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窮,孩子想花自己攢的40000塊去旅遊,該不該同意?」

2019-07-16     五星級媽媽

男,大二,暑假想自費旅遊,大概要花上40000塊。

之所以這次想出去自費旅遊,是因為自己辛苦剩下了生活費,加上平時零碎打工攢下來的錢剛好差不多40000。

但他媽不讓,理由是家裡窮,已經出不起下個學期的學費了,並且還說他,不夠體諒家裡。

他呢,家裡窮,有自己的房子和地,但是家裡沒有存款。家裡經濟來源只有父親,母親不工作,但是父親有個惡習,喜歡賭錢。

所以說這些年家裡才沒有什麼存款,也就沒什麼娛樂活動了。

他很疑惑,明明是自己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沒多用家裡一分錢,怎麼就不體諒家裡了?

難道窮人家的孩子,就不該有能力去旅遊嗎?

看見有人提這樣的問題,心中感慨萬千。

花自己省的錢,打工賺來的錢,有錯嗎?

這可能是你心心念念的一次旅行,你可能看過了很多攻略,也可能看身邊同學昨天說走,今天就走了。

你呢,省吃儉用攢了這麼多錢,怎麼就不能出去玩一玩了?這根本就不是不講道理的啊?

沒錯,我也想告訴你,貧窮家庭父母的思考方式的確沒有那麼通達,你也是個大人了,可以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出選擇。

去吧,人生中有些事情,最怕的就是等。

但想來想去,還是想和你說點現實的。

雖然說你的人生和我一點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我不能忽悠你,缺德。

首先,你覺得你媽是不講理的,但其實更不講理的,是生活。

你家沒有存款,你爸好賭,你媽可能為了你每個學期的學費,要和他吵無數次架,才能把錢攢下來。

你媽需要錢交學費,你需要錢旅行,你爸需要錢賭博。

你們這一家,都要錢,這就是現實。

你覺得,自己攢錢不容易,憑什麼最後還是要變成學費,那不如當初直接花了好了,何必費這個勁?

說白了就是啥呢?可能你覺得,你是你,家是家。

但這終究是理論上來講。

而現實是,你們是一家人。

如果你花了這個錢,出去玩一圈,回來有一部分機率就是,你沒錢上學了。

上學,旅行,給你父親戒賭。這三個事情的難易程度碼成一排,最理智的那個,就是你現在的選擇。

你說咋選呢?你沒什麼好選的。

前些日子,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女子因為月薪4000塊錢買了個兩萬的包被丈夫指責,事情發酵之後,丈夫被罵上了熱搜。

咋回事呢?一對結婚5年的夫妻,最近因為妻子花了自己4個月的工資買了一個兩萬的包,鬧了矛盾。

丈夫說,自己妻子月薪到手不到5000塊錢,而自己的收入都看績效,每個月收入並不算穩定。

而他覺得這個錢,可以用在生活上,希望老婆以後不要再花這種冤枉錢了,我們家沒有這種能力。

而她的妻子表示,結婚這麼多年沒要過什麼,就花自己的錢買了個兩萬塊錢的包,真心寒。

你說她有錯嗎?講道理,人家自己掙多少錢花多少錢,沒必要受丈夫的限制啊,這哪裡有錯。

但現實呢?她掙多少花多少,那吃飯呢,穿衣服呢,坐車呢?日常的水電煤氣,柴米油鹽呢?

這花的還是自己的錢嗎?不是了吧。

你看,不還是這個道理嗎?

一家人,尤其是經濟並不自由的一家人,是遠遠談不上我花我自己的錢怎麼了這句話的。

你要是掙到花都花不完還好,沒人管你,但你瀟洒走一回之後,學上不了了,又或者說連續幾個月什麼錢都不剩了,真的很不現實。

我知道又有人要噴我了,難道男人養家,連女人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都負擔不起了嗎?

道理不是這麼講的,你說要是男人花上一年的工資買了塊勞力士,然後用女人養她,那豈不是全天下的人都要罵他小白臉?

唉,現實啊,就是這麼現實。

當了一家人,就要承擔一家人的責任和義務。

結婚成了夫妻,就要共同分擔生活的瑣碎。

我們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貧賤夫妻百事哀,貧窮帶給我們的抱怨和辛酸,永遠是說不完的,為什麼?

很多人就是沒想到這一點:

窮是一個連接著的紐帶,當你需要花家裡錢的時候,你就要明白一定會受到家裡條件影響這個事實。

如果人人都經濟自由了,車厘子論筐買,哪還有這麼多事情了呢?

誰都想做美夢,只不過窮的那個人需要早點醒,順便還要把被子疊了。

以前啊,我總覺得和家裡條件不好的人說貧窮二字,是很殘忍的事情。

畢竟人啊,天生就喜歡吃好的,玩好的,用好的,誰不喜歡花錢啊?

但是很多人不明白,從自己手裡花出去的錢,是要家人,親人付出多大的代價。

我見過為了要支新手機,讓父親去工地打兩個月工的女孩。

也見過了為了穿雙新球鞋,分期貸款讓家裡還的男孩。

他們啊,都是十八九的孩子,家裡條件很普通,但卻一點也不明白,這對家裡代表著什麼。

等真的到了一定年紀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越早知道貧窮代表著什麼,越好。

倒不是破罐子破摔,覺得生活無望,自己自卑到什麼都不配。

而是在遇見這種不公平,這種殘酷的時候,能早點認清這就是生活。

窮人家的孩子,就沒有旅行的權利了嗎?

有,當然有。

但前提是,你有沒有旅行的能力。

搭上臉皮和身體去窮游,不叫能力。

傾家蕩產拿著手中僅有的一點錢,也不叫能力。

這時候你就會發現:貧窮帶給我們的窘境,要遠比給我們的選擇多。

你有招嗎?你能做的,只有放平心態,然後想一想,怎麼靠自己跳出這個圈子。

記住,是靠自己。

人窮的時候啊,很多事情的門檻,會變的前所未有的高。

我不會說去勸你努力賺錢啊,刻苦讀書啊這種話,哪個窮人家的孩子,不知道拼了命的跳出這個坑呢?

發財的本事,我沒法告訴你,就連我自己這麼多年,都只悟出了腳踏實地這幾個字。

我能告訴你的只有要認清現實:有多大能耐,花多少錢。

這一點都不丟人,真的。

沒人會嘲笑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穿不起奢侈品。

我們瞧不起的,只有那些明知道自己家裡條件一般,還非要打腫臉充胖子,撐起自己虛無面子的人。

雖然說早點認識貧窮不能致富,但最起碼,可以活的稍微那麼通透一點。

而在通透之後,就是一顆破土重生的心。

我就是這麼過來的。

最後啊,雖然說了很多現實的。還想和那個孩子說。萬事都是可以坐下來好好談的。40000塊錢一次旅行,不太像是普通人家孩子的玩法。

和家長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少花點,少玩兩天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7RmwB8g2yegND_5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