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抽煙的人突然戒煙,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2023-11-28     科普中國

原標題:長期抽煙的人突然戒煙,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人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甚至一些資深煙民都會因為健康原因果斷戒煙。但是關於戒煙也有很多讓人將信將疑的傳言,比如像什麼長期吸煙身體會習慣,突然戒煙反而會戒出病來等等。

那麼這些說法正確嗎?科學的戒煙手段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咱們就簡單聊聊。

不是戒煙不堅定,而是患病需治療

如果你身邊有戒煙的朋友,你可能會發現,有些人說戒,很快就戒掉了,而有些人戒煙的時候則「百爪撓心」,見到煙就想抽,結果反覆戒煙,反覆不成,還有「不就是戒煙嗎,我哪天不戒個二三十次」的段子流傳。這是因為前者意志更堅定嗎?雖然戒煙跟意志力確實有一定關係,但戒不掉卻不一定是因為意志力薄弱。

圖片來自:pixabay.com

原來,就算都是煙民,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不成癮的,對於沒有成癮的煙民朋友來說,確實可以依靠毅力戒煙。但是對於罹患煙草依賴的患者來說,事情就不那麼簡單了。

這裡說的「煙草依賴」本身是一種致死性的慢性病。之所以會產生依賴,主要是因為煙草中的尼古丁能讓人上癮或產生依賴性。具體來說,吸煙時尼古丁會進入血液,促使多巴胺大量分泌,讓人產生快感,讓煙民有事兒沒事就老想著來一根煙。

而經常攝入尼古丁,身體很快就不再滿足,想吸更多的煙,獲得更多的尼古丁,以產生更多的多巴胺。這樣一來,神經系統都會慢慢受到影響。一旦戒煙,多巴胺濃度一降下來,就會引起易怒、緊張、煩躁、情緒低落、手抖等戒斷症狀。那些「老煙槍」一根接一根地抽,往往只是為了避免這些戒斷症狀,而不是因為吸煙真有什麼快感可言。

圖片來自:pixabay.com

根據 2018 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發現,我國吸煙者中煙草依賴的患病率高達 49.7%,而煙草依賴者戒煙成功的可能性顯著低於非煙草依賴者。對於已經產生依賴的吸煙者,其實是罹患了疾病,光靠意志力戒煙就很困難了,尋求專業的戒煙幫助,比如去戒煙門診,才有可能提高戒煙成功率。目前科學有效的戒煙方法,包括心理干預行為療法及戒煙藥物等綜合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戒煙成功率。

準備全面,科學戒煙

吸煙者在戒煙前通常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說首先給自己是設定一個戒煙日,戒煙日一般在開始戒煙前的兩周內,同時要告訴家人朋友和同事自己已經決定戒煙決心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接下來要了解在戒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特別是在最初的幾周內,可能出現不少問題和困難。比如說因為吸煙成癮,出現尼古丁的戒斷症狀,我們就要使用相應的戒煙藥物。另外還要處理掉身邊與吸煙有關的一些物品,比如說打火機、煙灰缸等,使自己的家中或辦公室成為無煙的環境,為接下來的戒煙做好充分的準備。

另外煙民朋友還可以微信上搜索關注微信號公眾號「在線戒煙」,參加在線戒煙活動,如果煙民朋友在戒煙的過程中遇到困難,還可以前往戒煙門診就診,通過專業的戒煙指導和治療,或撥打全國專業戒煙熱線 4008085531 這個號碼獲得幫助。

這裡還要強調一下,吸煙的朋友要記住,吸煙成癮是個疾病,如果戒煙不成功,不要過分自責或者懷疑自己的意志力,吸煙成癮是需要治療的,只有找對正確科學的戒煙方法,才可能在戒煙路上少走彎路。

戒煙好處多

順利戒煙,可以明顯降低吸煙者的死亡風險,且戒煙的持續時間越長,死亡風險越低,更重要的是任何年齡戒煙均可獲益,早戒煙的人比晚戒煙者的預期壽命要更長。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人的平均壽命約減少 10 年,而 60 歲、50 歲、40 歲和 30 歲戒煙,分別可贏得約 3 年、6 年、9 年和 10 年的預期壽命。

圖片來自:pixabay.com

而且,與持續吸煙者相比,戒煙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殘疾,吸煙者吸的每一支煙其實都在傷害自己的身體,有研究發現與不吸煙者相比,每天吸一支煙的人罹患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的風險均明顯增加,沒有安全的吸煙水平,吸煙者的目標應該是戒煙而不是減量。更何況我們也要考慮二手煙對別人的傷害。

正所謂戒比不戒好,早戒比晚戒好,只要吸煙者有戒煙的決心,隨時都可以加入戒煙者的行列。拒絕煙草,遠離危害,戒煙一定會給身體帶來益處。請煙民朋友們開始行動。

策劃製作

出品 | 中華醫學會

作者丨肖丹 中日友好醫院控制吸煙與呼吸疾病防控部主任 研究員

審核丨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策劃丨丁崝

責編丨丁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e2b137a08edfdff3b985ae5677ed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