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2022-10-09     台海網

原標題:拜登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新聞頁-台海網]

全球石油,遭遇2020年以來最大幅度減產!

當地時間10月5日,奧地利維也納,兩年來首次舉行面對面會議的「歐佩克+」成員國決定干件大事:從11月起,原油總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

減產決定一出,油價即刻上漲,而多方分析認為,這標誌著美國總統拜登對海灣產油國「穿梭外交」的失敗。面對新形勢,白宮緊急醞釀回擊,一切還來得及嗎?

大幅減產,將了一軍

要知道,「歐佩克+」這次不是小打小鬧,而是自新冠疫情以來石油最大減產幅度,相當於全球石油需求量2%左右。決定一出,國際油價應聲上漲,到10月8日已四連漲;再加上該決定有效期可能延至2023年最後一天,長期下來,會造成什麼影響還真難以預料。

作出決定的「歐佩克+」,具體都有誰?主要產油國13個,沙烏地阿拉伯、阿聯、科威特、阿爾及利亞、伊朗、伊拉克、利比亞、委內瑞拉等;帶「+」號國家10個,俄羅斯、哈薩克、墨西哥、馬來西亞、亞塞拜然、巴林等。

很明確了,這個集團的「領頭羊」,是沙特與俄羅斯;這場行動的目標,是保價、賺錢。此外,在美國帶頭絞殺俄能源業的現實下,俄方同意減產的另一作用,自然是挽救俄能源,反擊美西方。

俄能源與金融研究所首席能源總監格羅莫夫指出值得這樣做的原因:

其一,最近數月,國際石油市場經常性過剩,除了疫情限制,需求也有所收縮。

其二,「歐佩克+」國家實際上未采足油量,市場投放量低於配額,即便不宣布減產也是如此。

其三,美國積極消耗國家戰略石油儲備,數月來每日釋放100萬桶石油,促使「歐佩克+」減產。

其四,預計歐盟石油禁運令12月將生效,七國集團也計劃對俄石油實行價格上限,減產符合莫斯科的利益。

不得不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俄羅斯這次聯合海灣國家將了美國一軍,的確引起對方焦慮,讓華盛頓被挫敗感籠罩。

「重大決裂」,「外交失敗」

彭博社指出,此事對美國民主黨11月的中期選舉前景是一個打擊,也讓其與沙特等中東協友的關係更緊張。

為在中期選舉前把油價降下來以降低通脹,7月時,拜登親自「登門」遊說沙特等國增產石油。實際上,在「歐佩克+」做決定的幾天前,美國能源、經濟和外交政策高官仍未停止遊說。

白宮還要求美國財長耶倫親自向海灣國家財長傳達警告:「如繼續減產,你們在美國和西方眼中的聲譽及關係會有很大政治風險。」

然而,對於美國夾槍帶棒的示好,沙特等國並不買帳。拜登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歐佩克+」做出減產決定,標誌著該集團與拜登政府的「重大決裂」。《紐約時報》指出,主要產油國的這一決定暴露出「美國外交的失敗」。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評論員皮羅指出,回想三個月前,拜登如何「討好沙特」、「行碰拳禮問候中東(國家)」,請求它們增加石油開採,現在都「看上去像個傻瓜」。而與此同時,美國的司機們「在加油時很痛苦」,「一切還將更糟」。

醞釀還手,選項有限

「對大多數選民來說,沒有什麼個人財務問題比汽油價格更重要,」共和黨民調專家布利澤德指出,油價上漲加劇了美國民眾對通脹、成本以及「本屆政府沒能力控制個人錢包問題的擔憂」。

當地時間8月25日,一輛汽車停在美國北加州聖馬特奧縣一處加油站內。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對於拜登及民主黨「前途」最關鍵的中期選舉,只剩下五周就將到來。無論平抑油價還是降低通脹,一切似乎都來不及了,減產可能成為壓倒拜登支持率的「最後一根稻草」。

阿拉伯海灣國家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伊比什對卡達半島電視台表示,華盛頓其實「沒有太多工具來應對這項決定」。在擴大生產問題上,唯一擁有很大迴旋餘地的生產國,就是海灣國家。

那麼,美國要還手,究竟有哪些選項呢?

選項一,美國能源部將繼續執行1.8億桶戰略石油儲備釋放計劃,11月再向市場釋放1000萬桶戰儲石油。

選項二,美國可能推動長期以來從未實施的「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壟斷法案」(NOPEC)立法。該法將授權美政府以操縱能源市場為由,起訴「歐佩克+」成員國,尋求多達數十億美元賠償。

選項三,白宮呼籲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增供,並敦促油企增加國內庫存,而非出口更多燃料。

選項四,白宮認為,隨著降低通脹法案通過,美國可在減少對外部化石燃料依賴的同時,提高對清潔能源和美國自身能源技術的依賴。然而,這顯然「遠水解不了近渴」。

部分觀察人士則認為,這些做法毫無意義,如想對海灣主要產油國施加「真正的壓力」,華盛頓應該從扣押部分安全援助和軍事合作下手。

半島電視台援引專家分析稱,葉門的停戰協議已於本月初到期,沙特或遭受胡塞武裝的飛彈和無人機攻擊。作為沙特的安全擔保國,華盛頓具備一定影響力,部分美國議員呼籲政府以此來影響沙特的能源政策。

資料圖:沙特吉達一處石油設施遭葉門胡塞武裝襲擊。

美國三名民主黨議員則準備提出法案,從沙特和阿聯撤出所有美軍部隊和飛彈防禦系統。

伊比什則認為,華盛頓與海灣國家的安全與軍事合作是互利的,任何退出都會讓美國跟對方一樣「承受痛苦」。因此,美國在短期內很難使用這些工具。

此外,伊比什預測,隨著冬季到來,地緣戰略形勢可能完全改變。減少供油將意味著讓歐洲數百萬民眾遭受真正的經濟和社會苦難,可能會改變部分當事方的考量。

資料圖:墨西哥灣海上石油鑽井平台。

對俄石油出口設置價格上限,看起來成為「必要」手段之一。在「歐佩克+」決定減產的數小時前,歐盟國家剛剛同意美國的這一計劃。分析指出,海灣國家擔心,該計劃將全面壓低油價,甚至可能在未來被用來對付它們自己。

減產表明歐佩克對西方設置油價上限不滿,英國諮詢公司「能源因素」首席石油分析師指出,「不管價格上限是否真的有效,他們都認為這是一個危險的先例」。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孟湘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d96ca3c63eb4a3d1d2bc06c24967b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