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畫虎不畫頭,卻為何賣出2800萬高價?專家:放大之後再瞅瞅

2023-05-20     雲夕客

原標題:齊白石畫虎不畫頭,卻為何賣出2800萬高價?專家:放大之後再瞅瞅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定的創作方法,再藉助於對現實生活的觀察體驗以及研究,加上分析、選擇進行加工提煉而成的藝術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動人心。在展開藝術創作的時候,是人類為自身審美進行的一種精神生產活動,這種精神生產活動是獨立的,也是非常純粹的,屬於高級形態的審美。各種創作都是以生活作為基礎,但卻並非是簡單地複製,生活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審美創造能力。

正如古人所說,「畫虎畫皮難畫骨」。也就是說明創作藝術形式是非常簡單的,但是想要達到神似卻是極其困難的,畫龍點睛的藝術並非人人都能達到。作為我國著名的畫家,齊白石在畫作造詣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他所畫出的一部作品,畫作中雖然只有老虎的背影,但卻依然能夠拍出高價,為什麼呢?

青出於藍勝於藍

在民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動盪的時期,也是各種文化藝術領域出現不少優秀人物的時期,特別是在繪畫領域曾經湧現出大量優秀的大師,但在近代美術史上有著傑出的成就,不管是以畫馬著名的徐悲鴻,還是以油畫藝術家喻戶曉的周湘,他們個個都是民國時期的著名畫家。

在眾多優秀的畫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齊白石,他與吳昌碩以及張大千三人堪稱百花齊放的代表,三人分別在自己所從事的繪畫領域中有著傑出的成就,同時對這一領域的繪畫風格有極其深刻的影響。

齊白石曾經跟隨吳昌碩學習繪畫藝術,但以後來者居上的方式超越了老師,無論在知名度方面還是在整個畫壇的地位方面,都有獨特的優勢,遠遠勝過了他的老師。在他的眾多繪畫作品中,最具代表的便是《墨蝦》,這幅畫更是被人們視為古今中外畫家第1人,即便是沒有三艷色彩渲染的情況下,只使用墨汁就勾勒出蝦的體態,而且墨色完全是符合半透明蝦的需求,展現出來的是栩栩如生的妙感。

由於他從小與外祖父一起讀書,總是喜歡在字本上寫寫畫畫,在14歲那年,他就開始學習雕花藝術,並且不斷借鑑繪畫大師的作品,24歲時,又跟隨民間藝人學習肖像畫,後來他又開始學習詩文。在接下來的人生中,一直都在潛心學習繪畫。在45歲那年,他開始進入山居生活,一直潛心於吟詩作畫,無論在花鳥畫上還是書法方面都有極大的進步。

和平的倡導者

在抗日戰爭期間,曾經有日本人向他索要畫作,為了避免遭到日寇的逼迫,他曾貼出了自己的話,不賣給官家的公告,並且還閉門謝客。後來他曾在抗美援朝的書畫展上義賣十幾幅畫,到了1953年的時候,他開始擔任美術家協會第一理事會主席。

他是一個和平的積極倡導者,尤其在創作和平各方面深得人心,後來他又獲得了世界和平理事會的國際和平獎。他的繪畫作品中不僅僅有十分濃厚的鄉土氣息,同時還有天真爛漫的童心融入,更有讓人回味無窮的詩意,他最擅長的就是畫花鳥魚蟲,之所以在作品中有如此高的成就,其實和他多年居于山村生活有關,再加上他特別善於觀察,所以畫出來的作品惟妙惟肖。

以虎為題材的畫作

他創作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作品,但是在他的大多數畫作中,極少見的就是以老虎作為核心題材的繪畫內容。不過在畫老虎的時候,他和諸多畫家有著極大的不同,他只描繪了老虎的背部,是老虎屁股方面進行了非常側重的描繪,但是對於老虎的頭它並沒有畫出來。

很多人認為他的畫作實在太淺顯,不過有一些研究者放大了他所畫的畫後,發現其中的奧妙。或許剛剛看上去這幅畫並沒有什麼出彩之處,但是認真觀察後會發現老虎的後腿肌肉處於十分緊繃的狀態,放大來查看的話,便可以看到兩隻後爪是緊緊抓在地面上的,二爪之前轉與後轉幾乎是平齊狀態。如果從這種角度來看的話,他所畫的這隻老虎正處於蓄勢待發之態,仿佛隨時就有可能撲向獵物。從這些簡單的細節便可以充分發現,他其實對老虎的觀察是非常細膩的。

總結:

齊白石之所以能夠留下那麼多的傳世佳作,其實也正是因為細緻入微的生活,自然觀察到很多人無法觀察到的現象,在他這裡都注意到了,他不僅有著十分敏銳的觀察能力,特別是在繪畫的時候,對細節的注重和描繪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其實在製作繪畫作品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留白能夠留下想像的空間,而他所作的這幅畫雖然並不是國畫,也沒有出現留白的情況,但是卻深得人心,特別是沒有畫出來的虎頭和著重畫的老虎屁股形成了異曲同工的特色。這幅畫彰顯出來的是與眾不同的意趣,據說在幾十年前,他的這幅畫就拍出了2,800萬的高價,如今被珍藏在故宮博物館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c5c8b9a7d82f896e41ce95c938d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