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CEO喊話美政府:想在AI領域擊敗中國,美國得加快行動!

2024-07-27     90後情感小作家

據美國Axios新聞網7月25日報道OpenAI的CEO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仿佛成了美國科技界的「急先鋒」,不斷地向美國政府喊話,要求在AI領域加速行動,以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然而,這番看似充滿激情的呼籲背後,卻透露出美國AI產業自身的種種困境與無奈。

奧爾特曼的「緊迫性」言論,首先讓人聯想到的是OpenAI自身的財務壓力。

據報道,這家AI巨頭每年的虧損可能高達50億美元,現金流甚至可能在未來一年內耗盡。面對如此巨大的資金缺口,奧爾特曼的「呼籲」似乎更像是一種變相的「要錢」請求。

他希望通過強調AI的國家戰略意義,促使美國政府加大投入,從而緩解自身的財務困境。

然而,令人諷刺的是,即便是在如此緊迫的關頭,OpenAI仍然不忘對中國進行一番「意識形態」上的抹黑。奧爾特曼在文章中渲染中國「願意花費巨資追趕並最終超越」美國的言論,不僅缺乏事實依據,更顯得有些「玻璃心」。

畢竟,中國在AI領域的快速發展,並非僅僅依靠資金投入,更離不開龐大的市場需求、深厚的人才積累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

更為諷刺的是,OpenAI在喊話美國政府的同時,卻悄然對中國內地和香港開發者關閉了API服務。

這一舉動無疑加劇了中美在AI領域的緊張關係,也讓人對OpenAI所謂的「全球視野」和「開放精神」產生了質疑。

難道這就是奧爾特曼所倡導的「由美國領導的、由志同道合國家組成的全球聯盟」嗎?

事實上,中國在AI領域的崛起並非偶然。根據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7月初發布的報告,中國在生成式AI專利申請數量上遠遠領先於美國,過去十年間申請的生成式AI專利數量超3.8萬份,是美國(6276份)的六倍。

這一數據足以證明中國在AI技術研發方面的實力和決心。

與此同時,中國還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和豐富的人才資源,為AI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相比之下,美國AI產業雖然起步較早,但近年來卻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方面,高昂的研發成本和人力成本使得許多企業難以承受;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對AI技術的出口管制和外資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AI技術的全球傳播和應用。

此外,美國科技巨頭之間的內鬥和利益紛爭也削弱了整個行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最後我想說中國發展AI是為了造福人類,而美國發展AI是為了擊敗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38c213619bca8f1e0b56137a5eb2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