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忠孝難兩全 ——讀《大唐布衣——郇謨傳》有感

2022-04-24     日本通

原標題:自古忠孝難兩全 ——讀《大唐布衣——郇謨傳》有感

周航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昨日讀完《大唐布衣》這本書,直至今日依舊感慨良多。不由得提起筆,定要將這胸中浪滾記錄下來,以便時時提點自己。真是敬佩木訥老師的才學與創造力,更感謝木訥老師將這麼好的故事呈現於世。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這樣的栩栩如生,他們的每一項決策和行為,既是那麼的無奈,又是那麼的理所應當,不禁讓人有種潸然淚下之感。不知是否是我太過膚淺,這書中最令我難以釋懷的,竟是一名叫元媛的女子。我痛惜她的境遇,更痛惜她與郇謨的感情。本應該是件多麼美好的事啊,怎麼就會成這個樣子了呢?每每想到這裡,我總在惋惜,為什麼郇謨不能和她一同遠走高飛呢?可是我明白,那是不可能的。這種不可能一是來源於小說故事情節安排的需要,二是來源於書中所描繪的社會現實,以及卷進那個漩渦中的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元媛和郇謨的感情註定就是個悲劇。

但能讓我如此痛心的並不是一個因愛而受傷的弱女子,而是個人相對於其所生活的社會環境的渺小。為什么元載不能及時收手?為什麼郇謨不能再有魄力一些?這些看似是個人問題,但其實並不盡然。元載出身貧寒,生活艱苦,可能是他的生活境遇導致了他的嗜財如命。其面對事情如此狹隘與極端的處理方式也與其成長環境不無關係。可能正是因為匱乏,才造就了其對各種事情的不舍與斤斤計較。郇謨則是寒門子弟的另一個極端,成長環境的單純及對民間疾苦的深刻認知使其很早就養成勤奮努力,寬厚仁愛的個性,始終保持著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信念,甚至可以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但是,這樣的雄心壯志與絕倫才華在面對錯綜複雜的現實世界時卻卻步了、絕望了。最後竟然將扳倒一個貪官作為自己使命實現的載體,實在是令人惋惜不已。但最令人痛心的,是一個將自己的心全部掏出來,給予這兩個男人的女孩元媛。元媛天生麗質,門第高貴,在父母無微不至的保護下,沒有沾染一點社會的污濁,看似刁蠻任性,實則清澈善良。面對元載與郇謨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元媛的出家反映出了她內心何樣的掙扎?每想到這裡,真的是痛心不已。總記得書中元載常說要是能早日認識郇謨,不至於到今天這個地步。郇謨在最後也回答說要是早認識元公可能也已被拉下水了。可二者為什麼不能「中和」一下呢?就像顏真卿、楊綰等人,不也很好嗎?可那二人確是追求卓越與完美之人,怕是搞不來這「中和」之事。但我想,這可能並不意味著「中和」是不對的。只是元載與郇謨缺乏對「中和」的認識,以及實現「中和」的手段罷了。但是我卻並沒有儲備以對這樣的觀點進行論證,就當其是對我自己的勉勵吧。

還是不談元載,這樣的貪官是必須要打擊的,其所欠下的血債也是必須要血償的。不僅僅是元載,寧疾雲,卓英倩也是一樣。可是郇謨,自己經歷千難萬險,奮鬥半生,真的如他所願解救蒼生了嗎?我想他只不過是幫助一派人扳倒了另外一派人而已。但是這樣的評價確實對他來講不太公平,但是這個世界不會因為走了一個元載而變好,因為還會有第二個元載出現。如此絕倫才華的郇謨,難道就只做這點事嗎?然而郇謨失去的是什麼?是他的父母,是元載與王韞秀,是元媛,是沈夢蕪,是這些至親至愛之人啊。讀完這本書,我才真正明白什麼叫「自古忠孝兩難全」。忠是指對天下蒼生的仁愛,孝是指對至親至愛之人的體貼。在「天下蒼生」與「至親至愛之人」間選擇,太痛苦了。而這大概是我為元媛而落淚的真實原因吧。

然而,我們不能把責任都推給郇謨。我在想,為什麼郇謨沒了元載的庇護,就只能上街賣字畫呢?為什麼郇謨這絕倫才華偏偏非要考科舉,進官場呢?除了其個人的理想信念與價值追求外,是不是因為那個社會給予個人實現抱負的機會太少了?我總在想,要是郇謨能夠帶著元媛和父母遠走他鄉,教書育人,經營商業是不是就會完美了?又或者他不要與元媛有任何瓜葛會不會就更好呢?但是他為什麼明明知道元載是個什麼人,還就是要當門客呢?當然,郇謨的留下不是貪戀榮華富貴,是因為前有卓英倩,後有元媛,實在難以割捨。最後逼得自己在忠與孝之間做了選擇,犧牲了元媛與自己的父母。可不僅郇謨這一介布衣難以忠孝兩全,任憑元載、李豫、成吉思汗、康熙誰又能忠孝兩全呢?「自古忠孝兩難全」,果真是名不虛傳啊。

但我還是要批評郇謨,他如果可以早點看透,多些魄力帶著元媛與父母遠走高飛那就好了。這並不意味著我質疑郇謨作為一介布衣的家國情懷,也不意味著我不屑於這樣的家國情懷。而是我批評他不夠勇敢與果決,他的柔弱既沒有從根本上解救黎民於水火,也害了他幾乎所有至親至愛之人。郇謨他明知自己不是官場這塊料,卻又為何帶著所有的至親蹚進這趟渾水?說是為了黎民蒼生,可他真的救了黎民蒼生了嗎?他一則不願,可能也不敢在官場拼殺,奪下能夠掌握制度建設大權的官職,二則不能認清自己的局限激流勇退做自己能做之事,唯一的貢獻就是扳倒了一個還會由另外一個可能更惡的人代替的宰相。而後,搭上了所有至親的幸福,甚至性命。郇謨沒有錯在擁有家國情懷,他錯在沒有提早擺正自己的位置。我真是期待這個故事中的郇謨能夠帶著元媛和父母,遠離官場去創辦學堂以便教育更多堂堂正正的人,更多敢於做真實的自己的人;再去經營商業以便能夠為一方百姓帶去富足的生活。能夠教育一批堅守正道的學生,能夠讓自己的商業力量所及的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解救蒼生。而那時,他也會擁有真正的力量去實現自己心底的理想。而在這個過程中,我相信他的父母和元媛會非常的幸福。可創辦學堂和經營商業也不是一條簡單的路,但是一介寒門,需要小步快跑,一步一個腳印適應這個複雜的社會。郇謨最大的遺憾就是一下子接觸了任憑他多麼有才都難以快速懂得和駕馭的朝堂之事。於是,一個才華絕倫為少年,擁有了本不應該在他這個年紀擁有的釋然。正所謂,寒門豈知風雲事,自古忠孝兩難全,錦衣玉食何足戀,安享天倫濟蒼生。人,定要接受自己的局限,看清世事之複雜,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自己心底最高尚的理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463ca6830da4555954998fa0fe4a3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