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紅網時刻新聞12月4日訊(通訊員 趙天奇)12月2日,由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楊勁松60餘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組成的《一蓑煙雨·楊勁松「新繪畫」展》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舉行。
展覽李自健美術館C1、C2展廳展出,展至2024年1月7日結束,全程免費向觀眾開放。
楊勁松教授祖籍湖南湘潭,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綜合藝術委員會主任。這是楊勁松教授的作品首次回鄉展出。
據介紹,區別於我們平日習慣的觀賞方式,本次展覽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對於時間的表情與「新繪畫」的概念,作者強調「時間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就像每個人都擁有的意識一樣。你若感知,它便在你手中流淌;你若是著力把握,它便會提醒你的存在感。」
二是對於《無常是常》這一主題,作者用了近二十年的光陰琢磨出的時間烙印,呈現出他在不同階段延伸性思考的痕跡。這個主題是由作品《鳳回巢》《鳥歸林》《巴別塔》《人面桃花》等章回小說式的結構組成。它們以重複遞進的形態,猶如「交響樂」般的敘事邏輯,相互托舉,漸入佳境。
本次展覽所提的「新繪畫」概念是一種源起於西方,且形成廣泛影響的、不受專業規範的實踐方式。
專家介紹,這次展出中的楊勁松「一蓑煙雨」作品系列中,可以明確地辨識其繪畫的造型手法和語言。儘管作者在自述中反覆強調「看與想」的過程也是繪畫,是人的主觀意願結果,且可以跨越定式思維的局限。以及他提出的「塗抹認識論」「畫畫沒有劇本」「大美,不一定漂亮」等等觀點。無論其說,偏頗與否,讓觀眾感興趣的卻是,面對日新月異的生活現實而言,日益豐富的審美需求,藝術家理應做出回應。大家能在他的《歸零》系列、《覆蓋》系列作品中,明顯地看到了作者在不停地尋求接近其內心真實的嘗試,體會到他在學術上的那股湖南人「霸得蠻」的倔強氣質。
展出方表示,基於美好的意願,李自健美術館傾力推出楊勁松的「新繪畫」展,期待廣大的市民朋友能以更為寬闊的文化視野與包容心態,走近作品,靜靜地欣賞、品味和討論,從中獲得不一樣的體驗感悟與「美」的認知。
來源:紅網
作者:趙天奇
編輯:肖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