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前三季度郵政業成績單出爐。1-9月全省快遞業務累計達39.8億件。
雖然官方還未公布地市級的數據,但根據前八個月的數據,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武漢、孝感、鄂州、天門、荊州。
在前五名中,天門市屬於典型的「異類」,它是唯一的湖北直轄縣級市。無論是城市規模、人口總量與經濟總量都低於荊州、宜昌等地級市,但快遞量卻比它們領先。
數據顯示,天門1-8月快遞業務累計量已超1.9億件,這意味著,伴隨9月數據的更新,天門將成為武漢第四座快遞業務量突破2億門檻的城市。
天門的快遞成績和同為直管市的潛江、仙桃比更是大幅領先。1-8月,潛江和仙桃加起來的快遞業務累計量為1.2億件,僅為天門總量的60%。
天門緣何成為湖北快遞業發展的一匹「黑馬」?而這一切,都要從老百姓身上的衣服說起。
【1】三年,如何讓天門快遞件增長400%?
時光拉回到2019年,在天門的長灣社區規劃了一條美食街。
這裡的住戶不會想到短短2年後,這裡就會成為一鋪難求,一年可以發出200萬件衣服的服裝街。
此時天門的快遞業務量放在全省看,尚處於末端尾流。湖北省郵政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天門全年的快遞業務量為667萬件,排在湖北17座城市的倒數第二位。
即使和同為直管市的潛江和仙桃比,天門也處於下峰:仙桃快遞業務量為1960萬件,近乎是天門的3倍;潛江快遞量也超過了天門,達866萬件。
為何短短4年過去,天門快遞量一下子「狂飆突進」,成為了湖北快遞業的「佼佼者」?
長灣社區那條服裝街就是答案。
命運齒輪的轉動發生在2020年。在這一年裡珠三角等沿海地區,受原材料、用工成本、產業政策以及疫情的影響,大量紡織服裝企業開始往中西部地區轉移。
對於服裝企業的業主來說,這場遷徙無外乎有三種選擇:要麼向廣東的韶關、清遠等地轉移,其次向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搬遷,再次則是搬到新疆、甘肅等西部地區。
天門憑藉著它獨特的優勢,在服裝產業上接住了這波「潑天富貴」。
首先,服裝行業的生產離不開棉花。天門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北部,農業以盛產棉花著稱,有「中國棉都」的美譽。
天門棉花總產量長期居全國縣(市)之首,其優質的棉花和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讓服裝企業可以兼顧生產和市場。
同時,天門具有獨特的服裝業人才優勢。上個世紀80、90年代,許多天門人南下去廣東打工,並從事服裝加工。他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成為了廣州服裝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數據顯示,天門從事紡織服裝業的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其中市外近20萬人,主要集中在廣東等地。
當他們選擇遷徙的時候,老家天門就成為了不二之選。天時地利都齊備的情況下, 更離不開「人和」——天門的主政者們並不是被動地等待服裝業主回歸,而是選擇主動出擊。
比如,天門市人民政府組成工作專班積極對接廣州天門商會等協會,召開招商推介會,引導在外成功人士回鄉創業,搭建用工就業交流平台,幫助產業工人在「家門口」就業。
這些人極大地充盈了天門本地服裝業的發展力量。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天門共有服裝企業2284家。同年,共有1000多家紡織服裝類市場主體落戶天門,承接返鄉就業人員近2萬人。
這2萬人放在天門,是一個相當誇張的概念。根據《中國城市統計年鑑》,2022年天門城區總人口一共是26.8萬。這意味著承接沿海的產業轉移,天門直接增長了近7%的總人口。
如此大量的服裝從業者返鄉,勢必會形成強大的規模效應。截至2022年6月,天門形成了包括龍騰服裝小鎮、岳口電商文創城、國投產業園等六大紡織服裝業產業集聚區。
政府對於這些產業園有許多政策上的扶持。僅2022年,天門紡織服裝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超過1400萬元,2023年1月,還專門設立2億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
乘上產業轉移的「東風」,天門的服裝業自然「扶搖而上」。伴隨著大量服裝的生產與銷售,拉動了天門本地快遞件數的快速騰飛。
湖北省郵政管理局數據顯示,2020年天門快遞業務量達2167萬件,同比前一年增長219%,增速居湖北第一;到了2022年年底,天門快遞業務量已經突破1億件大關,位居全省第六。
【2】天門服裝的盡頭,是直播帶貨
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是,湖北在承接沿海紡織服裝業的轉移過程中,並不僅僅只有天門。但從快遞業務的增長速度來看,天門卻是最快的那一個。
比如荊州,童裝成了當地發展服裝產業的重要領域;仙桃的女褲產業規模全國領先,中國女褲名鎮毛嘴鎮坐落於此;「潛江裁縫」是全國十大勞務品牌,在服裝代加工方面與多個服裝品牌有合作。
上述幾個城市的快遞業務也在過去幾年時間裡迅猛增長。潛江的快遞業務件數從2020年的1160萬躍升至2022年的2339萬,同比增長100%;仙桃的快遞業務件數從2020年的3434萬躍升至8600萬,同比增長150%;
但這些數字都遠不如天門誇張。天門2022年快遞件數為1.08億件,同比2020年增長達到驚人的401%,增幅高居湖北第一。
顯然,除了交通、人才回流、政策等因素,天門服裝產業的迅速發展還來自自身在全省獨一無二的定位。
2022年11月,天門市市委九屆四次全會提出建設全國服裝電商產業示範基地。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點。
