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園區|天津濱海新區: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先導區

2019-11-04     中經雲端

[中經雲端·園區頭條]

1·天津濱海新區: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先導區

據濱海時報消息,在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濱海新區將發揮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優勢,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力實施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先導區攻堅行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力。為加速創新要素集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調動企業創新積極性,新區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政策引領,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打造協同創新平台,聚焦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自主可控軟硬體、細胞和基因治療、新能源汽車等細分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集中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推進濱海科學城建設,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推動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產業化。濱海新區還將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創新型企業領軍計劃,建立「雛鷹—瞪羚—領軍」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力爭到2023年,科技企業規模逐漸壯大,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5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500家,雛鷹企業達到2000家,瞪羚企業達到200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5%,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量較2018年翻一番。新建國家級研發機構5家、市級研發機構20家。到2035年,基本建成濱海科學城,建成一批國際知名的標誌性領軍企業和科研機構,聚集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端創新人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產業創新中心,躋身世界創新型城區前列。

2·南京江北新區打造智慧財產權金融創新中心

據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消息,近日,江北新區發布《南京國際智慧財產權金融創新中心建設規劃方案》。江北新區聚焦探索智慧財產權制度創新發展路徑,推動智慧財產權與金融資源有效融合,打造國家級的智慧財產權金融創新試驗區。根據方案,江北新區將建設「一中心、兩平台、三核心」。其中,「一中心」,即打造國家級智慧財產權金融創新試驗區;「兩平台」,即打造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物理集聚區和智慧財產權金融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台,實現線上線下平台一體發展;「三核心」,即構建智慧財產權金融大數據研究院、價值評估體系和風險緩釋體系。南京國際智慧財產權金融創新中心建成後,將進一步激活智慧財產權價值鏈條,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推動實體經濟投融資發展和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

[中經雲端·國家級園區]

1·江蘇常州高新區與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合作簽約

據常州高新區管委會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9年10月25日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舉行常州國家高新區與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產業發展處處長敖翼、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醫藥生物技術處副處長盧姍、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化學藥與醫療器械處副處長蘇月、常州市科技局局長劉斌、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長戴亞東、常州市生物技術中心主任周欣、常州市新北區副區長孟靚、常州市新北區科技局副局長錢亞娟、常州市新北區生命健康產業園區管理辦公室主任徐俊等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簽約儀式上,孫燕榮、孟靚分別介紹了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及常州高新區情況,雙方就常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布局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生物中心將進一步加強與常州高新區的溝通與協作,形成實質化的合作成果,共同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徐俊表示,常州生命健康產業園將配合高新區及各級科技局做好落實,在今後的發展中更加聚焦產業定位、聚焦園區發展、聚焦人才集聚,著眼於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找准方向,差異化發展,將生物醫藥產業打造成為常州市特色產業。

2·成都高新區首次設立企業高質量發展獎

據四川日報消息,近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2019年1-9月,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總額2739億元(不含雙流園區),同比增長28%,占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57%,進出口額連續18個月在全國近百個綜保區中居首位。「區內企業,尤其是龍頭領軍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業務增長,持續拉動了外貿整體增長。」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說,鴻富錦、英特爾、戴爾等龍頭領軍企業生產線產能繼續釋放,帶動外貿快速增長。「企業是最寶貴的資源,對成都高新區而言,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健全完善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勁的創新實力,而落腳點就在於一個個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成都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成都高新區的許多工作邏輯起點,就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以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帶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成都高新區高質量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3·青島西海岸新區高端總投資108億項目集中開工

據經濟日報消息,2019年10月29日,總投資108億元的11個產業項目在青島古鎮口融合創新區集中開工,涉及科技創新、智能製造、船舶海工、新能源、海洋生物、生命健康、水聲通訊、高端會展等高端領域,將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增添新引擎。作為青島西海岸新區重點功能區之一,青島古鎮口融合創新區規劃陸域面積180平方公里,先行啟動區20平方公里,是融合創新深度發展的「試驗田」,圍繞承接重大項目落地,規劃建設了「一區四園」,即科教創新區和四個各具特色的科技協同創新項目園,加快發展融合創新產業,高端涉海項目達到200多個。此次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是古鎮口「發起總攻勢、衝刺200億」攻堅目標的實踐行動。今年以來古鎮口融合創新區全面發起融合攻勢,先後組織三次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新開工項目23個,累計總投資308億元,加速形成大科技、大項目、大產業發展格局。

4·貴陽高新區10個項目斬獲貴州省科學技術獎

據中國日報網消息,2019年10月24日,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貴陽舉行,會議宣讀了《省人民政府關於2018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貴陽國家高新區共有10個項目獲獎。貴陽國家高新區此次獲獎的10個項目,大部分是關鍵技術開發與研究應用項目,涉及大數據、材料、裝備製造、勘測設計等領域,主要是圍繞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中急需解決的關鍵、共性技術和重點、難點問題開展研究。貴州創新輕金屬工藝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參與承擔的「鋁電解系列安全不間斷生產與維護新工藝」項目榮獲科技進步一等獎。貴州華科鋁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承擔的「高性能鋁合金專精特新加工技術與應用」和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擔的「多瓣式超大型主縱梁潛孔弧門技術」等2個項目分別榮獲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三等獎。據悉,2018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設立了最高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及科學技術合作獎5類獎項,共評出授獎項目115項。

[中經雲端·經濟新發展]

1·武漢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

據新華網消息,位於武漢市江夏區的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於2019年10月29日正式開工建設,開工項目總投資額達165億元。據悉,本次開工的有中國生物第二總部暨新疫苗生產基地、東湖高新國際健康城、武漢市江夏區科投研發中心和公共服務平台等項目。其中,中國生物第二總部暨新疫苗生產基地計劃投資50億元,將新建六價輪狀疫苗、百白破聯合疫苗生產線等。東湖高新國際健康城項目計劃投資100億元,致力於創建產業升級、集約高效、互融互通的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東湖高新國際健康城」項目由東湖高新集團聯合多家公司共同開發建設。東湖高新集團董事長楊濤表示,東湖高新國際健康城位於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的核心啟動區,將構建一個以生物醫藥為主導核心,以醫療服務和醫學技術為重要支撐的「三醫融合、一體兩翼」現代大健康產業體系。東湖高新集團將充分發揮生物醫藥主題園區運營優勢,助力江夏區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武漢市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

2·北京:國內首個5G物流園區實現「人貨場」智能匹配

據科技日報消息,「支持數據的精準採集、運營預測、智能決策,我們將構建一個包裹、場地、車輛、人員和設備高效連接的『智能物流世界』。」2019年29日,2019全球智能物流峰會召開,京東物流集團執行長王振輝表示,位於北京亞洲一號智能物流運營中心的5G智能物流示範園區已經基本落成。在5G園區中,藉助5G高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技術特性,通過5G+高清攝像頭,不僅可以實現人員的定位管理,還可以實時感知倉內生產區擁擠程度,及時進行資源優化調度,極大提高生產效率;5G與物聯網的結合,幫助對園區內的人員、資源、設備進行管理與協同;5G還幫助園區智能識別車輛,並智能導引貨車前往系統推薦的月台進行作業,讓園區內的車輛更加高效有序。據介紹,首個5G物流園區將通過AI、IoT、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智能物流技術和產品融合應用,打造高智能、自決策、一體化的智能物流示範園區。推動所有人、機、車、設備的一體互聯,包括自動駕駛、自動分揀、自動巡檢、人機互動的整體調度及管理,搭建5G技術在智能物流方面的典型應用場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04-NW4BMH2_cNUgmXg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