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初,我曾經寫過一系列關於《紅樓夢》的系列文章,名字叫《跟著布丁讀紅樓》,因為各種原因,當時寫到19集就中斷了,今天打算接續下去。
幸好前面的19篇都是宏觀一些的,比如:《紅樓的人物關係圖》,《紅樓的版本有哪些?》《紅樓夢大事紀年》等等,並沒有向微觀方向去寫。
今天打算從《紅樓夢》的第一回開始讀(我們選用的版本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版1996年版的《紅樓》,我們知道,實際上是庚辰本),今天就先說說《紅樓夢》第一回最前面那一段作者序言的重要性。
(人民文學版《紅樓夢》封面)
這段自序,從「此開卷第一回也」起到「此回中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醒閱者眼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為止,以我們看,這一段自序相當重要,因為它至少傳遞出以下信息:
一、這是一本作者歷經患難,歷盡榮枯的之反思之書
實際上,作家飽經憂患是創作傑出作品的先決條件,司馬遷《報任安書》里說: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沒有經歷,就沒有寫作素材,沒有經歷,就沒有「憤」,沒有需要表達的思想,你看,大文豪魯迅也是「從小康之家墜入困頓」的,並認為這樣可以讓人「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曹雪芹畫像)
曹雪芹生於大富之家,到雍正六年,曹家遭抄家之後全家墜入困頓。其實這也是曹雪芹成為偉大作家的先決條件。
所以,曹雪芹在自序里說:「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絝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友規訓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87紅樓里的寶黛)
這當然是故作姿態,他當然不是一技無成,他只是要告訴讀者:我是一個有經歷的人,我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心裡憋了一肚子話,想要表達一些自己獨有的東西,這跟時下流行一般的志怪、言情、俠義小說絕不相同的。
二、這本書要表達的主旨藏在文字表面之後
清代,特別是雍正朝之後,「文字獄」大興,曹雪芹所要表達的東西,並不能痛快表達,他只能以文字特有的隱喻或影射作用,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深層思想內容,這些內容是不為朝廷允許的,所以,他要想辦法,於是他說:
「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名『甄士隱』云云……」
(87紅樓開頭的石頭)
又說:「雖我無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故曰『賈雨村』云云。」
還怕讀者不明白!又說:「此回中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醒閱者眼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
言下之意:大家別看我字面的意思,很多我想表達的真實意思,藏在表面文字之後,或者用諧音,或者用「夢」、「幻」等字眼加以強調。這實際上是重要提示,《紅樓》中存在大量的諧音,這些諧音所表達的,往往才是曹雪芹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比如賈家姐妹的元、迎、探、惜,實際是「原應嘆息」,英蓮,實際是「應憐」,卜世仁,實際上是「不是人」等等。
(惜春作畫四美同框)
這實際上給了讀者重要的線索,讀《紅樓夢》這本書,一定要注意諧音,注意特別的字眼,因因為文字之後所隱藏的東西,才是曹雪芹想要表達的真正東西。
三、這本書的性別觀是「重女輕男」的
實際上,《紅樓夢》所記述的人物,也是以女性為主的,曹雪芹「重女輕男」。階級批判視角的文學觀會再推而廣之說:這種思想實質上是反封建的,由此再引申生髮,這裡面還有民主主義思想,以及對現實社會各種制度(包括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的批判,甚至是社會統治思想及道德觀念的抗爭與反叛。
(87紅樓中的賈、林、薛)
曹雪芹借賈寶玉之口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女兒我便清爽,見到男人,便覺得濁臭無比。」實際上,這種女性為尊的視角,並不是賈寶玉的視角,而是作者的視角,他在自序里已經先行說明了:
「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
所以,《紅樓夢》又叫《金陵十二釵》,因為曹雪芹這本書記述的重點,是女子們不同的命運,折射出的,是整個社會。
(87版里快樂的大觀園)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語言藝術的高峰,這是一本讀來讓人唇齒留香的「雅」書,僅僅是一個開頭的作者自序,他傳遞出來的信息量已經是驚人的豐富了。
想要了解中國文化,想走入中國語言文學大門的人,《紅樓夢》是必讀之書,並且,它需要一點點,一段段、一回回地細讀。
(【跟著布丁讀紅樓】之20,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