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式展現傳統文化——《中國奇譚》

2023-04-12   妙看影視

原標題:新方式展現傳統文化——《中國奇譚》

今天聊聊國產劇《中國奇譚》。

片名Yao-Chinese Folktales (2023)。

2023年第一天,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聯合B站出品了這部動畫短篇集《中國奇譚》,第一集一經上線就備受好評,成了2023年的開年爆款。

這裡的8個短篇故事大多數都根植於中國式故事,貼合中國人的情感需求。但也有幾部作品跳出中式思維,顯得十分突兀。

從製作質量來看,《中國奇譚》在動畫製作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在技術層面上都是比較成熟耐看的。

在視覺效果上,動畫集以傳統的手繪技術為基礎,融入了現代CG製作技術,極具特點,呈現出非常優美、精美的視覺風格。在音樂方面,動畫集也採用了豐富多樣的音樂元素,為整個動畫注入了濃郁的中國元素。

總的來說,《中國奇譚》在視覺質量上呈現了高水平,很具有觀賞性。

儘管《中國奇譚》不會每一集都是封神之作,但總體來說,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作為一部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動畫,《中國奇譚》顯得更具價值。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加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於自己國家的歷史與文化缺乏足夠的了解,這也很容易導致其身份認同感的降低。

而《中國奇譚》通過運用數位技術將中國的神話與傳說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向觀眾介紹了中國傳統文化,可以提高了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和認識。同時,還能向世界推廣中國文化。

《中國奇譚》一共8個故事,一開始的播放順序是《小妖怪的夏天》《鵝鵝鵝》《林林》《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小滿》《玉兔》《小賣部》《飛鳥與魚》。

《小妖怪的夏天》打頭陣成功引發觀眾共鳴,為後續精彩表現墊下伏筆,隨後《林林》等作品導致口碑持續走低,出品方緊急調換了後面第6集和第8集的播出順序,變成了現在的《飛鳥與魚》《小賣部》《玉兔》。

從這個調換順序可以看出,出品方也知道哪一集是最弱的,不能讓最弱的放在最後,把整部作品的口碑打翻。

第1集《小妖怪的夏天》

個人評價:9分

《小妖怪的夏天》作為《中國奇譚》的開篇之作是一個十分明智的決定。

整個故事完成度很高,情節緊湊、情感豐富,極富戲劇性和感染力,妙趣橫生,讓觀眾目不暇接。

通過不知名小豬妖的角度來講述《西遊記》的故事,融入傳統中國文化元素,為觀眾們呈現出一個真實、有溫度的奇譚。

動畫採用了傳統的手繪技術,結合了現代的CG技術,呈現出色彩鮮艷、生動逼真的畫面。

《小妖怪的夏天》起到傳承文化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博大精深的底蘊,其中就有許多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通過把這些神話故事進行現代化的表達,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深層含義,從而提高文化認同感和認同度。

此外,小豬妖的經歷也讓很多打工人看到了自己每天辛苦勞作的身影,將自己帶入其中更是產生無數共鳴,也讓觀眾們更加珍惜自己的親情、友情重要的生命支撐,這又進一步推高了故事口碑。不過弱弱地提醒一句,大多數人可不像小豬妖一樣有穩定工作,而是更像被小豬妖隨意掠奪的砍柴村民……

第2集《鵝鵝鵝》

個人評價:8分

《鵝鵝鵝》的故事改編自南朝時期的志怪小品《陽羨書生》,講述了一個年輕的貨郎在山裡幫助了一個受傷的書生,書生請貨郎喝酒,在席間,貨郎喝醉了,書生則藉機進入了他的夢中,最終,貨郎得到了解脫。這個故事非常具有古典文化味道,並且巧妙地運用夢境來講述故事。

本集在美術風格、古典文化、故事情節等多方面都展現了高水準。美術風格非常有特色,畫面細膩,場景考究,色調溫暖中透著詭異。雖然採用了2D動畫方式,但在細節方面下足了功夫,特別是角色表情、手部等細節細緻入微。

這一集中有許多傳統文化的符號,如鵝籠、酒杯、書籍、燭台、荷花,這些符號與故事情節相互交織,使觀眾不僅能夠欣賞美好畫面,更能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人物夢境和人物經歷、感悟與故事情節相互映襯,呈現出一幅幅意境深邃的畫卷。

《鵝鵝鵝》的故事情節簡單,但有著獨特深度。故事探討了生與死、理想與現實、自由與束縛等多個問題。貨郎本來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夢想的年輕人,但是他卻在現實中不斷地被束縛。而書生則代表了另一種理想和境界,他深知現實的殘酷,卻仍然堅持對自己的內心追求。通過夢境,貨郎得以在另一種境界中尋找自我的解脫。

