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還是自信,取決於父母在這4件事上的態度,不能小覷

2022-07-21     羊駝媽媽

原標題:孩子自卑還是自信,取決於父母在這4件事上的態度,不能小覷

孩子的性格如何,對生活和學習的影響都很大。

孩子的性格如何,對生活和學習的影響都很大。

當一個孩子擁有自信的時候,就算是面對他們沒有完全把握的挑戰,也會自信心爆棚,勇敢嘗試,畢竟自己的內心也是不服輸的。

反之,內心缺乏自信的孩子,就會首先打起退堂鼓,說什麼都敢邁出去那一步,就算是父母命令要求他們,也是無濟於事的。

孩子自卑還是自信,取決於父母在這4件事上的態度,不能小覷

父母給予孩子愛的態度

父母對孩子的慾望可謂是日益增長的,最初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就好,畢竟這個階段的孩子,抵抗力和免疫力非常堪憂,經常會被病痛找上門來。

但隨著孩子的身體日益健壯,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就變成了成績優秀,品格高尚,並且會給孩子制定嚴格的成長目標,要求他們不能走錯一步。並且等到孩子有了反抗的慾望之後,父母總是會視而不見。

孩子在父母面前極度缺乏安全感,總是有一種患得患失的感覺,不知道自己那一句話會讓家長生氣,那一句話會讓家長興奮。從而變得躡手躡腳,小心翼翼,產生自卑型人格。

面對孩子自由探索時的態度

很多家長總是會過多干涉孩子的成長,一邊擔心他們會在不經意間受到很大很深的傷害,一邊又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事情的發展趨勢,為什麼還要讓孩子受到無端的傷害。

所以,在發現有苗頭的時候,根本忍不住不說話和不干涉。但就算是家長能夠保護一時,那還能夠保護一世嗎?家長不可能24小時都呆在孩子身邊,總是要留有他們自己成長的空間和機會的。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能夠自由自在地探索世界,按照自己的想法隨心所欲的話,他們的自信心發展就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他們知道,父母能夠一直站在他們身後支持自己,就算是闖禍了,也會幫助自己擦屁股的。

反而那些活在父母設定的條條框框中的孩子,就很難有這樣的情緒體驗和感情積累了。他們總是接受到父母否定的態度,慢慢的,自己也會覺得自己能力欠缺,有明顯的不足的。

教育孩子時,是打壓式教育還是鼓勵式教育

生活中最常見的家庭教育模式就是打壓式教育,父母擔心誇獎孩子之後,孩子自滿自大影響今後的發展,就會儘可能地壓抑自己的情感,有些家長還會選擇極端的方式,永遠不鼓勵。

這樣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對於自己的定位也是有很大問題的。在父母不斷暗示之下,他們就會輕信自己就是如此。我真的很失敗,我什麼都做不好,我真是讓人失望呀!

慢慢的,孩子本可以變得更加陽光更加向上,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孩子變得唯唯諾諾。等到改變已經發生了之後,父母再想要進行干涉,也是於事無補了。

是否採用專治式教育

大部分家長會採用專治的教育方式,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把關,幫助孩子做決定。根本不會考慮孩子的想法是什麼,總是打著我是為了你好的旗號,不把選擇權歸還給孩子自己。

當孩子在接受媽媽做出的決定和結果時,內心或許已經非常麻木了,因為他們早已經喜歡了這種被支配的感覺,就算是自己有其他的想法又有什麼重要的呢?反正父母已經做好決定,是根本不會改變的。

這樣的相處模式之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被動,面對一點點選擇時,都會不知所措,完全喪屍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決定不正確,又受到父母的苛責和辱罵,與其這樣,還不如像以前那樣,全憑父母裁定。

今日小結:

這幾個錯誤,你犯過幾個?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4245a41f8d02fd7c2c98be2120b46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