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將被淘汰,新殯葬方式已在武漢試行,150斤重的人有20斤骨灰

2022-03-07   李藝南

原標題:火葬將被淘汰,新殯葬方式已在武漢試行,150斤重的人有20斤骨灰

「人固有一死」,從古至今,無數帝王醉心於尋找長生之道,但無一人得道。人生在世幾十載,到最後都逃脫不了身死魂消的結局。

我國一直尊崇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孝道是最為重要的。因此在親人死後,其遺體必須妥善處理,不可放任不管。由此,我國又有著多年的喪葬文化。

l土葬

資料顯示,最開始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並不存在殯葬方式,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簡單的覆蓋殯葬出現了,即用草蓋住的方式來加以安葬。但等到文明發展到更高水平後,這種粗糙的殯葬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

佛教中有一個詞彙——「輪迴」,他們認為人死之後會進入輪迴,只有在前世積滿福報,才會在下輩子輪迴到好的人生,否則就會下入18層地獄,得不到解脫。隨著佛教思想在我國的流行,土葬也越來越普遍和常見,並一直沿用了好幾千年。

土葬,並不僅僅是將人的屍體埋葬在黃土之下,而是承載著逝者和生者對未來世界的美好追求。有錢人家會在自己的墓葬當中,放入很多自己珍惜的東西,希望自己下輩子能夠用得上。就算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也會給自己準備一些陪葬品。土葬還講究人的身體健全,如果有斷肢則會找專人製作拼接起來,就算是完整下葬。

l火葬

進入現代之後,人類因為面臨著資源枯竭、土地資源壓力以及環保問題等重大難題,土葬基本被廢除,採用的主要殯葬方式成了火葬。具體操作流程是這樣的:先將已逝者的屍體送入火化爐中火化,待其於溫度高達760至1150℃的火化爐中化為灰燼後,再將灰燼裝入骨灰盒中葬入地下。屍體健全的講究延續下來,依然是完整入土的意思。

雖然這種殯葬方式並不是完全不占用土地,但跟土葬相比,它所占用的土地面積是比較少的,可用土地面積急劇減少的問題算是稍稍得到了緩解。當這種方法剛剛被提出來的時候,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面臨著很多挫折,因為中國人傳統觀念認為「死者為大,入土為安」。在以土葬為主的農村地區,火葬甚至被視為是對逝者大不敬。

不過時間久了以後,在國家採取的一些強制措施和人們觀念的改變下,火葬這種殯葬方式最終在大部分地區普及。

l新的殯葬方式——冰葬

火葬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隨著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火葬也成為一項嚴重的威脅。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最近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安葬方式——冰葬。冰葬簡潔方便,是目前世界上最環保的處理方式,現已在武漢試行。

冰葬源於愛斯基摩人,據傳那裡的老人在感覺到自己將要死亡時,就會對後輩說自己年老睏倦,需要一張獸皮睡覺了。老人的後輩就會鑿開一個冰洞把老人放進去,然後用獸皮蓋好,用冰塊封住洞口,5天後再回來在冰洞上方挖一個小孔,這樣老人的靈魂就可以順利離開冰洞升入天堂。

但這和我們現在使用的冰葬是不同的。現實當中的冰葬是在人死之後將人的屍體放在零下196度的液氮當中進行冰凍,遺體在液氮的處理下會凍得又干又脆,再用超聲波將冰凍後的遺體打碎成粉末,150斤重的人會留下20斤重的骨灰。最後採用特製的真空箱對粉末進行脫水處理,將粉末裝入骨灰盒。

l結語

雖然冰葬相較於土葬和火葬而言,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目前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人表示無法接受這種新型殯葬方式。不過,火葬剛被提出時,也面臨了很多人的反對,最後依然被大眾所接受。

新事物的產生與接受需要一定的時間,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觀念越來越深刻,新型的殯葬方式會再次被人們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