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雖然很忙,但是水飲卻哭了!

2023-09-08     新經銷

原標題:零食雖然很忙,但是水飲卻哭了!

作者 丨趙勝男

量販零食店在過去一年野蠻生長,吸引了不少資本入局。

零食很忙早在2021年4月就完成了A輪融資,金額為2.4億元;趙一鳴在今年獲得了1.5億元A輪融資;零食有鳴則在今年上半年宣布完成B+輪融資……

不止一位從業者向新經銷表示,現階段開店的速度相當於搶錢的速度。

「開店潮」給行業內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有人歡喜有人愁。

在零食店忙著裝滿錢袋子的同時,水飲廠家卻成為了「案板上的魚肉」,欲哭無淚。

水飲首當其衝

「我們店裡賣的商品是這條街最優惠的,但起步時,店裡知名品牌比較少,很多顧客只是圖個新奇來逛逛。」零食店的工作人員李宏,指著店裡的三個收銀台說道,「那個時候,一兩個收銀台就夠用了。」

量販零食店主打「物美價廉」,白牌占比高。

而常年的品牌教育,讓消費者習慣性購買大牌商品,白牌商品雖然低廉,但由於沒有品牌認知度,自然相對流量欠缺。

「後來公司調整產品結構,低價的知名水飲和零食占比擴大,回頭客越來越多,到現在為止我們店裡的大牌商品能占到50%。」工作人員李宏繼續說道。

這也就是現如今,大家所熟知的,通過「低價剛需水飲品類&大牌零食」引流的操作。

在這場策略里,作為必需高頻的水飲品類,自然是首當其衝。

很多進店的顧客本來只想買瓶打折的飲料,但被店內的陳列顏值吸引住,進入逛一逛,不知不覺買的商品就多了。

一瓶2元的怡寶,在零食店售賣1.2元,有的連鎖門店更是低至0.8元……

一瓶6元的東方樹葉,在零食店售賣2.7元……

新經銷走訪市場,做了部分商品統計,零食店所售賣的水飲比傳統渠道普遍優惠60-70%左右。

慢慢的,水飲成為了公認的引流品。

不只是李宏工作的零食店,現在隨便進入一家零食店,都能在最顯眼的位置看到水飲。

有了流量護體的量販零食店高速運轉,秉承著「低毛利、高周轉」的宗旨,風光無限,卻同時也讓大牌水飲陷入「至暗」時刻。

原本大牌水飲靠著多年的渠道深耕、品牌影響力,無需打折便能在常規渠道過得如魚得水。

此次成為量販零食店的「排頭兵」,吸引了很多流量,但靠「暴力低價」拉來的消費者,也影響了傳統渠道的銷量。

某水飲大商曾向新經銷透露,「零食店賣的太便宜了,很多產品售價跟我們的進貨價不差上下,嚴重影響了商超、便利店的生意,臨近小店的銷量幾乎腰斬。」

為了存活,只能加入價格戰。

「我們向品牌商申請費用,把暢銷水飲的價格打下來,零食店賣多少錢,我們就跟價多少。」

部分經銷商申請不到費用,會選擇虧錢運作,先保住銷量。

多方混戰,導致終端水飲價格開始不穩定。

一旦消費者嘗到了低價的甜頭,很有可能,多年的市場教育功虧一簣。

銷量瘋漲,廠家沒有選擇

副作用這麼大,水飲廠家為何還願意入局?

曾經,一線廠家認為,只要堅持不給零食折扣店供貨,不加入價格戰,憑藉著他們的大牌影響力,在傳統渠道依舊能過得很好。但此次的渠道變革遠沒那麼簡單。

得不到一線廠家正面支持的量販零食店,一直通過聯繫經銷商等各種二手渠道訂貨,剛開始沒有太多人在意此漏洞。

同時,零食店憑藉著高性價比、店內高顏值、距離近等一系列優勢,慢慢在消費者中圈粉,蓄勢待發。

疫情引致消費者錢袋子縮緊,更是為零食店的發展推波助瀾。

雖然通過零散渠道訂貨,貨源不夠穩定,但隨著切分的銷量越來越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廠家效益,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廠家以及經銷商迫於銷售壓力對其的依賴性慢慢顯現。

逐漸開始有廠家堅守不住,開始妥協,選擇與零食店合作,於是零食店對傳統渠道的侵蝕愈發嚴重。

話語權終究還是掌握在能直接觸達到消費者的終端。

不加入,原本屬於你的銷量就會被同品類搶去;加入,又要面臨價格混亂的局面。

進退兩難!

