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風漸起,
冬意漸濃,
不少朋友的皮膚開始亮起「乾燥警報」
出現緊繃、發紅、瘙癢乃至皸裂等惱人問題
讓人感覺十分不適
秋冬季節皮膚為何會變干?
01
皮質分泌減少
隨著氣溫逐漸走低,皮脂腺的分泌活動也會相應減弱,無法滿足皮脂膜的正常需求,導致皮膚鎖水能力大打折扣,進而引發乾燥現象。
02
空氣濕度下降
秋冬季節降雨稀少,空氣濕度顯著降低。皮膚長時間暴露在乾燥的環境中,容易失去水分,出現脫水起皮的情況。
03
缺乏維生素
維生素B2和維生素A對皮膚健康至關重要。維生素B2能促進細胞氧化還原和多種物質代謝,有助於毛髮和皮膚的生長;而維生素A則是皮膚細胞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缺乏它會導致皮膚表面油脂分泌減少,皮膚變得乾燥脫屑。
04
年齡增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逐漸老化,角質層水分含量逐漸減少,導致皮膚失去柔軟和彈性,變得更加乾燥。
05
洗澡水過熱
為了抵禦寒冷,很多人喜歡用高溫的水洗臉或洗澡,但這會加速皮膚水分的蒸發,使皮膚更加乾燥。
06
護膚品使用不當
過度使用清潔力強的或去角質類的護膚品,會破壞皮膚的水油平衡,使本就敏感的秋冬皮膚更加脆弱。
保濕誤區大揭秘
誤區一:保濕產品塗得越厚越好?
錯!對於含水量高的凝膠或果凍型保濕品,即使塗得再厚,水分也會因乾燥天氣而迅速蒸發。此外,部分保濕產品塗得過厚還可能堵塞毛孔,引發痘痘、毛囊炎等問題。因此,日常使用時應按照產品說明適量塗抹。
誤區二:面膜敷得越多越保濕?
錯!面膜雖能補水保濕,但敷得頻率與補水效果並不成正比。過度敷面膜會導致皮膚過度水合,損傷角質層,損害皮膚屏障功能。建議每周敷2—3次,每次控制在15—20分鐘為宜。
擊退皮膚乾燥6大法則
1. 多喝水
建議每天至少飲水1200ml,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有效緩解皮膚乾燥起皮的症狀。
2. 合理飲食
秋冬季宜多吃含水量高的水果蔬菜,如黃瓜、梨、西蘭花等,既能補充身體必需的維生素,又能補充必需的水分和養分。同時,注意飲食清淡,避免上火。
3. 正確洗澡
秋冬季洗澡次數應相對減少,讓皮膚油脂適當留存以滋潤皮膚。避免使用過高的水溫洗澡,用溫水洗澡對皮膚更有益。建議每次洗浴時長為10—15分鐘。
4. 增加室內濕度
如果室內空氣特別乾燥,可以放置加濕器以增加空氣濕度,為皮膚創造一個更加舒適的環境。
5. 做好日常保濕
清潔後應及時擦拭身體乳、護手霜、潤膚露等保濕產品以鎖住皮膚水分。在手肘、足部等易發生乾裂的部位,最好使用滋潤度較高的護膚品。
6. 必要時就醫
如果皮膚干癢難忍,切勿抓撓以免造成感染。可以在醫師指導下塗抹一些外用藥膏來緩解症狀。
————
————
你是如何應對換季皮膚乾燥的?
評論區等你
編輯:程煥映 溫嘉林
責編:陳廣泰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