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屆廣交會展現「中國製造」新氣象

2024-10-11     中工網

原標題:10月15日至11月4日相約羊城(引題)

第136屆廣交會展現「中國製造」新氣象(主題)

國際商報記者 白舒婕

10月10日,記者從商務部召開的第13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136屆廣交會將於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廣州分三期舉辦,線上平台繼續常態化運營。

據了解,本屆廣交會以「服務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開放」為主題,展覽總面積155萬平方米,展位總數7.4萬個,設55個展區、171個專區。線下展參展企業超3萬家,其中出口展企業約2.94萬家,比上屆增加近800家,新參展企業近4600家。三期分別聚焦「先進位造」「品質家居」「美好生活」題材。採購商預註冊踴躍,截至10月9日,已有來自203個國家和地區的12.5萬境外採購商預註冊,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占75.7%。

商務部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儲士家表示,第136屆廣交會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召開,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後舉辦的首屆廣交會,意義重大。「我們將以改革為牽引、以市場為導向、以成交為核心、以服務為支撐,推動廣交會常辦常新、越辦越好,為促進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商務新篇章作出新貢獻。」

逐「數」向新 「綠」潮湧動

廣交會歷來被視為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第136屆廣交會的參展企業結構、展品特點、配套活動等方面均展現了「中國製造」新氣象,釋放發展新信號。

據介紹,本屆廣交會新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大量湧現。擁有國家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等稱號的企業8000多家,比上屆增長超過40%。「新三樣」、數位技術、智能製造相關題材企業約3600家,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14000多家,通過各類國際通行認證的企業18000多家。現場將展出新品115萬件、綠色產品104萬件、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111萬件,均比上屆明顯增長。舉辦約400場新品發布活動,比上屆增長超30%。同時,繼續在三個展期設立進口展,展覽面積3萬平方米,吸引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的730家企業參展。

與此同時,本屆線上參展規模更大,目前共有約4.8萬家企業上傳展品約375萬件,企業數和展品數分別比上屆增長60%和50%,均創歷史新高。除線上平台常態化運行外,將供采對接活動貫穿全年。

「數字化、綠色化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廣交會積極順應這一趨勢,展現新的作為。」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肖露介紹,本屆廣交會數字化、綠色化企業和展品參展更多。據展前調研,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中,57.8%採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技術工具改造提升產業鏈;55.9%的企業在綠色低碳領域擁有外觀、實用、發明等專利。首次在新能源專區中增加氫能新題材,新設儲能產品專區,共吸引新能源參展企業110多家。各類企業在廣交會現場展示數字化智能產品39萬件、綠色低碳產品將超過104萬件,分別較上屆超300%、130%。

同時,各類配套活動更聚焦綠色化、數字化方向。優化跨境電商展示區,吸引40多家大型跨境電商平台及物流、收結匯等優質配套服務商參展,圍繞貿易鏈條、環節進行服務展示,推動外貿新業態與傳統業態融合互促。本屆廣交會還將舉辦750多場貿促活動,較上屆增加140多場。其中,新品發布活動約400場,將為數字化、綠色化的產品提供更多供采對接機會。

此外,展會服務更契合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本屆廣交會上將召開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研討會,在研討會期間發布綠色貿易公共服務平台,助力廣大外貿企業提升綠色貿易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優化線上平台功能,首次推出虛擬數字人,全新推出廣交會APP。繼續實施常態化綠色布展,本屆綠色展位普及率達100%。

境外採購商「量穩質升」

貿易促進活動再創新高

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平台,第136屆廣交會再度吸引全球採購商紛至沓來。

儲士家表示,上屆廣交會境外採購商近25萬人,創歷史新高。目前,從境外採購商預註冊量、酒店預訂量和航班預訂率等指標看,本屆廣交會境外採購商到會有望「量穩質升」。據介紹,本屆廣交會不僅採購商預註冊踴躍、來源廣泛,且大商持續增長,預計到會大商將首次突破300家。目前已有223家全球零售250強和各國各地區大商確認組團參會,較上屆同期增長24%。此外,已有121家境外工商團體報名確認組團參會,較上屆同期增長12%。

