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XR平台來了,要聯手谷歌高通背刺蘋果Vision?

2024-07-11     雷科技

去年6月,蘋果高調發布Vision Pro,庫克喊出了「開啟空間計算時代」,全XR行業為之振奮。然而,一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看整個XR行業,似乎Vision Pro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大,XR市場依舊難掩頹勢。

IDC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AR/VR設備出貨量僅810萬台,同比下降8.3%;2024年第一季度更是慘不忍睹,全球AR/VR設備出貨量同比下降了67.4%。雖然在去年年末有一大批的新品上市,但是卻沒有在消費者中引起太多的討論,甚至Vision Pro國行版正式開售,國內市場反應也是異常平靜。

難道XR真的要成為「過氣」風口了?未必,凡事總有轉機。當老玩家意興闌珊,新勢力卻開始冒頭了。

三星XR提前發布,巨頭抱團圍攻蘋果

在巴黎舉辦的三星Galaxy新品發布會上,三星移動部門總裁TM Roh正式宣布:「一個全新的XR平台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發布。」這次官宣無疑給XR用戶帶來驚喜,畢竟此前所有關於三星XR頭顯的消息都指向2025年上半年才會發布。

圖源:三星

去年2月,三星電子宣布與谷歌、高通聯手打造全新的XR平台。TM Roh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三星、谷歌和高通合作開發智慧型手機已久,三星製造手機硬體,高通提供處理器,谷歌則負責底層安卓作業系統,三者將在全新XR平台開發中扮演類似的角色。

同時,三星向美國和歐洲的專利商標局遞交了Galaxy Glass的商標申請,在商標說明中提到了這款顯示器產品的應用,包含3D眼鏡、虛擬實境(VR)頭盔、VR護目鏡、VR眼鏡,以及智能眼鏡等內容。相信這款XR頭顯設備類似於Meta的Quest Pro,是一款可以獨立運行的頭顯設備,並且Galaxy Glass可以同時顯示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內容,還可以通過攝像頭看到外部世界。

業界有種說法,蘋果做不做一個產品,往往是該產品對應的產業是否成熟的標誌,隨著蘋果入局,對應的產業進程往往會被加速三五年。那麼問題來了,當三星和蘋果同時入局,是否意味著XR行業處於即將爆發的前夜呢?

這一切或許要到數年後才能知曉答案,但能肯定的是三星加入戰局,意味著與蘋果的競爭將由智慧型手機領域蔓延至XR領域,而三星、谷歌、高通三大巨頭合作必將給行業帶來新刺激。

一款好晶片,是三星XR的破局點

市面上的主流XR頭顯,口碑確實毀譽參半。老生常談的內容缺失、定價過高等問題自不必說,性能的爭議也不少。

XR頭顯的性能爭議是全方位的,焦點集中在幾個環節:比如續航能力、交互效果、視覺效果等。其中,有一些問題可以靠鏡片、光學手段來解決,比如蘋果Vision Pro就嘗試採用「液態鏡頭」專利技術,通過可調節液態鏡腔改善折射、定焦效果。但絕大部分爭議,都和晶片性能有關。

從功耗到解析度、刷新率、數據傳輸速度、顯示延時等最基本的功能,再到考驗AI算力的圖像渲染、環境感知,都由晶片決定。

今年1月,高通推出了第二代驍龍XR2+,三星和谷歌的新款XR設備將會首發搭載,因此三星XR頭顯的性能表現將很大程度取決於第二代驍龍XR2+。

在第二代驍龍XR2的基礎上,第二代驍龍XR2+採用單體式設計,CPU頻率提升了20%,GPU頻率則提升15%,同時帶來了25%的性能提升以及50%的能效提升,包括AI性能也提升了整整8倍。

圖源:高通

而第二代驍龍XR2+最關鍵的提升在於兩方面:一是支持最高90FPS 4.3K單眼顯示解析度;二是支持超過12路並行攝像頭,延遲僅12ms。

4.3K單眼解析度,很容易讓人直接想到蘋果Vision Pro。Vision Pro搭載了一塊超4K Micro OLED螢幕,像素總數為2300萬個。塞入M2晶片後的Vision Pro也讓我們看到單眼4K帶來的畫面精細度,而現在驍龍XR2+很可能給三星XR帶來了更大範圍的變化,不僅支持單眼4K顯示,還在此基礎上支持90FPS。

而超過12路並行攝像頭的支持以及僅12ms的延遲,意味著三星XR能讓一眾體驗者感受到近乎無延遲又接近真實色彩的視頻透視,做到VR與AR的無縫轉換融合。從這個角度來看,三星XR很可能擁有不輸Vision Pro的數字空間體驗感。

圖源:三星

說起晶片,此前也有消息稱三星考慮在現有Exynos系列SoC的基礎上,對XR設備進行優化適配,並將開發全新的晶片來作為備選。事實上,晶片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高通主場,作為XR專用晶片的開山鼻祖,高通技術過硬且有豐富的產品應用案例,綜合實力毋庸置疑。

高通最早在2015年開始進入XR晶片市場,當時推出的初代產品是基於驍龍820的改進版,主要針對VR頭顯的延遲和圖像渲染校正進行了優化,但並未達到專用XR晶片的標準。2018年,高通推出了首款真正的專用XR晶片——驍龍XR1。隨後在2019年,大朋V2一體機作為首款搭載該晶片的產品問世。

