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8月21日,在巴黎天剛破曉。文森佐•佩魯加把牆上的一幅畫取下,從羅浮宮的後梯溜走。他很接近自由了,出口就在眼前,此時他遇到了兩個問題:門鎖住了,且後面的腳步聲正在接近。藏在佩魯加手臂下的是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它可說是現今全世界最有名的畫作。但它是怎麼爬到這個地位的?一般認為達·文西在1503年開始創作這幅畫。是一名佛羅倫斯商人請他畫的,商人想要一幅他妻子麗莎•格拉迪尼的畫像。達·文西持續投入了十多年在這幅畫作上,但到過世時仍然沒有完成。
達·文西在一生當中進行了許多開創性的人類光學研究,讓他能成為某些藝術技巧的先鋒。在《蒙娜麗莎》中可以看到一些,他用「大氣透視」法讓較遠的影像較模糊,產生出有深度的假象。他也用「暈塗法」創造出顏色之間的細微漸層,讓他描繪的形狀有比較柔和的邊緣。這一切都很不簡單,但這樣就足以讓《蒙娜麗莎》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畫作嗎?許多學者認為它是很出色的文藝復興畫像——但還有很多這樣的畫作,且歷史上滿是偉大的畫作。
的確,《蒙娜麗莎》能有享譽全球的名聲,有很大一部分是仰賴畫布外的因素。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買下了這幅畫,在達·文西過世後開始展示它。接著1550年,義大利學者喬爾喬•瓦薩里出版了一本很受歡迎的《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家傳記》,包括達·文西在內。這本書被廣為流傳,翻譯為許多語言。書中滔滔不絕地描述到《蒙娜麗莎》栩栩如生到了可以催眠人的程度。
經過多年,《蒙娜麗莎》成為法國皇家收藏品中最讓人羨慕的作品之一。它曾被掛在拿破崙的臥房中,最後被公開展示在羅浮宮里。在那裡訪客蜂湧而至,一睹這曾經被貴族私人擁有的寶藏之一。
到了十九世紀,有一連串的歐洲學者再次把 《蒙娜麗莎》誇大宣傳,迷戀該畫作的魅力到了引人注目的程度。1854 年,阿爾佛雷德•杜姆尼爾說蒙娜麗莎的微笑流露出「變化莫測的吸引力」。一年後,泰奧菲爾•哥提耶寫到她的「嘲笑般的雙唇」以及「承諾一種未知愉悅的凝視」。1896年,華特•佩特把蒙娜麗莎描述成永恆女性之美的具體呈現。
進入二十世紀,該畫像成了世界最知名的博物館之一所陳列的代表性作品。但《蒙娜麗莎》尚未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是佩魯加在1911年的偷竊協助它的名聲衝上前所未有的高點。佩魯加曾受僱製作羅浮宮的玻璃櫃,所以他被鎖在博物館中並非完全不可能的事。他很幸運,當一名工人在樓梯井遇到他時,他就協助佩魯加開門,讓他揚長而去。
這次偷竊上了國際頭條,大家都跑去看曾經掛著《蒙娜麗莎》的空牆。警方訪談了佩魯加,因為他曾在羅浮宮工作,但他們始終沒有把他視為嫌疑犯。同時,警方也審訊了巴勃羅•畢卡索,因為他和先前的羅浮宮竊盜案有關,但最終還是讓他走了。有兩年的時間,佩魯加都把這幅畫藏在底部有夾層的手提箱中,接著把《蒙娜麗莎》走私到義大利,並安排要將它賣給佛羅倫斯的藝術品經銷商。佩魯加把自己視為義大利愛國者,把過去大師的作品歸還。但他並沒有被以這個名義頌揚,反而馬上被逮捕。
偷竊之謎解決後,《蒙娜麗莎》再次被展示給大眾欣賞。報紙也宣揚了這個勝利的故事。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里,觀念藝術家馬塞爾•杜尚把它改造成可笑的作品:納粹藝術竊賊想得到它;納金高唱和它有關的歌曲;去博物館的人用石頭、油漆、酸,和茶杯來攻擊它。
它被創作出來的五百多年之後——眉毛和睫毛早就淡去——《蒙娜麗莎》被保護在防彈、防地震的玻璃箱中。它現在代表的可能比較不是模範級的文藝復興畫像,比較是個證據,證明我們如何創造和維護名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14672352_121223027-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