「境外採購商跨越重洋、不遠萬里來到廣交會,體現了全球工商界對中國產品的信賴、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儲士家說。

廣交會萬商雲集、信息薈萃,為助力供采雙方高效對接,本屆廣交會將舉辦750多場貿易促進活動,再創歷史新高。

一是強化供采對接。本屆廣交會攜手全球合作夥伴和頭部跨國企業,在美國、法國、巴西、印尼、肯亞、澳大利亞等65個國家和地區舉辦250多場「貿易之橋」供采對接活動。

二是強化新品推廣。本屆廣交會將舉辦約400場新品發布活動,涵蓋工業製造、電子家電、車輛、時尚等13個行業。同時組織近20場品牌推廣活動,策劃12條新品專題宣推線路,還將舉辦20場「好寶好妮探廣交」活動。

三是強化設計創新。本屆廣交會產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PDC)將組織來自德國、法國、荷蘭、希臘、瑞典、義大利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113家設計機構參展,為展客商提供全球優質設計資源。

四是強化資訊交流。本屆廣交會將舉辦40多場專業會議活動。其中,將圍繞貿易政策法規、貿易風險防控、行業貿易標準等主題,舉辦3場經貿形勢研討會,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服務擴大制度型開放。本屆廣交會首次聯合業界頭部企業和知名專業機構,發布《電子電器產品出海東南亞市場白皮書》《工具產品歐美市場消費趨勢報告》《中國品牌出海發展報告》等10餘份前沿性、趨勢性主題報告。

保持外貿運行態勢有信心

著力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

談及當前外貿形勢,肖露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外貿運行整體穩中有進,展現較強韌性和活力。規模達到歷史同期新高,國際市場更加多元,貿易新動能加速釋放。

「當前,中國外貿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嚴峻,地緣政治和貿易保護影響仍在持續,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有信心繼續做好下一階段工作。」肖露說,這份信心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全球貿易整體處於復甦進程中,國際組織普遍預測2025年全球貿易需求將保持增長態勢;二是中國外貿綜合競爭力在持續提升,我們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多元的市場布局、靈活的業態模式、不斷加快的綠色化、數字化進程,以及越來越多的自貿協定夥伴,這些都將不斷貢獻新的增量;三是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商務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各項部署,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保駕護航,更好釋放外貿新動能。「下一步,中國還將釋放更多開放紅利,為貿易夥伴帶來更加廣闊的市場機遇,共同促進全球貿易的繁榮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廣交會積極支持體現新質生產力的企業參展。據悉,商務部圍繞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廣交會平台作用,主要開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管理辦法,便利更多優質生產企業直接參展。截至目前,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中,擁有上述稱號的優質企業首次超過8000家,展位數2.4萬個,分別占出口展企業和展位總數的27%、33.6%,分別比上屆增長40%和43%。

二是優化專區布置,設置更多優質題材。本屆共設置171個產品專區,其中,智慧類題材的專區16個,參展企業較上屆增加近300家,展位數量增長約26.5%。如智能物流、智慧出行專區企業分別增長66%和28%。智慧生活、工業機器人、智能製造生產線等專區吸引企業近400家,展位規模超1500個。

三是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鼓勵更多新產品、新技術亮相。根據展前調研顯示,94%的參展企業將帶來新產品,64.8%將展出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本屆現場將展出的新品和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均超過百萬件,一批人形機器人、智能設備、無人駕駛產品等將首次亮相。

「從本屆廣交會起,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將對首次參展的原創性發明、品牌商標、外觀創新等產品,出具展出證明,更好助力企業申報專利、保護智慧財產權。」肖露說,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指導支持各地方、商(協)會積極安排本地區、本行業優質企業參加廣交會,宣傳推廣優質企業和產品,更好助力貿易高質量發展。

來源:國際商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f9bf3f8018d6fca81a016095635a2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