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林正骨丨冬日一碗湯,驅寒暖身賽藥方,喝湯之餘,這2種佳肴也別錯過~

2023-12-21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醫林正骨丨冬日一碗湯,驅寒暖身賽藥方,喝湯之餘,這2種佳肴也別錯過~

《醫林正骨》欄目由廣東省名中醫林定坤教授及其團隊傾力打造。

過個「暖冬」

日常生活里,除了添被、加衣、開暖氣等措施之外,「吃」也是當中的重要一環。

當下,天地陽氣入里收藏,陰氣旺盛,合理的進補不僅能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還能驅寒暖身,順時調養身體,為下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接著上周的暖冬專題,本期欄目,我們就來給大家分享幾道冬日裡暖身護筋骨的美味佳肴

當歸生薑羊肉湯

氣溫寒冷,滋補禦寒,總少不了一鍋老火靚湯。

而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一款最為經典的傳統藥膳——「當歸生薑羊肉湯」

其來源於《金匱要略》中記載的方子: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金匱要略》

但這道驅寒滋補的名湯原方藥材用量太大,我們將原方進行改良後,形成了下面這一道適宜現代大多數人群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方

當歸生薑羊肉湯

材料

羊肉500g、當歸20g、生薑20g、孜然5g、山藥100g、白蘿蔔半個、3-4個去皮馬蹄、枸杞10餘粒

做法

1. 將羊肉清洗乾淨、切塊,首先加入清水浸泡約1小時,期間需數次換清水去掉血水;

2. 浸泡後撈出,沖洗乾淨,冷水下鍋,大火煮沸後調小火再煮3min,撇去浮沫後撈出備用;

3. 將焯水後的羊肉與生薑、當歸、山藥、白蘿蔔、馬蹄放入鍋中,加入孜然、料酒少許,再加入清水沒過食材,燉煮一個半小時;

4. 加入枸杞和適量鹽調味,即可盛出。

備註:上述材料用量為2-3人份,具體用量可自行斟酌。

功效

湯方中,羊肉溫燥,大補元氣,當歸、枸杞補血,山藥健脾,配合生薑辛溫散寒,共助羊肉大補氣血

適用人群

中老年人群中陽氣虛衰明顯畏寒、怕冷、怕風者,此湯具有明顯的暖身補血強健筋骨的功效,冬季每周都可以喝上一次

平日易疲勞工作強度大熬夜多的女性,且面白唇淡怕冷怕風的,也可在冬季非經期每周喝一次。

注意事項

感冒消化不良的人群、處於經期的女性不建議飲用

此湯方建議在冬季飲用。

韭菜餃子

餃子,是不少北方地區餐桌的「主角」。

相傳它誕生於我們的醫聖張仲景之手。在冬至那一天,他發現許多鄉民因為寒冷把耳朵凍爛了,於是便在空地上搭起了醫棚,煮了一大鍋「祛寒嬌耳湯」。

湯底由羊肉和眾多祛寒的中藥材熬制,湯料撈起切碎後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也就是如今的餃子。吃著「嬌耳」,喝著熱湯,村民們的身體暖了,耳傷也痊癒了。

而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也就保留至今。

隨著時代的發展,餃子在日常餐飲中越來越常見,餃子餡料也變得日漸豐富起來。

除了古方中的羊肉餃之外,我們常吃的餃子中,還有一種口味的餃子也具有溫補驅寒的作用,那就是韭菜餃

食物養生檔案

韭菜

功效

韭菜味甘辛性溫,有「歸腎壯陽,止泄精,暖腰膝」之效,平時容易腰膝酸軟怕冷者都可以多吃。

溫馨提示

具有口舌生瘡咽干喉痛手腳心發熱不自覺出汗等陰虛內熱症狀的人,應該謹慎使用韭菜,不宜多吃

黑芝麻湯圓

北有餃子,南有湯圓。

湯圓這一道佳肴,不僅味美,還有著「團團圓圓」的好寓意。

或是下午茶,或者餐後甜品,南方地區的餐桌上總少不了它的身影。

口味大家各有所愛,在筋骨養護效果上,還是黑芝麻湯圓奪得了「頭籌」

食物養生檔案

黑芝麻

功效

黑芝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和維生素E,有補血養腎的作用,有助於補肝腎潤五臟

多吃對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溫馨提示

黑芝麻湯圓表皮由糯米粉製成,餡料內含糖量高,屬於高糖分、高熱量、不易消化的食品。

糖尿病患者以及胃腸疾病患者,不宜多吃。

DONG

ZHI

又是一年冬至時

希望這3道美食,能夠給大家明天準備冬至佳肴提供一些參考。

提前祝大家冬至安康,闔家團圓~

往期回顧

醫林正骨丨「我只學了你教我的鍛鍊,就免了手術,太值得了!」

醫林正骨丨不推薦!這5個鍛鍊不適合老年人,請提前避坑

醫林正骨丨長了「富貴包」,該咋辦?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f942d327480ae82fba71c7bbbbb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