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拉薩的車後面要掛鞋

2023-07-26     窮游網

原標題:為什麼拉薩的車後面要掛鞋

走在拉薩街頭,你很難預料自己會在什麼地方偶遇一隻鞋。

可能在每個紅綠燈路口,在任何一片停車場,也可能下了火車剛出站台的那個瞬間,你就已經和它見過面了。

從拉薩旅遊回來的朋友說,這是藏A的秘密。

第一次來拉薩玩的人,都會跟鞋產生一些新的緣分,它們雖然不會特意迎接你,但又總以特有的方式維護著跟你的關係。

要是自駕前往,大機率還沒來得及停車,就在運動中進入了這種語境。

當沒有經驗的遊客在車底完成了那場不經意的會晤,很容易開始一種阿杜式的追問,它顯然更應該出現在車裡。

甚至有人因此對備胎的具體定義感到困惑,並且懷疑這裡的車在某些時候也是要穿鞋的,都穿上AJ了。

據說很多來這上學的學子往往還沒跟當地朋友深交,在路上已經確定了對方的可靠性。

單從車流中隱藏的信息,就可以得知人們的生活態度,他們對所有事物保持誠懇,連開車追求的都是腳踏實地。

「去西藏旅遊,從貢嘎機場一出來就發現了掛著鞋的車,還不止一輛。」

「剛開始以為是徒步狂熱愛好者在鞋裡放手機,用來搖微信步數,但鞋的尺寸對不上。」

「同行的表哥認為是足球運動員掛靴退役了,結果光是從機場到酒店的路上,見到掛鞋的車主能湊齊五個足球隊,有的車還掛了兩個。」

「真正代步車」

有民間詩人曾將這種情況比作青藏高原上最樸素的歡迎儀式,它的出現遠比當地朋友為你獻上哈達的時間更早。

他們說不管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一旦翻過唐古拉山,就會跟鞋陷入某種量子糾纏。

即便眼睛只顧著沉淪於純凈雪山與寺廟,那些進站的公交車也會不斷提醒你,再遠的路也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

從布達拉宮出發前往大昭寺,如果坐的是人力三輪車,那麼那隻鞋還會離你更近一點。

「之前陪孕期的老婆在拉百閒逛,逛完去江蘇路婦幼保健院做檢查,發現很多三輪車上都掛了鞋。」

「剛開始覺得是不是孩子的鞋不小心掛那了,還跟人提了個醒,結果人家只是禮貌微笑說謝謝。」

這就像是從另一個角度給鞋賦予了新的意義,跟交通工具完成深度結合之後,似乎在向世界傳遞著什麼啟示。

「有一年中元節我在拉薩度過,喝了點酒,走在小區里發現一輛車後面有一雙小鞋,一頓聯想,越想感覺越不對,嚇得我炸毛,當場構思出兩萬字驚悚小說的劇情,後來都是當靈異故事講給朋友聽。」

一直有人認為這已經屬於新世紀的未解之謎,他們堅信在這裡開車是有門檻的,尤其是在見到的鞋越來越多的時候。

沒人知道有多少人因為一隻鞋重新找回了學生時代的求知慾,身處拉薩,只要你足夠細心,總會在某個時刻被鞋包圍。

你可以在很多社交平台上發現人們旺盛的好奇心,就像那些流傳已久的都市傳說,最終都會逐步轉化成一場網際網路解謎運動。

求道者們對此進行了大量討論,多種猜測延伸出多種含義,都快有二次創作的感覺了,甚至連一些本地人也會出現某種迷失感。

「小孩的鞋子寓意腳輕,掛個小孩的鞋是希望省力輕快,聽說路邊撿到的最好,掛上之後不容易爆胎。」

「小孩子不經世事,沒有沾染塵世間的業力,或者說沾染的少,所以掛小孩鞋可以辟邪,但必須用自家孩子的。」

當一隻鞋被發展出了多種解讀,看它的人比掛它的人還要充滿熱忱。

其中有些隱藏的高手,玩法基本進入了文學範疇。

杜牧肯定沒想到自己還寫過解釋藏文化的詩

可以說參與回答的人就像共同譜寫了一部掛鞋聖經,從多個層面完成對立統一,就算離拉薩還有兩千多公里,也已經開始提前放飛心靈。

有人說「鞋」的諧音是「邪」,所以肯定是諧音梗,但顯然漢語和藏語中「鞋」的發音不同。

同時從另一部分本地人留下的信息中可以得知,它又確實是用來辟邪的。

藏語「鞋」的發音類似「hang」

當然也有從更實際角度出發的人,把開放式創作拉回了現實。

他們進一步推動了答案的出現,不然按照那種熱情來看,再發展下去可能會追溯到史前時期。

有藏族朋友透露,掛鞋其實和掛核桃差不多,是藏語「曲朵」的意思。

寓意避人口舌,就是表達不要多管閒事,目的是為了避禍,但這裡的禍和漢語裡的含義有一定區別。

「本地文化中認為被他人在背後過分議論會帶來霉運,辦不成事。」

「掛鞋子或核桃這種在本民族語言文字里有特殊寓意的東西,可以把這些閒言碎語擋住,避免被小人背後中傷破壞氣運。」

這些藏族朋友為了解答問題可以說是費勁了心思

但他也強調這只是他知道的一種說法,根據各地區之間習俗的差別,也許這個行為里還存在更廣闊的包容性。

很難說具體還有多少種解讀方式,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們都關乎一些樸素的願望與期盼。

一位在西藏生活過五年的朋友告訴我,這就跟內地有的地方買新車會掛紅布紅繩或者在車上貼對聯一樣,要的都是一個好彩頭,只是表現方式不同。

高原上的經幡與轉經筒仍在給剛到的遊客帶來精神洗禮,而當掛著鞋的車從面前經過,人們越來越能從中品讀出那種全方位的儀式感。

「在日喀則買過車,店裡給我獻哈達來著,還要圍著車邊燒東西邊轉圈。」

「後來知道燒的東西叫『煨桑』,跟我們燒香祈禱差不多。」

顯然日喀則也有掛鞋的車

在他看來掛鞋已經是這裡的一種專屬標識,就像雪蓮花一樣,只是它們盛開在了車流中。

他說在西藏你可能會缺氧,但永遠不會缺乏信仰。

以前他都是在車上貼壁虎的,等到從拉薩回來之後,家裡的鞋都不夠用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c6c76e469d34b853b6ed59a0ff71f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