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的李群是廣東男籃名宿,球員時期曾為廣東效力過10個賽季,幫助球隊實現過三連冠。退役之後李群依舊活躍在中國籃球圈,擔任東莞籃校的校長,還和林書豪合作開辦籃球訓練營,仍舊還在為中國籃球發展出力。
而李群近來接受前男籃國手孟鐸的採訪,在採訪里李群為CBA球員以及教練員說話,直言CBA目前的薪資收入太少了,不如網紅收入高,李群認為這是阻礙CBA發展的一個關鍵。
李群具體是說:「(CBA球員和教練收入)很低啊,所以有時候還經常說還不如去做網紅呢。從球員的角度出發,他們那一定、一定要賺得多,要不哪個家長還會將孩子送去打籃球,你有個規則,收入多少給到球員,收入多少給到教練,收入多少給到投資人。這樣大家都在一個比較公平的環境里,大家共同去做好事情就好了,希望中國籃協能夠去制定更加公平的規則。」
從這番話可以體現出李群的看法,他認為CBA聯賽的組成是多方組成的,球員和教練以及投資人都是重要的一分子,為此這三方的收入需要以分成比例的方式去分配,這樣每一方才會為了掙得更多去爭取把CBA發展地更好。但目前CBA的主要話語權還是在資方的俱樂部手中,他們都是CBA公司的董事之一。
CBA工資帽設定至今,所有球員的收入一直都在下滑,拿本土頂薪來說,從最初的稅前800萬,下降到如今的600萬,倘若計算成稅後到手就是330萬左右,新疆男籃的頂薪最高,達到稅前720萬。作為對比,過往CBA本土頂級球員的收入動輒上千萬,李根孫悅都拿過700萬高薪,丁彥雨航拿MVP的那幾年年薪超過1000萬,周琦回歸新疆的兩個賽季同樣年薪輕鬆突破千萬,易建聯跟腱斷裂之前還沒工資帽時的年收入甚至超過2000萬。
僅從數據出發,CBA球員的收入的確在下滑,但工資帽的設定抑制了金元籃球的發展,每一家俱樂部都有工資帽上限,同時一支球隊的頂薪名額只有三個,這些都會限制金元籃球的發展。
而目前CBA聯賽整體都處於虧損模式,球員想要漲薪難度不小,想要達到和NBA一樣的程度非常難。不過歐洲高水平聯賽的平均收入也不高,例如世界籃球聯賽排名第三的西甲聯賽,其聯盟球員平均收入為28萬歐元,摺合人民幣大概為216萬,這個數字和CBA相若。
你覺得CBA的球員收入低不低?
(林小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