部分暢銷品牌迫於壓力選擇入局,但並未將零食店看作成重要渠道,只是草草對待,供貨也不及時。很快,這些品牌引以為傲的品牌力,開始在零食店的強渠道面前潰敗。

零食店的流量大、出貨快,而消費者對零食品牌的忠誠度又普遍不高,採買時,心儀的品牌缺貨便會選擇相似產品。

這樣一來,這些暢銷品牌的銷量就會被其他品牌所瓜分。

李宏向新經銷透露,「現在零食店的流量充沛,賣誰家的產品區別不大。前不久,某暢銷老品牌在感受到流量分散的無奈後,開始積極對待我們這些零食渠道,甚至專為頭部零食店開闢『直供送貨上門』服務,改善送貨不及時的問題。」

也有廠家想過對抗,比如,某頭部品牌在給零食店渠道供貨一段時間後,發現其他渠道銷量下滑嚴重,便開始「斷供」。

斷供的後果,是銷量被同行瘋狂吞噬,最終也不得不再次低頭,跟零食店達成成箱售賣的約定。

不少廠家從去年開始調整政策,推出渠道專供規格,如有門店不同意替換專供規格的產品,會停止供貨,以緩解對傳統渠道的衝擊。

零食店的銷量瘋漲,逐漸成為一個強渠道,廠家除了順應趨勢發展,好像也沒有過多選擇。

如今的廠家對量販零食店又愛又恨:強渠道丟掉了可惜,留著又會破壞市場價盤。

渠道衝擊,剛剛開始

「零食店目前還沒發展到白熱化的階段,接下來2-3年會瘋狂拓店,等門店數量達到一定密度,市場價格會持續走低。」一位重慶的經銷商預判道。

量販零食店的業態未來會持續瘋漲,是毋容置疑的。多家機構預判,零食店有望達到十萬店規模。

現在僅僅是萬店,就已經攪合的市場雞犬不寧,待未來成倍翻漲時,影響力可想而知。

對渠道價盤的衝擊,才剛剛開始。

如今只是小範圍的傳統門店、經銷商焦頭爛額,價盤雖有波動,但面臨生死局面的只是少數。

未來量販零食店越開越多,占據廠家的銷量總額日益攀升,那麼多年來在傳統渠道經營的市場價盤將逐步潰敗。

作為傳統小店銷售占比頗大的水飲,是即時性消費,零食店店面密度足夠大時,離消費者也就近,零食店水飲品類的銷售量會持續上漲。

會有越來越多的傳統門店的生意被侵蝕,甚至面臨倒閉,而水飲經銷商則會被「架空」,未來堪憂。

此番量販零食店實現的品牌直供,還不同於當年大型商超的直供。大型商超的物流配送模式分為企業自營、企業自營+第三方,以及統倉共配共三種模式,雖然是直供但仍有經銷商的存活機會,而量販零食店正慢慢實現「直供送貨上門」,屬於經銷商的機會越來越少。

也有某量販零食店頭部品牌表示,「雖然未來量販零食店會搶奪商超、夫妻老婆店等傳統渠道50%的生意,但同時也會激發傳統渠道的潛力,通過提高服務、優化產品結構等,穩住營收。」

筆者在成都做市場調研時,曾切身體會到量販零食店給周邊店面帶來的衝擊:某商場內相距僅10米的傳統零食集合店---良品鋪子和量販零食店---零食有鳴,在同一時間段的人流量截然不同。

這並非偶然,從財報數據即可推測,同樣的場景大機率已經在各地上演,良品鋪子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較上年下滑18.94%。

良品鋪子的焦慮溢於言表,但這也倒逼其加速提升。

7月,良品鋪子在武漢開了家1200平方米的超級大店,面積上遠遠超過普通的集合店,產品上也多達3000多款,開創了零食店的新高度。

店內不僅貨架陳列新穎,而且豐富了消費場景。比如,其空間被劃分為11個版塊,它也成為國內第一家圍繞零食、咖啡、控糖、控脂等細分場景,將健身人群、寶寶媽媽、中老年人等消費人群聚合到一起的集合門店。

從一個功能性的零食集合店變為集消費、體驗、觀賞於一體的空間大店,打造出一個新型零食王國。

效果也很顯著,開業三天「零食王國店」入店客流量超萬人次,累計銷售超76W。

簡而言之,未來量販零食店對傳統渠道的衝擊是不可逆的,但也並非皆是壞處,會激發出更多的市場潛力。經過殘酷的洗禮過後,剩下的都是強者。

對於量販零食店對傳統渠道的衝擊,所帶來的影響,究竟是正向還是逆向的,各方有不同看法,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定會淘汰一批落後者。

寫在最後

量販零食店的興起,對於零食版塊來說是個巨大的新機會,而對大牌水飲、傳統渠道來說,卻是一場艱辛的革命,必定是有輸有贏。

原本相對安逸的環境將不復存在,大牌水飲、傳統渠道需要不斷的激發自身潛能,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而就算沒有量販零食店的擠壓,市場的優勝劣汰也一直存在,只是此渠道崛起加速了市場變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32683af0dab595065f2fe6322dcb4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