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兩會報告丨湘潭檢察機關以法治之力助推高質量發展

2023-12-31     湘潭在線

原標題:向兩會報告丨湘潭檢察機關以法治之力助推高質量發展

鑄檢魂 逐浪高 聚力護航促發展

——湘潭檢察機關以法治之力助推高質量發展

文/ 趙明 肖婧

近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加強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和基本能力建設,各項檢察工作穩步發展,為湘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檢察自覺,砥礪奮進、忠誠履職,以具有湘潭特色的「檢察力度」「檢察硬度」「檢察溫度」不斷推動全市各項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服務大局 彰顯檢察力度

湘潭市檢察機關堅持把「四下基層」等要求貫穿「走找想促」活動全過程,市檢察院領導班子成員常態化深入基層調研80餘次,推動解決各類問題47個,建立完善相關制度8項。2023年,全市檢察機關出台一系列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機制文件,高標準、嚴要求開展「五個一次」「三個優化」系列專項行動,清理並銷結涉企「掛案」6件,監督撤案7件,適用企業合規辦案13件,批准逮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案件80件120人,提起公訴93件203人。其中1起案件被評為全省檢察機關優秀案件,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三項專項行動護航民企發展獲評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產權司法保護百佳實踐案例」。立足司法辦案,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是湘潭市檢察機關依法能動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法律監督職責,2023年共辦理各類案件13248件,同時通過案件辦理捕捉社會治理的痛點、盲點和難點,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圍繞校園安全、金融監管等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16件,推動治罪與治理相結合。如,雨湖區檢察院結合辦案對安全生產執法領域存在的問題形成分析報告,提出治理對策,助力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岳塘區檢察院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建立服務殘疾人相關機制,獲評全省檢察機關十大優秀社會治理檢察建議。

在湘潭縣雲湖橋鎮接訪。

過去一年,湘潭市檢察機關持續夯實基層基礎,深化市檢察院領導聯點、內設機構聯繫幫扶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市檢察院黨組協管職能,優化基層檢察院班子配備,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全力推動基層檢察院建設高質量發展。目前,協同當地黨委交流、調整、提拔2批次14人,基層院班子成員平均年齡下降至45.9歲。

2023年,湘潭市檢察機關13個集體和38名個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其中2人榮獲「全省優秀公訴人」稱號,12人入選全國、全省業務條線人才庫。

能動履職 擔當檢察硬度

湘潭市檢察機關以四大檢察職能為己任,在維護安全穩定方面,「檢察藍」依法能動履職,深耕主責主業,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湘潭建設。

2023年,批捕各類犯罪嫌疑人1574人,起訴3582人。從嚴懲治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犯罪,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鬥爭,以寬嚴相濟維護社會安定,對輕微犯罪、主觀惡性不大的犯罪依法落實「寬」的政策,減少社會對抗,促進社會和諧。全市檢察機關認罪認罰適用率86.6%,量刑建議採納率97.1%。針對新型犯罪中的涉網絡犯罪,檢察機關全力促推依法治網,起訴利用網絡實施詐騙、賭博、傳播淫穢物品等犯罪1245人,提前介入「7·17」涉緬北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就證據標準、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等提出檢察意見;針對一起涉案人員多為在校大學生的「兩卡」犯罪,岳塘區檢察院審查案件後,對8名在校大學生作出不起訴決定,幫助涉案學生回歸正常學習生活。

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揭牌。

在著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湘潭市檢察機關加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成立全省首個檢察機關智慧財產權綜合保護中心,起訴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42人。湘潭市承辦的某上市科技公司高管李某華違規獲取公司多項核心商業秘密一案,檢察機關對李某華批准逮捕,形成有力警示震懾。依託12309檢察服務中心專設民營企業綠色通道,在市工商聯設立服務法治化營商環境檢察工作辦公室,為民營企業尋求法律諮詢、司法救濟提供便捷高效服務。

青山綠水檢察同護,檢察機關積極開展保護長江流域專項行動,守護藍天碧水,助力環境資源保護,積極配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問題整改。湘潭市建立「河(林、田)長+檢察長」協作機制,構建聯動生態保護模式。通過多種工作機制強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如湘潭縣檢察院開展坑塘水面占用耕地專項監督,督促行政機關恢復耕地374.64畝,該案獲評全省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民生關切 傳遞檢察溫度

走好「檢察為民」之路,讓每個「腳印」更有溫度,湘潭檢察堅守為民初心,心繫民生福祉,走好關愛特殊群體、法律服務的「暖心腳印」。

禁毒宣傳專項活動。

湘潭市檢察機關探索「司法主導+政府協作+社會參與」的司法救助模式,向81名生活困難的當事人發放救助金75.7萬元。湘鄉市檢察院獲評全省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單位。市檢察院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席故鄉檢察樣板的實踐做法,在中央政法委訴源治理會議上作經驗交流。

法治進校園。

用法治力量護衛殘疾人、婦女兒童權益、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上,檢察機關大有作為:攜手市殘聯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公益訴訟,督促整改影響視障人士正常出行相關問題8個,增設盲人輔助設施器材、盲文書籍等500餘件;針對某企業招聘信息涉嫌就業性別歧視的問題,檢察機關適用公益訴訟訴前磋商程序,督促職能部門規範用人單位招聘工作,維護婦女平等就業權益;聯合出台《關於加強支持起訴工作保護特殊群體合法權益的意見》,對權益受損但不敢或不懂起訴的老年人、殘疾人、農民工和受家暴婦女等,支持提起民事訴訟254件;持續推進「利劍護蕾」專項行動,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從嚴追訴性侵、虐待、暴力傷害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37人;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對涉嫌輕微犯罪、有悔罪表現的,附條件不起訴73人;創新履職融通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對2萬餘名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人員開展入職或從業查詢,對怠於履行監護職責的家庭發出96份督促監護令,把7名未成年人納入「檢·愛」計劃長期幫扶。此外,湘潭市檢察機關在全國率先聯合公立醫院構建「潤心·未來」檢醫協作機制,對未成年受害人進行心理康復救助,相關經驗獲最高人民檢察院推介,並被《中國婦女報》刊發。

公益訴訟是檢察職能中民生最關切的部分,和群眾的「柴米油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因此備受矚目。湘潭市檢察機關持續發揮公益訴訟作用,加強公益訴訟檢察監督,全年辦理公益訴訟案件403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99件,已督促行政機關整改到位186件。其中,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9件,行政、民事公益訴訟各1件。在耕地保護、森林病蟲害防治、農產品質量等案件辦理上均有突破;還積極穩妥探索新領域案件,對安全生產、個人信息保護等社會關注的公益損害問題,立案133件;推行「益心為公」檢察雲平台,收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並立案9件;積極推動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銜接轉化,把民生關切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湘鄉市檢察院辦理的無障礙環境建設行政公益訴訟案,獲評全省檢察機關「代表建議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銜接轉化典型案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dad9011526033cf0270ef900dc9c8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