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劉超然
二級市場說到底是一場爾虞我詐的博弈遊戲。
鋰礦龍頭、千億上市公司涉「內幕交易」的消息在周一登上了各大財經媒體的頭條。贛鋒鋰業(002460.SZ)公告,因涉嫌A股某上市公司股票二級市場內幕交易,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於2022年1月24日決定對公司立案。為了平復市場情緒,上市公司也立刻公告澄清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可見此負面消息倒不至於讓公司「暴雷」,換言之,對公司業績不會產生較大影響。
不過,上市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一方面會受到一些罰款處罰,另一方面對公司接下來一年的再融資會產生一定影響。
但此事件出現後,雖然在周一開盤贛鋒鋰業一度被砸至大跌超9%,截止當日下午收盤公司跌幅大幅收窄,最後僅下跌1.4%;周三更是逆市向上,在大盤失守3400點時,贛鋒鋰業盤整漲幅一度超過5%,可見「內幕交易」風波並為對市場情緒造成過大的負面影響。
鋰價暴漲,成就20倍大牛股
贛鋒鋰業本次被證監會立案的原因其實與江特電機(002176.SZ)有關。
2020年6月18日贛鋒鋰業開始與江特電機接觸,商談併購事宜,當時的江特電機由於兩年業績連續虧損被「*ST」,正在尋求轉機,贛鋒鋰業在6月23日購買了江特電機股票。當天*ST江特的收盤價是1.62元/股。
其實不久前江特電機就曾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過案,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不過,這次貌似江特有點「躺槍」的意思,公司也公告表示並不知情,此次「黑天鵝」事件也並未對股價造成負面影響,證監會立案消息傳出的前後江特還收穫了三連陽。
近兩年,江特電機的二級市場表現絕對算「大牛股」,是「涅槃重生」、「野雞變鳳凰」的現實案例。公司在2020年5月20日盤中創下1.25元/股的歷史最低點,由於開闢新主營鋰雲母採選及碳酸鋰加工業務,適逢鋰電池概念高景氣,加上市場對江特電機摘星、業績大增預期,公司股價便坐上了「火箭」,2021年9月14日,公司盤中一度上漲至32.56元/股,創下歷史新高,自最低點到最高點,最大漲幅超25倍;隨後在2021年12月第二次觸頂後由於公司信披違規以及宏觀系統風險導致股價大幅回撤,最大回撤超過50%;後面在一季度實現6.66億歸母凈利,同比增長809%的超預期業績支撐下,公司股價在4月底隨大盤觸底後強勢反彈,截止上周三,反彈幅度超過70%。
大牛股昔日也曾「斷臂求生」
時間回到2020年,彼時鋰電池產業鏈百廢待興,由於鋰礦價格當時長期低位,使得上一輪鋰礦高景氣時擴產的企業苦不堪言,不少企業因此連續虧損而披星戴帽,江特電機便是其中之一,江特電機2018年-2019年期間,兩年合計凈虧損接近40億,這麼大的金額對市值不足百億的江特電機無疑是巨虧。江特電機也因此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接下來的一年必須盈利,但那時的鋰礦價格依舊處於低位,單純依靠業務進行造血無法保住公司的上市地位。
江特電機只能通過變賣資產來維持。2020年7月,江特電機先出售了其持有97.45%股權的江特鋰電,獲得了732.74萬元的凈利潤,後面又出售了持有51%股權的江尚實業增厚凈利2451.54萬元,不說現在是否後悔,但在當時確實是「斷臂求生」,後面虧出內傷的江特電機甚至萌生過將整個公司賣給贛鋒鋰業,由此才有後面與贛鋒鋰業的「故事」。
不過,贛鋒鋰業對江特的電機業務不感興趣,只想要單獨收購其子公司銀鋰新能源,但由於價格問題並沒有談攏,最後雙方選擇了一種折中的方案,根據江特電機公告,公司擬先將鋰鹽加工業務資產委託給贛鋒鋰業進行管理,再擇機將公司鋰鹽加工業務資產注入贛鋒鋰業,當時鋰鹽的價格仍然在低位的50000元/噸附近徘徊,也正是在這個洽談合作的期間,贛鋒鋰業買入了江特電機的股票。
雙方合作並沒有持續多久,2020年10月28日,贛鋒鋰業公告與江特電機及其子公司簽署了《關於鋰鹽生產線之合作終止協議》,由於某些意向不合而終止合作,推測也就是在這前後,贛鋒鋰業賣出了江特電機的股票,確實持倉不會太久,原因在於江特電機當時處於絕對的歷史低位,鋰鹽的不景氣導致公司虧損,變賣資產有摘星扭虧的市場預期,而與贛鋒鋰業的合作可以為市場帶來較強的業績預期和產業背書,後面終止合作時鋰鹽市場並未有反轉,而江特電機又陷入前途未卜的境遇,清倉是自然的,估計這次「內幕交易」,贛鋒鋰業的收益率不會超過100%。
誰曾想鋰鹽價格在2021年8月左右坐上了「火箭」,半年漲了10倍,而江特電機也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在鋰鹽高景氣的帶動下崛起,不僅是股價翻20多倍,更重要的是業績反轉。
而贛鋒鋰業錯過的不止是股票上的盈虧,根據當時的合作條款來看,若合作繼續下去,贛鋒鋰業租用江特電機的鋰鹽產線後所產生的全部收益將盡數歸贛鋒鋰業所有。
看來鋰礦龍頭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根據江特電機的產能來看,雖然披露鋰鹽產能3萬噸/年,但其年產5000噸氫氧化鋰的生產線並未投產,實際產能只有2.5萬噸/年,以目前碳酸鋰均價46萬元/噸計算。估計公司目前產能所貢獻的營收將115億元。不知贛鋒鋰業是否再拍大腿,相較於高額的利潤,當年的租賃費顯得「九牛一毛」,但可見即使是鋰礦「老炮」也沒能料到後續的鋰礦價格會如此瘋狂。
消息面也是二級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對於市場消息的理解還是需要冷靜而理性的分析,不是所有利空都是「暴雷」,也不是所有利好都會即時反映在盤面,還是堅定基本面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