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表妹體檢結果出來了,提示有輕度的乳腺增生,然後她一臉憂愁地說:怎麼辦,每次大姨媽來之前,乳房就又硬又痛的,現在又查出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啊?我真的好擔心,而且現在乳腺癌也越來越年輕化……
確實,乳腺癌離我們真的並不遙遠。
2020年,全球乳腺癌發病人數首超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中國女性新發癌症病例數209萬,其中乳腺癌為42萬,位居女性腫瘤第一。
而且我國年輕型乳腺癌比例高,平均診斷年齡48.65歲,與美國平均診斷年齡61歲相比,提前了近13年。臨床上20多歲的乳腺癌患者也不少見。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官網)
但是,乳腺增生、經前乳房脹痛不一定就會癌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家比較關注的幾個問題。
1、乳房經前總是又硬又痛,容易得癌?
女性在經期來臨前,多會有乳房脹滿、發硬、壓痛、刺痛的現象。這是正常的,無需過分擔心。
這主要是由於月經前1~2周其體內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細胞增大、乳腺間組織水腫而引起的。月經來潮後,激素水平下降,上述變化消失,乳房亦隨之鬆弛柔軟,脹痛頓然消失,下次經前症狀又重複出現。
2、胸大容易得癌?
目前沒有研究能證實乳房大小和乳腺癌有關。
決定乳房大小的,一是乳腺腺體,二是脂肪。
歐美女性脂肪多,所以胸部罩杯普遍較大。亞洲女性乳房脂肪少、腺體多,多為「緻密性乳腺」,更需要警惕。
這是因為,緻密的乳房組織可能使評估乳房X光檢查的結果變得更加困難,並且可能與乳腺癌的風險增加有關。
3、乳腺增生離癌有多遠?
生理性的單純乳腺增生,一般認為與女性激素平衡失調導致乳腺增生和復舊過程紊亂有關。
乳房是由脂肪組織、乳腺組織、乳腺管以及大量血管和神經等構成。乳房的腺體和子宮內膜一樣,可以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而出現增生期和復原期。
當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時,乳腺會處於增生充血狀態。激素迅速下降後,照理乳腺組織也該恢復原狀,可並不是所有「成員」都能「循規蹈矩」,有一部分乳腺組織恢復不了原狀,於是腺體越積越厚,特別是雙乳外側,增厚脹痛最為明顯。
一般生理性乳腺增生不需要特殊的治療,也不伴隨有乳腺癌風險的增加,它們所引起的胸部脹痛等問題,通常都是可以自行緩解的,大家不用太過焦慮。
而病理性的乳腺增生,一定要多注意。
乳腺導管不典型性增生(ADH)和乳腺小葉不典型性增生(ALH),特別是多灶性病變,會使隨後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大幅增加。
4、乳房保養可以預防癌變?
與其花錢去「按摩保養」,不如定期進行乳腺檢查,這才是預防乳腺癌的最有效的方式。
一些機構的揉揉捏捏或者大力按摩,再配點可能有違規添加劑的三無精油,不僅會導致乳房疼痛,還可能把激素水平弄得更紊亂,誘發疾病!
如果條件允許,建議35歲以下女性最好每年做次乳腺B超。40歲以上女性最好每1~2年做一次正規的乳腺X線檢查(鉬靶),X線中腺體密度超過50%的女性需要同時聯合B超檢查。
乳腺癌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為了自己和家人,大家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