正是將服裝和電商結合起來,讓天門的快遞業務在全省的增長中實現「一騎絕塵」。
上述目標的提出,是因為天門主政者看到了服裝電商的強大帶貨能力。數據顯示,2022年1月-9月,全市快遞業務量達到8305萬件,約85%為服裝電商快遞。全市服裝企業2284家,其中服裝電商類市場主體達1869家,占比超8成,屬於絕對的「主力軍」。
服裝電商,簡單講就是直播帶貨。2020年以來,除了珠三角服裝產業轉移,直播帶貨的興起是另一股改變服裝行業的「現象級風暴」。
根據《2024 抖音電商達人成長報告》,過去一年抖音電商達人帶貨總銷售額同比增長43%,新增帶貨達人528萬人,同比增長74%。
為了乘上直播帶貨的「東風」,以及實現打造全國服裝電商產業示範基地的目標,天門在2023年里下了諸多「硬功夫」。
首先,電商直播需要相關的專業人才。天門就與武漢紡織大學、天門職業學院等院校對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為服裝電商產業提供優質人才資源。
同時,與全國頭部直播企業遙望科技、新光控股打造天門遙望網絡直播基地、中豪網絡直播基地,為本地孵化大量電商主播,也為服裝銷售拓寬渠道。如今的天門已經實現24小時不間斷服裝直播。
為了擴大影響,2023年天門還舉辦了2023中國·天門服裝電商產業峰會、2023「天門杯」中國服裝電商時尚主播大賽等系列活動。
「通過賽事舉辦,引進、吸納、培養服裝電商直播專業人才,擴建本地網紅直播人才庫,進一步推動中國(天門)服裝電商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在談到建設全國服裝電商產業示範基地的新思路和新舉措時,天門市商務局貿促會副會長師慶楠如是說道。
另一方面,天門緊抓項目,促進本地電商服裝發展,2023年,共簽約紡織服裝類項目92個,總投資超200億元。
人才培養與政策扶持的雙重加持下,天門服裝電商的「主力軍」屬性進一步加強。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共有紡織服裝企業5000餘家,其中服裝電商企業3000多家。
這些增長最終體現在天門服裝行業的銷量上:截至2023年年底,女裝銷售量排名全省第一;服裝電商交易額突破500億元,要知道當年天門的GDP總量才為712億元。
天門的快遞量,也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到2023年年底,天門一年的快遞業務量突破1.7萬件,超越宜昌,來到湖北第五位。而且體量和荊州已經十分接近。
同年,天門的整體經濟水平登上新台階。賽迪顧問發布的《2023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中,天門市排名第96位,成為湖北境內第8座「百強縣」。
【3】那麼多服裝產業園,差異在哪裡?
再到今年,天門的電商服裝產業之路,又走到新的路口。
2024年3月,天門市被正式授予「中國服裝電商產業示範基地」稱號。同年6月,《天門市服裝電商產業發展報告》發布,披露天門的現有服裝類市場主體6500多家;全市服裝電商企業平台註冊商鋪數量共計12000多家。
這個數據,其實離天門給自己設立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根據《天門服裝電商產業基地發展規劃》,到2026年,「力爭全市服裝電商主體超過10000家,服裝電商從業人員超12萬人」
要實現這個目標,絕對不是簡單的招商引資。更重要的問題是,天門如何在擴大服裝市場主體規模的同時,避免同城之內服裝業的同質化競爭,實現差異化發展。
這裡就牽扯到中國產業園區的一場「硬仗」。
根據公開數據,2023年開始我國產業園區面積以每年1.4億平方米的速度新增,預計到2025年總供應量將突破62億平方米。
園區的迅速擴張,卻並沒有伴隨著產品形態和運營模式的百花齊放。相反地,園區同質化的競爭問題愈發嚴重。
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北京中關村,它始建於1988年,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但招商同質化導致內耗,最終在2009年讓中關村決定整合「一區十園」。
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該計劃強調,要推動同質低效產業園區整合升級,打造高水平專業化產業服務支撐體系。
在這個新政策下,尋找差異化成為了園區發展的重中之重。天門目前有多個服裝產業聚集區,天門的主政者有意讓它們的功能定位不一樣。
位於天門市東南多祥鎮的龍騰服裝小鎮,它以自產自銷的服裝企業居多,而且專注男裝領域,漢派男裝已占據國內男裝市場60%的份額。截至目前,已集聚企業近60家、產業工人4000多人。
位於天門市南部的岳口鎮,它主要從事拼多多電商或半成品的加工;天門的九真服裝工業園特色則為跨境電商。
除了產業園在功能定位的橫向差異,整個天門在服裝產業鏈上也有縱向差異。
目前天門全市的紡織企業涵蓋了紡織織造、面輔料供應、服裝加工、電商營銷、物流配送為一體的產業鏈。這也給了天門服裝企業增長帶了差異化空間。
比如天門的國投產業園,可以輻射產業的上游,入駐了紡織服裝企業100餘家。大到縫紉機、小到服裝紐扣,均可生產。而天門電商產業園則更傾向於電商營銷的領域。
今年前三季度,天門的快遞件數已經突破2億件大關。天門主政者希望,將來在中國經濟的版圖上,能有「南義烏,北臨沂,中天門」交相輝映。
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今年前三季度,義烏的快遞件數為123億件,排名全國第一,臨沂快遞件數達16.5億件,排全國第18名。
這樣看來,天門的服裝電商之路,依然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文/九派新聞記者付聰
【來源:九派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