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概述
鐵礦石是指含有可經濟利用的鐵元素的礦石,是鋼鐵冶煉的重要原料。鐵元素在自然界中蘊藏量極為豐富,在地殼的組成中僅次於氧、矽和鋁,較其它金屬易於開採、冶煉和加工。天然的鐵礦石礦物形態,主要分為赤鐵礦、磁鐵礦、褐鐵礦和菱鐵礦等。這幾種類型的鐵礦石構成了當今工業化開採利用的主要來源。
全球鐵礦石儲量
鐵礦石儲量是常見的金屬礦中儲量最為豐富的。根據美國地質局的調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底,鐵礦石原礦儲量達到1700億噸,遠超過其他常見金屬原礦儲量。按照美國地質局2015年的數據,全球鐵礦石原礦儲量含鐵量達到850億噸,儲量十分豐富。
截止到2018年,鐵礦石原礦儲量前5國家儲量占全球儲量78.5%;鐵金屬含量前5國家占全球總含鐵量73.4%。鐵礦資源集中於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中國、印度等國家。
澳大利亞、巴西也是全球鐵礦石產量居前的兩大國家,2018年兩國鐵礦石產量占全球產量55.60%。雖然中國和印度2018年鐵礦石產量占全球比重分別為13.60%和8.00%,也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國鐵礦石產量不能滿足國內需要、出口較少;印度受國家政策影響鐵礦石出口受限,因此全球鐵礦石供應主要還是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兩國。
我國鐵礦石產量概況
2018年12月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6842.2萬噸,同比增長3.3%;2018年1-12月我國鐵礦石原礦累計產量7.63億噸,累計下降3.1%。
從礦山企業數量看,我國礦山企業十分分散。根據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數據,截止到2017年底,國內規模以上冶金礦山企業共1523家,雖然相較前些年礦山企業已經大幅減少,但是相對澳大利亞和巴西,我國礦山企業數量仍然眾多,十分分散。
從鐵礦石進口數量來看,2000—2017年全球鐵礦石進口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47%,同期我國進口鐵礦石數量年均復合增速16.39%,是全球年均水平的2.53倍。從2011年起,我國進口鐵礦石數量一直穩定占據全球鐵礦石進口數量的6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
從進口渠道看,澳大利亞和巴西是我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地。2018年,我國從兩國進口鐵礦石數量合計占我國進口總量85.53%,創歷史新高,其中澳大利亞占比63.88%,巴西占比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