望的化身。

而是賦予了她更多的女性意識。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然是01年TVB的《封神榜》。

妲己剛出生,就被姬昌預言將來會禍國殃民。

於是,她從小就不被允許讀書識字,日日只能困在家中。

長大後,她和妹妹被紂王色心大發看中,不得不入宮。

又因為朝中大臣占卜到她的命格會損害國家氣運,被紂王打入冷宮。

在冷宮裡,她備受欺凌。

妃子踐踏她,連個宮女都能扇她巴掌。

有意思的是。

這版是派爺看過的唯一一版沒有被狐妖附身的妲己。

自始至終,她都是獨立的個體。

而狐妖的作用,在這版也並不是以往是邪惡的象徵,更像是妲己意識覺醒的載體。

編劇特地設計了讓她三見狐妖的橋段。

一開始,妲己看到狐妖感到害怕。

但在她被凌辱後,為了拾起被踐踏的自尊。

最終,轉變為她主動尋求狐妖的庇護幫助。

也是從這時開始。

自我意識覺醒,也漸漸有了「妖氣」。

這版的妲己其實是個極其聰慧,有政治才華的女性。

在重新獲得紂王寵幸後她並沒有沉迷享樂,而是主動拾起書本學習。

並且她還有意讓紂王沉迷驕奢淫逸,自己偷偷包攬了奏摺批閱。

甚至出言訓斥另一個妖精「太丟臉」。

最終還將紂王溺死在酒池肉林中。

自己登上王位,當女王。

溫碧霞版的妲己不僅演出了美人的千嬌百媚。

更重要的是,還演出了的溫婉、智慧和霸氣。

簡直是大女主爽文典範!

所以,即使她完全不符合「原著」。

卻依然是我們心中的經典妲己之一。

不知道這麼多版的妲己你最喜歡哪一版呢?

不管喜歡哪一版,這麼盤下來。

大家應該都能看出妲己形象的演變背後,其實是女性意識的崛起。

最早,妲己作為禍國妖后的代表。

在選角上幾乎都往嫵媚妖嬈的形象上走。

這個階段的妲己,帶著濃濃的男性凝視意味。

美麗騷氣,符合大家心目中對狐狸精的意淫。

特別是很多版本的《封神》為了獵奇打擦邊球,妲己的鏡頭那是怎麼低俗怎麼來。

而且,在勾起男人的慾望之外,這個階段的妲己還要承擔男性無能所帶來的後果——

成為殷商滅亡的替罪羊。

不只是妲己。

西施於吳國,楊貴妃於安史之亂……都是如此。

魯迅在《阿金》中就曾提到過: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裡,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裡,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而到了2.0階段,滅國確實不是女人的罪責。

但女性依舊是弱者,是需要男人保護的瑪麗蘇。

直到3.0和4.0階段。

這時妲己的形象才變得立體。

她可以是沒有善惡觀的獸,報恩的狐狸,權力的放大器。

更可以是擁有女權意識,質問「憑什麼自古以來都是龍在上鳳在下?」的女王。

而從溫碧霞到娜然,兩位改編得出彩的妲己中間,真不敢相信已經過去了22年。

所以說。

不是內地編劇們寫不出來,只是不敢創新,懶得思考。

君不見,隔壁經典款芭比都開始反父權了。

求你們不要再拘泥於情情愛愛了。

編劇們通通腦子,睜開眼看看。

多挖掘女性身上豐富的一面,讓女性角色更出彩。

難道不香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52896ab00e290e62cc3ec62492c1c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