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叔今年69歲,平常喜歡喝酒、打麻將,幾年前在體檢中被確診了高血壓,醫生叮囑他回家要按時服藥、戒酒,還要做好血壓的定期監測。
劉大叔覺得自己身體不錯,沒必要吃藥,回家也就沒放在心上,還是照樣喝酒、打麻將。
不料一天晚上吃完飯後,他突然無法動彈,暈倒在地,家人急忙撥打了急救電話。
送醫就診後,檢查結果顯示腦出血,血壓飆升的很高,劉大叔的腦出血與飆升的血壓有關,正是由於他對自己的高血壓不夠重視,才發生了腦出血。
那到底血壓高到多少會腦出血呢?
一、血壓高到多少會腦出血?醫生給出參考值!
人體理想的血壓是舒張壓低於80mmHg,收縮壓低於120mmHg,而舒張壓介於80—89mmHg之間,收縮壓介於120~139mmHg之間就屬於正常的高值血壓,之後患高血壓的風險很高。
血壓值與腦出血之間其實並沒有固定的一個數值門檻,為了身體健康要守住這幾條「紅線」!
1、警戒線
研究發現年輕人血壓≥120/80mmHg,老年人血壓≥140/90mmHg就到了警戒範圍,腦出血風險增加,一定要提高警惕。
2、危險線
臨床上根據血壓值將高血壓分為一級高血壓、二級高血壓和三級高血壓三大類。
高壓在140~160mmHg之間,低壓在90~100mmHg之間屬於一級高血壓;
高壓在160~180mmHg之間,低壓在100~110mmHg之間屬於二級高血壓;
高壓大於180mmHg,或低壓在110mmHg以上屬於三級高血壓。
確診二級以上高血壓的患者,有著較高的危險性,一定要提高警惕,儘快就診排查。
3、極線
人體血壓是有極線的,一般人血壓最高可以達到250/140mmHg,一旦達到這個極線,那患急性心梗、高血壓腦病、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很高,需要立馬就醫。
腦出血早期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肢體發麻無力、蒙黑、嗆咳等一些症狀,這些可能是疾病的預警,一定要提高警惕,儘早就醫排查。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鄭天衡表示:情緒過於激動、氣候寒冷、高血壓、飲酒、熱水澡、長期吸煙等都可能會誘發腦出血,平常要避免這些危險因素,從而避免腦出血的發生。
二、長期服用降壓藥的人,這四件事千萬別做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心血管內科歐陽茂主任醫師提醒:長期服用降壓藥,要注意不能幹下面這幾件事!
1、單純依賴藥物
治療高血壓不能單純依賴藥物,建議中低危的患者首選非藥物治療,如果堅持1—3個月不達標的話再選擇藥物治療,高危患者需要同時結合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
2、隨意停藥
確診高血壓後,一般需要終生治療,不然可能不利於血壓的控制。
3、操之過急
目前為止,高血壓的降壓治療目標是低於140/90毫米汞柱,一般只要在4周左右血壓達標即可,無需操之過急。
4、太晚服藥
國人大都是杓型血壓(夜間血壓低於日間血壓),因此建議在早晨7點左右服藥,避免太晚服藥。
三、鍾南山患高血壓20多年,降壓經驗值得學習
據《柳葉刀》上發表的全球高血壓流行趨勢報告指出:過去30年中,全世界30—79歲的高血壓患者人數從6.5億增加到了12.8億人,超半數的患者有7.2億人沒有得到必要的治療,80%的患者血壓控制並不理想。
今年已經88歲的鐘南山院士其實也是一名高血壓患者,雖然患高血壓已經二十多年了,但依然身體硬朗,看起來比很多同齡人健康許多。
鍾南山院士此前在採訪中分享了他的幾條降壓經驗,值得大家去學習!
1、早期干預
高血壓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必要時服用降壓藥物,同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2、堅持服藥
鍾南山院士患高血壓多年,一直都堅持按時按量服藥,將血壓控制的很穩定,減少了對身體臟器的危害。
3、健康飲食
飲食上要避免過飽,減少鹽分、油脂、糖分的攝入,還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
4、學會減壓
覺得壓力大時可以通過深呼吸減壓法來減壓,以更好的調節心率和心態。
5、堅持運動
鍾南山院士指出:運動就像吃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從年輕的時候就堅持運動,熱愛籃球、足球、游泳、舉鐵等運動。
6、睡眠充足
平常要保證睡眠充足,每天睡夠八小時,如果晚上睡不夠,中午可以適當午睡會兒。
確診高血壓後,要遵醫囑用藥控制,同時還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便更好的控制血壓。高血壓一旦嚴重控制不理想,很可能會導致腦出血,因此一定要重視高血壓,可以跟著鍾南山院士學學怎麼控壓。
參考資料:
[1]《一旦服用降壓藥,這些事千萬別做!》.健康報.2022年07月13日
[2]《兇險的腦出血如何防範於未然?》.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2021年11月18日
[3]《超一半的人血壓沒控制好!學學鍾南山院士的降壓經驗!》.健康時報.2021年08月26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