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選擇題,鄭雲龍選擇一路同行的正直與善良到底是什麼?

2019-12-26     丁明念響

《人生選擇題》是由今日頭條、西瓜視頻與新世相聯合出品的明星訪談微綜藝,每期華少都會帶領一位嘉賓進入平行人生,突破困境,回答各種人生大問題。

這一期#聊聊人生選擇題#中,華少和嘉賓鄭雲龍一起聊天了人生四個時期應該如何選擇的問題,通過這個節目不但能看到明星們生活的另一面,也能有所借鑑,雖然選擇的是另一個平行時空的另一個我,不過本著負責的態度,每一個人的選擇都可以看到每個人是如何堅持自己三觀的。

華少問鄭雲龍關於如何交朋友時,他特別選擇了兩個字眼來表達如何交朋友,即:正直和善良。不但自己交朋友是這樣,也期望朋友達到這樣的標準。

後面華少又問了鄭雲龍什麼樣的人能夠得到他的愛時,他又選擇了正直和善良。財富可以慢慢獲取,美貌會慢慢退色,這兩個品質卻是一個人底核的東西。

而且在這個節目中,這兩個字眼出現過數次,連華少最後都打趣他只會選擇這兩個詞了,是不是提前都練習好的標準答案,不會答題時就選擇這兩個詞,鄭雲龍說他是真的看重的,因為他自己就認為正直和善良就是他的優點所在。

在如今略顯浮躁的時代,正直和善良被許多人看作是老實人的標籤,而老實人卻是被許多人認為已經過時了,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偽善和奉迎,不然在事業中如何往上爬呢。

每個人都會對善良和正直有自己的理解,我曾經對一個人說過,走著走著,你已經變成曾經你最討厭的那個人了,原來她是如此正直和善良,卻在時間的磨壓之下變得世俗和卑微,這是她的選擇。

不是說選擇正直和善良就是高大尚,選擇偽善就是低俗,這無所謂對錯,一切都是自我人生的選擇了。於我而言,正直和善良是我看中的,人生的誘惑太多,而擁有這兩個品質,也許發不了財,但是可以過得心安及富足。

那麼這兩個詞彙到底有多大的魅力讓鄭雲龍一直堅持選擇的?


有溫度的字眼:正直與善良

這兩個字個人認為是有溫度的,它們擁有的溫度是來自於內心深處的溫度,而不僅僅通過表相就能體現出來。

正直意味著有勇氣堅持自己的信念。這一點包括有能力去堅持你認為是正確的東西,在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並能公開反對你堅信是錯誤的東西。

《呂氏春秋·去私》中有兩段經典的關於正直的故事,可以說詮釋了一個人不為私,只要是認為正確的東西就去堅持。

晉平公作皇帝的時候,有一個叫南陽的地方缺一個官。晉平公問祁黃羊:「你看誰可以當這個縣官?」祁黃羊說:「解狐這個人不錯,他當這個縣官合適。」平公很吃驚,他問祁黃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要推薦他?」祁黃羊笑答道:「您問的是誰能當縣官,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認為祁黃羊說得很對,就派解狐去南陽作縣官。解狐上任後,為當地辦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陽百姓普遍好評。

過了一段時間,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里缺一個法官,你看誰能擔當這個職務?」祁黃羊說:「祁午能擔當。」平公又覺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說:「祁午確實是我的兒子,可您問的是誰能去當法官,而不是問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平公很滿意祁黃羊的回答,於是又派祁午當了法官,後來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執法的好法官。

祁黃羊是個智者,只站在公正的立場去說話,而不因為誰是仇敵誰是兒子就有所偏袒,歷史雖然可以當成鏡子,許多人卻是視而不見。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偏袒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身邊這樣的案例很多,如果一件事是領導交待的,哪怕是領導的私事有的人跑得比兔子還快,一路開綠燈,如果是其他人的事,事是一樣的,那就能推就推,反正不關我的事,所以經常領導的一件小事圍著一堆人爭著去做,此時我一般選擇旁觀。

其他人有事沒人願意處理時,我選擇一視同仁的去做,總會收穫異樣的評價,評價最多則是不把領導放在眼裡,放在心裡,其實個人一直認為的,不管是你領導還不是領導,能幫忙我就幫忙,不能幫忙或者不合情理我也不會幫,對領導對任何人都是如此。

與人為善是做人的根本,當然不是要那種傻傻的善良,吃虧是小福,真把人當成呆子那直接拒絕了事,而且善良並不是表現展現出來的偽善,是發自內心深處的那種善,欣賞一句關於善良的話:善良的人絕對不會在不了解真相時輕易揣度別人。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不隨意對一個人評頭論足,才是善良最好的體現。

曾經TVB當家花旦藍潔瑛演活了《大話西遊》中的經典角色春十三娘,後來因為各種變故,淡出娛樂圈且生活困苦,在她去世後古天樂也幫忙操辦喪事,原本作為曾經的朋友幫忙一下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有些人卻說出不同的話,意思說他沽名釣譽,人活著的時候,幹什麼去了?想想這樣的指責顯出小人心態,卻不是一個人良善的體現,高下立分。

另有一個是作家梁曉聲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一次在法國,他跟兩個老作家一同坐車到郊區。那天刮著風並有毛毛細雨,前面有一輛旅行車,車上坐著兩個漂亮的法國女孩,不停地從後窗看他們的車。前車車輪碾起的塵土撲向他們的車窗,加上雨滴,車窗被弄得很髒。他們的車想超過,但路很窄。

他問司機:「能超嗎?」司機說:「在這樣的路上超車是不禮貌的。」正說著,前面的車停了下來,下來一位先生,先對後車的司機說了點什麼,然後讓自己的車靠邊,讓他們先過。

梁曉聲問司機:「他剛才跟你說什麼了?」司機轉述了那位先生的話:「一路上,我們的車始終在前面,這不公平!車上還有我的兩個女兒,我不能讓她們感覺這是理所當然的。」

梁曉聲說,這句話讓他羞愧了好幾天。

每個人的人生是如此不同,面對人生的選擇同樣會千變萬化,正如古典自由主義認為的:個人的自由不以妨礙他人的自由為前提。人生如何選擇完全是自己的自由,只要這種選擇不妨礙他人就值得稱頌。

鄭雲龍在人生選擇題中選擇了正直與善良一路同行,變得有點異類,如同華少說鄭雲龍被一些人稱之為採訪黑洞,而這正是他堅持這些品質的可愛之處,人生總得有什麼值得去堅守的,正直和善良為什麼會變得有點異類呢,也許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giWRm8BMH2_cNUgnc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