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串門過端午:留學生兩度參加全市龍舟賽,大學食堂向師生免費送「龍粽」

2024-06-09     上觀新聞

「端午至,掛菖蒲;龍舟起,糯米香」。「我之前剛參加了『感知中國』第十四屆上海高校外國留學生龍舟賽,深深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家在上海」主題實踐活動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龍舟友誼賽上,蒙古國留學生諾明(GANTUMUR NOMIN ERDENE)同學說,「明年有機會我還要繼續參加,並將中國的龍舟文化帶回我的國家,向國人傳播中國的龍舟文化。」

上海海事大學龍舟隊在上海電力大學表演。

在國際生眼中,這個時節充滿中國元素。「咚咚咚……嘿呦嘿呦……咚咚咚……嘿呦嘿呦……」鼓點聲聲,口號鏗鏘。上海海事大學龍舟隊的兩條龍舟在舵手指揮下,如游龍般在上海電力大學臨港校園冬漣湖上穿梭,受邀為師生上演一場「速度與激情」的較量。濃濃的端午氛圍不止於此,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製藥包、撰女書、飛花令……這些「保留節目」都在當天「我們的節日」品牌文化系列活動中各顯神通。

端午之際,滬上19所高校的各民族師生齊聚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加入2024年上海教衛系統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龍舟友誼賽。各校參賽隊中有105名少數民族隊員,占隊員總數四成。同濟大學龍舟隊土家族同學胡世成說,龍舟是一項注重團隊協作的運動,需要每個隊員齊心協力和默契配合,也真正詮釋了同濟校訓——同舟共濟。

觀賽後,來自我國台灣地區的莊哲睿同學表示,現場氣氛熱烈、節日氛圍濃郁,運動員們齊心協力、奮力拚搏的樣子鼓舞人心,「讓我更深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各民族和地區師生對於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熱愛。」

從龍舟到香粽,端午校園串起門來。「肉粽很好吃,製作過程更是有趣,端午節的濃厚氛圍太吸引人。」上海電力大學「承端午文化 揚愛國之心」主題活動特別邀請了華東師範大學臨港附屬小學參與,小學生錢治禹高興地說。在「粽」文化體驗區,大小同學在師傅指導下,包粽手法愈發熟練,綠葉、糯米、彩繩等在指尖來回翻折,不一會兒一個個形狀各異的粽子便在同學們的巧手中成型。

「今年端午節的活動太豐富、太精彩了,近距離觀看龍舟表演並親身體驗賽龍舟,使我對這種水上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來自孟加拉國的上電留學生易柏深深沉浸在這種節日場景中,「包粽子、制香囊的過程,我已經用相機記錄下來,回國後準備把鏡頭裡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分享給親人朋友們。」

同在浦東,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在上川路校區新苑食堂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開出「粽葉連心 端午共慶」勞育實踐課。現場粽葉飄香,粽葉、糯米、鮮肉、蜜棗等食材一應俱全,中外學生身著工作服,在食堂阿姨指導下學習包粽子技巧。從粽葉的摺疊、糯米的填充到繩子的捆綁,每一步都細緻認真,力求將粽子包得既美觀又緊實。

來自柬埔寨和蒙古國的兩位留學生對中國文化充滿興趣,粽子也包得有模有樣。他們表示,端午活動讓他們了解了端午節的歷史文化內涵,希望有更多機會去體驗傳統文化,也助力文明互鑒、文化傳承。

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華東理工大學今年延續著創新和傳統,以《周禮·天官》「珍用八物」「八珍之齊」為靈感,上新華理「八珍」系列龍粽,包含鹹蛋黃肉粽、八寶養生粽、玉米紅豆粽、蜜糖鮮花粽、西米蜜豆粽、肉鬆藜麥粽、綠豆百合粽、香糯蜜棗粽,口味與文化味一樣十足。

食堂里,形形色色的粽子從3.5元到5元不等,徐匯校區明德餐廳與四食堂一層還提供純手工粽子,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尤其是端午節期間的指定時間段,食堂還向師生免費贈送粽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1e2ae69a46801f6ab59c905853e0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