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首次發現「地外生命」,嫦娥四號立了頭功,引科學界熱議

2022-03-23     李藝南

原標題:月球背面首次發現「地外生命」,嫦娥四號立了頭功,引科學界熱議

眾所周知,中國在以前是一個落後的國家,畢竟我們兩次工業革命都完美的錯過了。但我們也是一個頭腦世界一流的國家,畢竟短短几十年的時間,我們不光是追上了世界水平,很多方面我們還直接超越了世界。

別的不說,就說上世紀英國和蘇聯為了爭世界強國而搞得「太空競賽」。最後蘇聯解體了,美國的也靜悄悄了,宣布停止登月計劃。可中國,現在的中國一年一年的出大新聞。特別是在2019年1月3號的那個大新聞,更是直接將中國推向了月球霸主的地位上。

為什麼呢?因為就在那一天,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了月球背面的南極-艾肯特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了人類的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軟著陸。四捨五入之下,實現人類在月球背面行走不是夢啊。

就連當年的世界頂級科學期刊《nature》就將這件事情,列為了當年最值得期待的科學事件之一。為什麼這件事情這麼的令人興奮呢?因為自1969年美國的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之後,至2019年都已經過去五十年的時間了。

沒有一個人去過月球的背面,甚至是無人探測器都沒有人去過月背。而地球上的人類,遠古我們不清楚。反正自人類誕生以來,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也都沒有看到過月球背面。我們看到的月亮,或許有陰晴圓缺,但它永遠都是用正面對著我們的。

而這,就是因為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潮汐鎖定,導致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我們的一面。但這並不代表月球的背面就隱藏著什麼東西,人類之所以一直沒有登上月球背面,只是因為潮汐鎖定造成了月球背面通信困難而已。

而我們中國為了登上月球的背面,早在2018年的時候就發射了一顆名為「鵲橋」的繞月衛星,專門為了「嫦娥」系列解決信號問題的。鵲橋叫做「中繼站衛星」,就相當於一座地球和月球之間的信號塔。

而有了這個信號塔的存在,進入月球背面的月球車甚至是火箭就可以與地面聯繫了。而且中國人不光是讓月球車進去了月球背面,我們還給月球的背面帶去了「禮物」,那就是一個攜帶了具有馬鈴薯、擬南芥、蠶以及生命支撐系統組成的月面微形生態圈。

這是人類在月球表面上第一次進行生物實驗,如果成功的話,他們就會生根發芽,然後開出月球上的第一朵花。而他們孕育出來的新生物,就會成為真正的「地外生命」。那麼,這一系列動作都代表了什麼呢?

事實上,之所以整個科學界都沸騰了,幾乎所有科學家都熱議這件事情的原因。就是因為月背登錄意義重大,首先那個「鵲橋號」中繼衛星就是一次重大突破,這代表著人類將通信權輸送到了外太空。

其次「月面微型生態圈 」可以為人將來在外星球的生存積累下知識。而在其次,月球背面經探測基本都是環形山,比正面要多的多。形成的原因和目前的情況還只有理論依據,這將為科研界帶來一大波新的課題。

而嫦娥四號的具體著陸點馮·卡門環形山上的情況,似乎是經過了強烈碰撞形成。極有可能是曾經被熔岩淹沒過,也許是保留了月幔最原始的部分,這代表了月球最深的秘密也許就在於此。

且月球的背面天然的屏蔽的地球帶來的輻射干擾,在這裡意味著它有著無比優越的環境用作天文觀測。而且「氦3」是一種可以與氘一起參加核聚變反應堆反應的清潔能源,而月球的岩石樣本中含有儲量十分驚人的月球氦3。

而理論上來說,月球的背面要比正面更容易產生月球氦3。而一旦我們能夠挖掘採用月球上的這種清潔能源,地球的能源危機將會環節,而人類對於月球的開發也會前進一大步。

所以綜上所述,月球背面登陸一方面是可以給科學界帶來眾多獨特的科研成果,也可以給科研界帶來大量的課題。對世界航天以及天文學來說,這都是巨大的貢獻。而另一方面,對中國來說,這也是一次極好的展現自己科研實力的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522f81fef0698185caf5f305ca5db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