第3集《林林》

個人評價:5分

《林林》是一個「狼孩子」式的傳說故事。故事講述狼孩子和人類孩子截然不同的成長曆程。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集是這個系列口碑下落的開始。

「狼孩子」式的怪談並不算新鮮,可以說故事很俗套,情節發展也沒有給人絲毫驚喜。前面說過《中國奇譚》主要以中國式故事為主,但《林林》的故事並不是中國式的。一個充滿叛逆和好奇的狼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對長輩的警告不管不顧,這本身就很不像中國孩子。

當然這一集也有優點,畫面優雅細緻,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在技術層面上展現出了應有的實力。

第4集《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

個人評價:7分

本集故事有關一個名叫王孩兒的留守兒童,他長期缺少關愛和陪伴,渴望家人歸來。溫馨感人的故事折射出許多社會問題,如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親情缺位缺少關愛,城市化造成的農村真空化等社會問題,這些問題披著傳說故事的外衣,依舊呈現出鮮明強烈的現實意義。

小妖怪作為出現在鄉村裡的角色,給這裡的留守兒童和老人帶來安全感和溫暖感。小妖怪並不是鬼鬼祟祟的害人精,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仙人,而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幫手,可以讓人想到自己老家的親人。

本集畫面很有年代感,場景里的鄉路、巴士等都十分接地氣,能讓那些在外打拚的人們想到自己的家鄉。

《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從多方面對社會問題進行了深刻反思和展現,精心設計和打磨了人物形象、畫面,明明出現了小妖怪,卻依舊讓人感到溫暖感人。

第5集《小滿》

個人評價:7分

本集採用剪紙動畫風格。

簡單說《小滿》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逐漸走出自己童年陰影的過程。

鲶魚代表一個人的童年陰影,在小滿這裡可能是鲶魚,在別的小朋友心裡可能是其他的事物。隨著年齡增長,小朋友漸漸長大,也漸漸發現那些曾經讓自己感到恐怖的事物不過如此,自己戰勝了恐懼不再害怕,但也再也回不到懵懵懂懂的童年了。

比起上一集對社會變遷的無奈,這裡更多是平靜的成長。

第6集《飛鳥與魚》

個人評價:3分

本集在《中國奇譚》中是最為突兀的一集,本身《中國奇譚》關注的都是中國式故事,要麼是神話傳說,要麼是有關國情的社會話題,但《飛鳥與魚》關注的卻像加上了科幻的文藝青年傷感文學。

故事從古代文學中汲取靈感,想學《田螺姑娘》,卻不得要領。搞出外星人空降信號的奇怪設定,又加上了文藝青年最喜歡的鯨魚,最後組合成了一個四不像。

52赫茲是文藝青年最喜歡的一個梗。「52赫茲」是一頭著名的鯨魚,它違背了鯨魚群居的天性,總是神出鬼沒,原因是它的聲音是51.7赫茲,頻率跟別的鯨魚都不同,因此其他的鯨魚無法接收到,因此它成了全世界最寂寞的鯨魚。中國樂隊The Verse還為這隻鯨魚寫下了《52赫茲》的歌,獻給所有因為獨特而孤單的人。

現在把文青的一套放在《中國奇譚》的組合里,結果就是讓人感到很怪。原本《飛鳥與魚》是《中國奇譚》第8集,後來出品方看著這個系列高開低走,趕緊調整播放順序,《飛鳥與魚》提前到了第6集,目的就是不能讓最差的一集收尾,否則會被口水淹沒……

第7集《小賣部》

個人評價:6分

故事講述一個北京胡同大爺在即將離開時,胡同里那些受過他照顧的物件兒向他表示感謝的有趣故事。整個故事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幽默感,充滿人們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

《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講的是中國農村的種種社會問題,那麼《小賣部》講的就是北京獨居胡同大爺的日常生活。前者讓人悵然若失,後者則讓人輕鬆豁達,沒辦法,這就是生活在不同地域的顯著差異。不管別的地方的人怎麼想,這一集的確是接北京的地氣。

在第6集踩坑後,《小賣部》又回到前五集的水準,即便不能讓所有人產生共鳴,也足以引起熱心老人們的共鳴了。

第8集《玉兔》

個人評價:7分

本集從一開始銀河環衛隊登場就透著不正經的氣息,隨後發展更是有點兒《獨行月球》的味道。

月球上出現玉兔融入了中國神話元素,形象也致敬了剪紙形象,巧妙地完成了點題。太空環衛工王小順雖然是個廢柴,但心底還有著一絲善良。觀眾即便把自己代入王小順最後也不會有負罪感。

《玉兔》中的兔子機器人在執行任務時,表現出堅韌和勇敢,成功贏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玉兔》作為這個系列的收尾,要比《飛鳥與魚》好得多,至少讓人看到了廣闊未來,而不是自鳴得意地沾沾自喜。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