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孫倩 實習生 夏瑩
8月15日,星空攝影師戴建峰在網絡上發文稱,他接到了「視覺中國」的電話,稱其公眾號侵權使用了「視覺中國」173張照片,對方要求賠償8萬多元,隨後,戴建峰發現,這些所謂的「侵權照片」竟是自己拍攝的作品。
我侵權我自己?該事引髮網絡熱議。8月17日,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致電「視覺中國」詢問事件進展,對方回應稱,「目前公司官博已做回復,後續還在繼續溝通中。這個事情肯定要解決的,但解決需要時間,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國外的一些供應商,溝通起來有時差的問題,公司還在跟進中。」
自己侵權自己?
8月15日,攝影師戴建峰發布微博稱,「真的是離譜了!今天收到了@視覺中國 打來的電話,說我的公眾號侵權使用了他們173張照片,還要賠償他們8萬多元!而當我打開內容一看,這些所謂的「侵權照片」竟然都是我自己拍攝的作品。」
根據戴建峰提供的郵件,視覺中國稱,「近期我司通過監測發現,在貴司微信公眾號/網站的使用場景中,未經授權使用173張我司擁有著作權相關權利的視覺內容。」
郵件內容還包括,視覺中國各業務主體情況說明、2021營業執照副本、Getty授權書。
對此,對方提供了兩種解決方案,第一是雙方合作,由戴建峰購買視覺中國素材庫網站中的版權素材套餐,購買數量不低於已使用數量 (173張)圖片,圖片單價每張300元,合作期限為1年,合作協議簽訂後,之前使用圖片的責任可直接免責。第二種則是雙方和解,戴建峰對該173張圖片支付全部使用費用,每張圖片單價500元。
戴建峰認為,他的這些作品從未和視覺中國進行合作,也沒傳過對方圖庫,為何會成了視覺中國所有的版權?他要求對方給出合理解釋,並質問,「你從哪裡非法獲得了這些照片進行非法銷售的,獲得了多少非法收益?你又拿我的照片去起訴了多少公司,獲得了多少非法收益?」
記者注意到,《中國國家天文》官方雜誌微博也評論稱,「我們也收到過類似電話,諸如美國航天局NASA發布的公版圖片都算作他們的版權。」
公司回應誤解?
8月15日,「視覺中國」在微博上對此進行了回應,已第一時間了解情況並已經和當事人取得了聯繫。「經初步核實,涉事圖片系該攝影師授權圖片庫Stocktrek Images進行銷售,Stocktrek Images又將相關圖片授權給Getty Images銷售。視覺中國作為Getty Images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合作夥伴,擁有對包括涉事相關圖片在內的完整的銷售權利,涉事圖片的銷售授權鏈條清晰完整。我們會繼續與攝影師保持溝通,妥善處理相關誤解。」
隨後,戴建峰再次發文,「我不接受你們的觀點。我已與Stocktrek進行核實,Stocktrek明確告知我,視覺中國無權銷售我的作品,也沒有我作品的任何版權。Getty也無權將我的作品再次轉授。」戴建峰表示,這裡沒有誤會,到現在,你們依然在網上非法銷售我的作品,向我與他人謊稱你們擁有作品的著作權並索賠。
據華龍網報道,Stocktrek已明確通知視覺中國刪除戴建峰的相關作品,Getty平台也將與視覺中國聯繫下架戴建峰的作品。8月17日,記者在視覺中國網站上搜索發現,未發現戴建峰列舉出的相關攝影作品。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致電視覺中國網站公布電話,對方表示,該事件官博已做回復,具體細節公司還在跟進中,「這個事情肯定要解決的,但解決需要時間,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國外的一些供應商,溝通起來有時差的問題。」
目前,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暫未聯繫到戴建峰本人。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該案件的爭議焦點是視覺中國是否取得作品著作權人的授權,由於原作者並不承認將作品版權出售給了第三方,如果對方無法提供真實有效的授權說明,是無法證明視覺中國享有涉案照片的版權,攝影師仍保有照片的著作權,因此使用自己的作品不涉及侵權,也無需賠償。
付建表示,視覺中國只有在取得權利人授權,或者取得作品著作權的情況下才能銷售該作品,「一旦作者將作品出售,他可能會失去一些使用權和著作權,具體取決於作者與視覺中國簽訂的合同內容。」如果視覺中國不享有作品的版權,公開銷售未經授權的作品構成著作權侵權。
時常陷入質疑
網友之所以「群情激憤」,因為這亦非「視覺中國」第一次陷入圖片版權爭議。
2019年4月,因將「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納入自家圖庫,並宣稱擁有版權,而引發熱議。事實上,有媒體記者致電歐洲南方天文台德國總部後,得到明確回應,「黑洞圖片向全人類開放,我們歡迎使用」。
此後,有網友發現,國徽和國旗的圖片也出現在其圖庫內,共青團中央官微對其公開質疑。
針對視覺中國網站傳播違法有害信息的情況,天津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依法約談網站負責人,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徹底整改。視覺中國對此道歉,並下架圖片。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登錄裁判文書網檢索後關鍵字「視覺中國」後發現,共檢索到 3345 篇文書,其中,侵害其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占比很高,視覺中國多為原告一方。數據顯示,在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及子公司被訴/被申請仲裁有17起,涉案金額1497.45萬元,公司及子公司起訴/申請仲裁則有72起,涉案金額2301.03萬元。
這也是視覺中國「維權」引發質疑的一大原因。有媒體提到,近年來,視覺中國維權「碩果纍纍」。維權本無可指摘,但屢次爆出的新聞,令大眾質疑,其操作模式是否有使「維權成銷售」的嫌疑,最重要的是,視覺中國的圖片本身又是否存在版權問題?
據媒體報道,截至16日15時收盤,視覺中國總市值較前一日蒸發超5億元,跌至115.10億。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董雪
【新聞多看點】
突然宣布,解散!
放假通知
定了!山東新設7個省級高新區
低價購票!
精彩開演~帶上你家孩子去看看吧~
持續關注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