高通的首款專用XR晶片——驍龍XR1,已經對解析度和交互體驗進行了改進。隨後推出的驍龍XR2晶片在CPU和GPU性能上有了顯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驍龍XR2是全球首款支持5G傳輸的XR晶片,其單眼解析度和續航能力相較於前一代產品都有了成倍的增長。

在這之後,高通和Meta開啟了深入合作。2022年,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同研發基於驍龍XR平台的定製化晶片組。被Meta寄予厚望的「王炸」產品Quest 3,正是使用了高通的驍龍XR2 Gen2晶片。Quest 3銷量有多好,相信大家都看在眼裡。

在高通新一代XR專用晶片的加持下,三星新XR頭顯值得期待。除了晶片外,三星負責的硬體和谷歌負責的軟體也是不容忽視的點,三星曾經的XR產品經驗或許能為新XR頭顯提供不小的幫助。

再次進入XR領域,三星改變打法

XR相關概念已經落地多年,但是這一領域從始至終都沒能實現「破圈」,即使是目前市占率登頂的Meta,也無力拉起整個XR賽道。

三星在2015年進入XR市場,推出了名為Gear VR的產品。這款產品類似於谷歌的Cardboard,是一種需要與智慧型手機配合使用的VR眼鏡,以提供虛擬現實體驗。然而,由於體驗問題、銷量下降以及VR熱潮的減退,三星最終停止了對Gear VR的更新。

圖源:微博

當然,三星並沒有就此放棄代表未來的XR賽道,畢竟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增長勢頭到頂,XR這個極具想像力的市場成為了不少手機廠商的新解藥。三星選擇與微軟合作打造相關產品,HoloLens 3就是其中代表,只可惜最終也難逃被「砍」的命運。

XR設備按應用場景可分為消費級和專業級兩類,消費級主要為個人消費者用於觀影、遊戲等場景;專業級則是政府、機構、企業應用於教育、醫療、工業製造等領域。

為了推廣消費級產品Gear VR,三星當年推出了一系列諸如預訂Galaxy S7免費送Gear VR、節假日購機免費送Gear VR的活動,只要購買三星的高端產品,大機率都能免費獲得Gear VR。雖然這確實能給出貨量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也容易讓用戶對產品形成「廉價」的錯覺,這顯然不是三星想看到的,會對接下來戰略決定產生影響。

三星在消費市場遇到挫折後,吸取了經驗,選擇優先發展B端市場,並首先專注於晶片的研發。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種做法比直接開發XR終端產品更為穩妥。在小雷的觀點中,三星選擇首先瞄準B端市場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在構建生態平台的同時創造市場,遠比急於推出產品以搶占市場份額重要。

寫在最後

坦率講,現在還很難預估三星全新XR頭顯能給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第二代驍龍XR2+固然能為產品提供底層對性能、功耗和發熱等技術方面的支持,但廠商在螢幕、攝像頭以及整個產品上進行多大程度的投入,也是決定產品是否能在消費市場出圈的關鍵因素之一。

無論是AR、VR、MR還是其他任何形式的XR產品,它們在市場上的成功最終都取決於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要吸引消費者自願購買,任何設備都必須解決一個核心問題:它們為用戶帶來了什麼樣的「價值」。

比如智慧型手機從最初的通信、娛樂、上網功能,延展出更豐富的應用生態,滿足人們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需求;PC則滿足了人們的辦公剛需。

圖源:蘋果

在Vision Pro身上,我們看到了它能為個人帶來私密、隨時隨地觀影的效果,並提供享受沉浸式空間的價值。未來,隨著顯示技術與光學方案的不斷進步,以及眼動追蹤、手勢交互和inside-out定位等空間計算技術的發展,XR產品藉助更強大的計算能力,將在更廣泛的應用場景中為用戶創造新的價值。

三星全新XR頭顯尚未發售,現在討論其表現有些言之過早。而對消費者來說,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在更合理價格的基礎上,體驗到「Vision Pro」級別的使用體驗,哪怕體驗感可能會打折。

2024上半年,科技圈風起雲湧。

大模型加速落地,AI手機、AI PC、AI家電、AI搜索、AI電商……AI應用層出不窮;

Vision Pro開售並登陸中國市場,再掀XR空間計算浪潮;

HarmonyOS NEXT正式發布,移動OS生態生變;

汽車全面進入「下半場」,智能化成頭等大事;

電商競爭日益劇烈,卷低價更卷服務;

出海浪潮風起雲湧,中國品牌邁上全球化征程;

……

7月流火,雷科技·年中回顧專題上線,總結科技產業2024上半年值得記錄的品牌、技術和產品,記錄過去、展望未來,敬請關注。

2024上半年,科技圈風起雲湧。

大模型加速落地,AI手機、AI PC、AI家電、AI搜索、AI電商……AI應用層出不窮;

Vision Pro開售並登陸中國市場,再掀XR空間計算浪潮;

HarmonyOS NEXT正式發布,移動OS生態生變;

汽車全面進入「下半場」,智能化成頭等大事;

電商競爭日益劇烈,卷低價更卷服務;

出海浪潮風起雲湧,中國品牌邁上全球化征程;

……

7月流火,雷科技·年中回顧專題上線,總結科技產業2024上半年值得記錄的品牌、技術和產品,記錄過去、展望未來,敬請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2469530ddc386f77d87cd0748c5ca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