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巴黎奧運會上,國乒隊表現出色,斬獲了五枚金牌,各位明星球員光芒四射。每一個人,無論是在賽場上還是在幕後擔任陪練的隊員們,都為此次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們的付出值得肯定。
然而,作為替補選手的梁靖崑和王藝迪雖然渴望上場參賽,但由於參賽名額有限,他們只能在觀眾席上為隊友加油。這次,他們作為P卡選手或許是距離奧運會最近的一次機會。通常情況下,過去的P卡選手在下一屆奧運會中會轉為正式參賽選手,例如2016年奧運會的樊振東和東京奧運會的王楚欽,但梁靖崑和王藝迪是否能堅持到2028年尚且未定,那時他們將年過三十,身體狀態和競技水平將面臨更多挑戰。並不是所有選手都能像馬龍那樣保持長久的競技狀態。
自2008年引入P卡制度以來,東京奧運會時王曼昱替代了因傷缺席的劉詩雯,而其他P卡選手均未被派上場。唯一的例外是2016年P卡選手朱雨玲未能參加東京奧運會。梁靖崑和王藝迪如果能打破這一歷史,意義非凡。但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國乒在下一屆團體賽中,他們的名字幾乎不會出現在首發陣容中。王楚欽、樊振東、林詩棟,以及孫穎莎、王曼昱、蒯曼,這些組合看起來是最穩妥的選擇。梁靖崑和王藝迪的奧運夢想可能已經接近尾聲,未來的P卡可能會更多地給予年輕選手,以保持國乒整體的更新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