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主席說過幹部一定要能上能下,無論在什麼職位上都能散發自己的光芒,都能為人民做事。有一個人曾經做過內閣總理,又做過縣長,即便是從高位跌落至小縣城也依舊過著自己的人生,他就是當完總理再當縣長的唐紹儀。唐紹儀作為清末時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家,也是一代外交家,更是山東大學的第一任校長,還是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這些頭銜唐紹儀是奮鬥了一生獲得的。
唐紹儀生於1862年1月2日,在廣東省香山縣一戶茶葉商人家庭里降生,從小就表現出難得的讀書天賦,之後清政府實行洋務運動,傾力從全國選出120名聰穎的兒童赴美留學,之後再回來報效祖國。唐紹儀成功進入了這120人的留美隊伍之中,小小年紀的他成為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文科的學生,之後清政府召回這些留美學子,他回國後留在洋務學堂讀書。
唐紹儀
1881年又開始以德國隨員的身份遠赴朝鮮協助處理海關事務,之後更是憑藉出色的辦事能力,給袁世凱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1895年正式成為駐朝鮮總領事,一路順風順水的唐紹儀成為全權大臣赴印度與英國代表交涉西藏問題,此後一直擔任各項要職。直到1911年武昌起義後,唐紹儀更是成為清政府的全權代表和伍廷芳進行談和。
之後袁世凱竊取民國大總統職位,想到了唐紹儀,任命其為中華民國首任內閣國務總理,來穩定局勢。在唐紹儀的心裡雖是清廷官員,但卻十分推崇民主共和。「清廷不足保全,而民主應當推進」。之後袁世凱開始恢復帝制,讓唐紹儀十分氣憤,與民主共和理念不符那就分道揚鑣,唐紹儀和袁世凱之間諸多理念不和,在政府任職多年的唐紹儀做出了很多貢獻,但卻成為了袁世凱的掣肘。
袁世凱和唐紹儀兩人之間的關係愈加緊張,於是做了3個月的總理就辭職了。唐紹儀不貪權位,身為國民黨中的元老級人物,不斷拒絕一些軍閥的拉攏。之後因為同孫中山發生了意見分歧後,選擇出任了中山縣縣長度日。最後的結局是被蔣先生手下的戴笠派特務趙理君於1938年9月30日刺殺死於家中,享年76歲。
唐紹儀
唐紹儀一生娶妻4人,生子19人,其中六個兒子十三個女兒給唐紹儀平添了很多家庭的溫情。這是十九個兒女在父親被暗殺後的人生走向是怎樣的?
髮妻張氏,教子有方
唐紹儀的第一任妻子張氏,為唐紹儀生下4子,兩個女兒,兩個兒子。長女唐寶珠嫁給諸昌年,次女唐寶璋嫁給張謙。長子唐榴於生於1899年,和父親唐紹儀一樣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學習天覆,畢業於復旦大學文學專業,之後又和父親一樣前往美國留學。學成歸來後,從事外交事務,相繼出任駐美隨員、駐英秘書、司法部秘書以及外交部秘書等職務,為中國的外交事業奉獻了一生,於1979年逝世。次子唐棟就很不幸,幼年病逝。
唐榴
妾室某氏誕下外交家夫人
唐紹儀之後納了一個妾室某氏,某氏生下三個女兒,可惜前兩個女兒都早夭了。唯留五女也是唯一一個女兒唐寶玥,作為掌上明珠唐寶玥在1914年嫁給了我國近現代外交家顧維鈞,婚後生下一雙兒女,唐寶玥病逝於1918年。
唐寶玥與家人
朝鮮之女鄭氏,四子之母
唐紹儀納的第二個小妾為鄭氏,和她人不同的是,鄭氏是個朝鮮人。唐紹儀早年間在朝鮮生活工作後,想必也是有這層緣故。鄭氏為唐紹儀生下4子,分別是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六女唐寶琄還未出生,就被指腹為婚給梁寶暢,之後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了梁寶暢。七女和前面的兄弟姐妹一樣的結果,早夭離世。八女唐寶玫生於於1902年,婚姻並不順利,先嫁給甘鑒先,之後又嫁給了岑德廣,最後在1941年結束人生。三子唐柱生於1912年,人生還算順利,高壽至1976年離世。
續弦妻子吳維翹,連生8子
兩個妾室某氏和鄭氏都不算是唐紹儀正式的妻子,之後唐紹儀選擇續弦,取了吳維翹為妻。嫁給唐紹儀時還十分年輕的她,為丈夫唐紹儀生下8子,五個女兒和三個兒子。其中九女唐寶璉生於1914年,花季時分就匆匆離世。十女唐寶玧生於1915年,1923年離世,未能逃脫早夭的結局。十一女唐寶瑢1916出生,有過兩段婚姻,先嫁給了諸昌齡,之後又和佘守廉結為夫妻。
四子唐梁生於1916年,低調生活,在1969年離世。十二女唐寶珅生於1920年,嫁給李成義度過此生,於1987年離世。五子唐櫟的結局也是早夭,十三女唐寶珊1930年出生,生活經歷較為豐富,五歲那年就同父母一起來到上海定居。之後遠赴歐洲學習護理,學成後成為香港某家醫院的醫生,嫁給著名西醫曹培慶,生活十分幸福,晚年生活於澳大利亞,在2013年離世。最後一子唐楗生於1935年,低調度過一生。
唐紹儀的一生十分傳奇,在廣東一個茶商家庭長大的他擁有比常人更為安穩地童年,也更有資本去學習知識,唐紹儀不甘心在小地蝸居,憑藉著出眾的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博得了出路,成為了留美學童。學成歸來後的他時刻謹記自己身上的使命,花國家的錢,為國家做實事,唐紹儀的工作能力是無數人有目共睹的。
殫精竭慮一生從總理成為一縣之長,唐紹儀寵辱不驚,他始終安平好自己的心態。即便是身處高位也沒有得意忘形,即便成為了小縣城的縣長,也始終沒有自怨自艾就此沉淪。這份心境值得太多人去學習,人生路上總有坎坷,在那個風雲變化的年代,唐紹儀讓人生始終把控在自己的手裡,這份能力就足以讓人欽佩。是非功過都留給後人評說,做好當下事,走好當下路才是最為緊要的。
文/史海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